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思品五年级品德与社会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 家庭万花筒教案

发布者微信

    

浙教版思品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亲情树下我成长
第一单元 亲情树下我成长教案
1、家庭万花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吸取传统家庭的美德,有效地运用于现代家庭生活中。
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重点:懂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了解家庭演变的历程。
难点:如何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维系现代家庭的美德。
二、教学准备:
1、准备一份《红楼梦》的家谱资料。
2、搜集有关家庭模式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小家庭组成大社会
1、出示图片,猜猜:这是个什么字?

2、小故事:家字趣谈
屋下躺着一只大猪——豕者,猪也,这就是家。从现在已发现的古文字来看,至少在商代,“家”字就已存在了。那么,古人造字时为什么要用屋下养猪指代人居的家呢?在古代,猪是财富的象征。养猪越多,表示家越富有。住人的地方,未必可以称家,而屋下饲养肥猪者,才能肯定是家、是人家。
如今,城市的家庭是不能养猪的,在农村,人畜同居的现象也基本上没有了。家与猪的关系已经很浅,“家”字的来历和本义也已逐渐淡化。但是农家毕竟还在养猪,因为人们还是要吃猪肉,因此家字的存活空间还很大,只要我们还在吃猪肉,屋下养猪的“家”字就不妨让它存在下去吧。
3、欣赏图片——夜晚,万家灯火的景象。
(1)说说:在你心目中,家是怎么样的?你觉得家像什么?(顺带说说家里的人)
(2)小结:夜色阑珊,万家灯火。这一扇扇温暖的窗户背后,就是一个个幸福温暖的家,无数个家庭星星点点般组成了社会这个大家庭。
二.家庭模式的变迁
1、古代大家族
(1)说到家,电影电视里《红楼梦》这个家很引人注目,是中国古代家庭的典型代表,这个家中有哪些人物?
(2)链接:红楼梦家谱(约300多人,教师可稍事讲解怎样看家谱,以便正确理解人物关系)
(3)小结:这是一个中国传统大家庭,可以称为家族,但他们“同居共产——一起居住,共同拥有财产”,仍可称一个家庭。
(4)还有这样的大家庭吗?例:《杨家将》中的杨继业一家、巴金《家》中的家
(5)说说这些封建大家族的异同。
2、现代普通家庭
(1)与中国传统大家庭比较,自己的家庭有什么特点?(独生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三代同堂家庭)
(2)统计人数:大部分家庭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城市里还有很多是421家庭。
(3)介绍计划生育政策。
(4)讨论: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各自的优缺点,并谈谈自己的做法。
3、现代特殊家庭
(1)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家庭模式还有有哪些类型?(单身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
(2)全班交流汇报:(在点评时要特别注意对部分家庭的价值取向的引导。例如:对三代、四代同居的和乐表示赞赏,对不幸家庭的同情与爱护,不幸家庭成员的自尊自爱与乐观向上等)
(3)讨论:各种各样不同的家,有什么相同的东西(鼓励答案多元化,如:爱、关怀、温暖、亲情等)
三、传统家庭美德典范展示
1、家对一个社会也很重要,历代朝廷、政府都很重视家庭问题,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人必先正己,治国必先治家”。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看法?
2、列举典范“郑义门”,讨论:其中隐含的家庭美德(厚人伦;美教化;讲廉政;“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3、你还知道哪些家庭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勤劳、节俭、耕读、仁善等)
4、各种各样不同的家,还有什么相同的东西?(幸福和睦的家庭是社会安定繁荣的基石)。
四、布置课外作业:
(1)搜集传统家庭美德的名言佳句或故事(如孟母三迁,诸葛亮《诫子书》等)
(2)搜集与家庭有关的老照片,有一定历史的老物品以及家庭中的典型美德,并与父母合作,制作家谱。(可以在下半部分附上家庭美德小故事 )

第2课时
一、名言佳句展示
以大组竞赛形式诵读搜集到的关于传统家庭美德的名言佳句或故事。
二、家谱展览会
1、家谱冠名申请:根据自己家庭的典型事例讲解家谱,申请冠名
如:申请桐庐李氏——节俭之家
2、上台冠名申请:
要求介绍清楚家庭成员,根据申请名称介绍家庭美德。
3、统计家谱名称:如勤劳之家有哪些等。谈谈编写的体会与方法或者参观后的感受。
三、作品展示(一周以上)
来不及申请的家谱,进行张贴,投票。
本课时推荐链接中华美德网 http://www.zhmdw.com/

参考资料:
一、家庭模式
常规家庭:到了21世纪,常规的夫+妻+孩子的家庭仍会是社会的主流,它有着更多的稳定性和安全感。
单身家庭:独身作为一种家庭模式的选择将不再使人们大惊小怪,独身的男女往往有稳定收入,精神和经济均十分独立。
丁克家庭:传宗接代是否是婚姻生活的惟一目的?这种传统观念最先是受到质疑,在选择丁克家庭的夫妇那里,则彻底被颠覆。
单亲家庭:这个家庭里也只有两个人,但却不是夫妇二人,而是父母子女四种角色分担在两个人身上。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必再觉得自己的家庭与别人不同。
全职先生家庭:这种家庭模式的产生,令许多女性可以尽显才华,但同样会导致隐患。
全职太太家庭:到21世纪,这种家庭会增多,甚至可能会被一些人争相模仿,但可能是隐患最大的,因为经济地位的巨大失衡最终会导致精神和感情世界的不平等
“四世同堂”是中国传统社会典型的家庭结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与观念的变化,家庭规模逐渐缩小。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现了第一代独生子女,三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成为城市家庭的主流。截至2001年底,在中国35123.4万户家庭中,平均每户3.46人。
与此同时,家庭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由于年轻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提高,养儿防老的观念淡漠,选择“丁克”家庭的人数增多。在父母离婚的单亲家庭中,由母亲抚养孩子的家庭居多,因为绝大多数女性有独立的经济收入,而且在离婚时财产分割照顾带孩子的一方,使孩子随母亲生活成为可能。
近年来,老两口独自生活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年轻人出国留学,外出工作、经商,到异乡打工的人数增加;住房条件改善使三代同堂的家庭显著减少;高龄老人增多形成丧偶或独居老人多等。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龄阶段,空巢家庭将成为老年家庭的主要形式,它促使中国传统的“子女养老”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