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幼儿大班大班语言教案

小猴学样教案

发布者微信

    

大班语言活动:《小猴学样》
设计意图

5至6岁年龄段,是幼儿探究思维、分析能力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他们好奇、好问、爱模仿、爱体验。电教活动《小猴学样》的设计制作,适合训练、发展幼儿这方面的天性。此活动旨在利用有趣、动感的幻灯片,通过教师不断设疑、诱导,幼儿不断判断、验证的过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锻炼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促进幼儿人性健康发展。

主题活动

一、活动目标
(一)通过观察动感画面,进行初步判断、想象并大胆讲述。
(二)发展幼儿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感受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懂得遇到困难要多动脑。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小猴学样》幻灯片5张、投影仪1台、故事磁带、小帽子若干。
(二)经验准备:活动前,教师可带幼儿到动物园观察小猴子。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激发兴趣
活动导入——回忆:“小朋友见过什么动物,你认为哪种动物最聪明、最可爱?”教师让幼儿表演、模仿一下小猴子的可爱之处。
(二)分段观片、角色互动
1、播放片段一
启发提问——联想:“老公公挑着一担草帽要到哪里去?会去干什么呢?”
2、播放片段二
(1)设疑解答——讨论:“老公公为什么要坐在大树下?”、“坐在大树下干什么呢”
(2)形神交互——鼓励幼儿自找同伴,分别模拟老公公和大树的角色,实地模仿声(“呼噜”声)、形(人和树的形态)。
(3)跳跃思维——“一群小猴来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先让幼儿自由发挥不同想象,后由教师导入“小猴爱学样”这一主题。(学习词组:又叫又跳)
3、播放片段三
(1)推理设想——讨论:“老公公发现草帽不见了,他会对小猴说什么呢?小猴又是怎么做呢?”
(2)情感迁移——“老公公此时是什么心情,小朋友是什么心情?”
(3)角色互动——小组活动:鼓动幼儿及同伴,模拟小猴子和老公公的角色,在画面的伴随下进行对话表演。
(4)多向交流——讨论:“如果老公公真的拿不回帽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为什么?”
4、播放片段四
(1)启发引导——“老公公为什么脱下草帽,挠脑袋?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
(2)换位思考——讨论:“如果你是老公公,应该怎么办呢?”
(3)探索解困——“老公公想到一个要回草帽的好办法!是什么办法?”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多动脑、多思索。(学习词:忽然)
5、播放片段五
(1)情感共鸣——“物(帽子)归原主”的故事结局,让幼儿们心中的悬念得以迅速解开,由此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2)经验共享——小组活动:同伴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完整播放、总结归纳
(1)分析评价——讨论:“小猴子可爱吗?它们都有一个什么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总结概括——讨论:“老公公聪明吗?小朋友要学习老公公什么?”激励幼儿从小勤奋好学,学好本领,做社会有用的人。
四、活动延伸
(一)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小朋友平时遇到过什么困难或问题?”
(二)激发幼儿战胜困难——“小朋友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讲给同伴们听一听。”也可请同伴帮你出主意,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三)开发幼儿立体思维——鼓励小朋友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探究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构建和发展幼儿的立体思维。

五、活动反思
幻灯片《小猴学样》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情景,抓住幼儿爱模仿的天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参与积极性。活动围绕丢帽子——找帽子——还帽子这一过程,采取启发式、推理式、互动式等多种引导方法,不断设疑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幼儿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增长才智、体验成功,构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反思二:整个活动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幼儿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互帮互学;教师成为幼儿的伙伴、朋友、倾听者、合作者,体现良好的生生互助、师生互动关系,营造出生动、活跃、协作的氛围,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想象、大胆模仿,积极发言表演,共同内化知识、获取体验,达到既发展幼儿探究能力,又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