资料阅览数学三年级数学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旋转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6-08-15 15:40: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旋 转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1页第三单元信息窗2 “参观加工厂”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判断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难点:认识旋转现象的本质特征。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学具准备:彩笔,格子绘画纸,每人一张练习题4.(3)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一、走进生活,准确建模。

1.重现生活,感知特点。

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上面几种物体,它们是怎么运动的?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师:“是的,在数学上,像缆车滑行和国旗徐徐上升这样的运动,我们叫它“平移”,像直升飞机螺旋桨和风车迎风旋转这样的运动,叫“旋转”。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两种运动(板书课题)。

这样,我将数学学习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2.感受生活,发现特征。

接着,我顺势利导通过多媒体再现一组与生活有关的画面。(演示课件)

师提出问题:“那么同学们,这些物体的运动,是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呢?”

通过勾连学生的生活实际判断数学现象,他们对平移和旋转运动准确建模就相对容易了。

3、体验实践,领悟特征。

课程标准并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只要求学生能紧密联系生活去感知、体验、辨别。因此我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做一做、演一演的环节,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感知和表述这两种运动的特点。(放录象解说)。

师提问:“同学们,大家一起动起来,用你喜欢的动作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运动吧。”

孩子们在做一做、演一演的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两种运动的本质特征:平移是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旋转始终绕着一个固定点或一条轴转动。这也正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4、探究生活,拓展延伸。

课程标准倡导数学学习回归儿童的生活,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当孩子们对这两种运动特征有了深刻的体验时,我再次引领学生回到生活中。

找出许多平移和旋转的例子。这正体现了课程标准“在生活中找数学,为生活学数学的基本理念。”
课件展示,学生欣赏。



(学生也可能这样说:滚铁环、转呼啦圈、跳绳它们都是在转动。那就在看情景图时引入课题,并板书:旋转)
可能也会有学生说出:我觉得悠悠球的运动是旋转现象,不是平移现象。
教师引入:到底悠悠球的运动是属于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呢?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我们就能来正确判断了。

课件播放“参观加工厂”动画画面:

1.看一看 ——初步感知旋转现象
在播放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一找哪些物体正在旋转?你们可以一边看一边跟着做动作。
学生观看画面后会说出:电风扇转动、排气扇转动、车轮转动,拧灯泡都是旋转现象。
教师讲述:对!我们把这些物体的这种运动方式称为旋转。
2.想一想——分析旋转现象的特征
课件重现物体运动状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
(1)这些物体旋转时有什么特点?
(2)在旋转的过程中,这些物体的大小变了吗?形状变了吗?

(3)学生观看物体的旋转,小组讨论探究旋转的特点,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巡视并适时给予点拨、引导。
3.说一说——展示自己的想法。
(1)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讨论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学生会用手势画一个圆圈来表示。
②可能说出转出来的是圆形。
③可能说出是向着一个方向转的。
④可能说出围绕着一个中心转的。
(2)教师引导提问:在旋转的过程中,这些物体的大小变了吗?形状变了吗?
师生共同小结:旋转就是物体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这个中心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个轴,在运动的过程中,变的只是物体的位置,物体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变。
课件展示物体旋转图,学生说出是怎样旋转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电扇是围绕中心旋转的,开门是围绕一个轴旋转的。
4. 找一找——寻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① 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这样的现象吗?我们可以一边说一边用动作表示出来。
② 学生举例,并用动作演示。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辨一辨 ——对比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形成表象。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回忆一下平移现象的特点,再与旋转现象比较比较,说说这两种运动方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同桌相互说说,再在全班内交流。学生能说出:
(1)平移是做直线运动;旋转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
(2)平移时物体的方向不变,旋转时物体的方向会改变。
(3)平移和旋转都是位置变了,形状、大小不变。
2. 释疑:通过同学们的探讨,我们深入的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那么悠悠球的运动到底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呢?课件展示:

学生会做出正确判断:悠悠球转动时是旋转想象,悠悠球下落时是平移现象。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你们都有一双明亮的、善于发现的眼睛!通过“看看——想想——说说——辨辨——找找”,我们发现了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不同点是平移现象是物体向上下左右前后作直线运动,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现象是绕着一个点或轴运动,本身的方向发生改变。相同点就是平移和旋转现象都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置发生了变化,而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做一做——小游戏亲身体验旋转现象。
请全班同学站起来,跟随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口令一:向左转,向左转,向左转,再向左转。
口令二:向后转,再向后转。
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刚才做的动作属于什么现象?
生:旋转现象。
师:当你向左转、向后转的时候,你的鼻子做什么运动呢?
生:也跟着旋转。
师:眼睛呢?耳朵呢?
师:对!我们向左转是逆时旋转,向后转是顺时旋转,当我们顺时、逆时旋
转时,我们身体的各部分也跟着顺时逆时旋转。
2. 练一练——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


学生作出判断。
3.小小设计家。
妞妞家的卫生间需要重新规划,从门到座便器只有30厘米。那么,请你帮助妞妞家设计一下,该用旋转门还是平移门呢?
学生说出答案后,重点讲讲理由。
4.综合巩固
(1)你能在游乐场里找到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找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再提出问题,可能会提出:“滑滑梯在跷跷板的哪个方向”之类的问题,也给与鼓励并解决。
(2)它们谁说的对?

学生做出判断,课件演示验证。
(3)数学小游戏:猜猜棋子在哪儿?

① 学生拿出手中的习题卡,动手试一试,找出棋子最后在哪儿。
② 实物投影展示,由学生讲述和演示平移的过程。
5. 我是小画家。课件逐一展示美丽的画面: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小艺术家们利用平移和旋转的有关知识创造的精美艺术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



(1)师:同学们,我们欣赏了这么美丽的图画,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生:这些画真漂亮!
生:这些都是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来绘画的。
师:你能选择你喜欢的画,具体的说一说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说说哪儿用到了平移知识,哪儿用到了旋转的知识。
(2)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格子绘画纸,插上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彩笔和我们刚刚学习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大胆的绘画吧!
① 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绘画。
② 展示台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6.总结:
同学们,看来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处处留心观察,我们将会有更多的发现!会有更多的创造!希望同学们带上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

板书设计:
旋 转

运动方式
异同点 平移 旋转

不同点
1.向上下左右前后作直线运动。
2.平移时本身方向不改变。 1.围绕着一个中心或一个轴,向一定的方向运动。
2.旋转时本身方向发生了改变。
相同点 都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形状和大小不变。
使用说明:
1. 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从生活中选取熟悉的学习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身边的阳光体育活动为切入点,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温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平移知识,直接引入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旋转。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小学数学课标》中所说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到生活”,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让数学知识“活”起来,让数学学习“动”起来。
这一节课,为了让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旋转”的数学概念,我设计了“看
——想——说——辨”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深刻地建立起旋转的数学表象,并能通过辨一辨,正确认识旋转与平移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真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动”起来。
(3)练习题的设计多样化,有一定的梯度,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练习的环节设计开放,注意了习题的坡度,层次清晰,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尤其是最后一题的设计,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数学的美,再次巩固和运用了所学知识,也得以拓展和延伸,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的美妙作用,也激发了创作的兴趣。
2.使用建议。虽然学生在集体练习时都能较好的回答出平移的方法,正确数出方格数,但是平移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难点。孩子们对旋转的知识掌握很好,可是对图形的平移不能正确按照要求作图。
3. 需破解的问题。这节课虽然是认识旋转现象,是否需要多一些有关平移现象的练习设计,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强巩固。
相关联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