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乐融融的中秋节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发动学生自带水果和月饼。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说节日—听故事—话月饼——品月饼
活动过程:
一、说节日。
1、老师说节日:向同学们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并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
2.小朋友们说节日:你们对中秋节了解多少呢?
二、听故事。
1、老师讲述《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样裁缝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好像一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的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于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变化多端,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没有合身的衣裳。白天,太阳公公出来,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2.议一议。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话月饼
1、中秋节时,大家在家里是怎么过的?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2、小朋友,你们想听老师给你们讲有关《月饼》的故事吗?
3、师讲述月饼的来历(中秋节晚上,我国古代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四、品月饼
1、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2、今天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这一美好的节日,我也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月饼。
3、师生共同品尝自带的或老师分发的月饼和水果。
4、师生交流月饼的形状和种类:(京式,苏式,广式,潮式......)。
案例评析:
本片段是本学期学前班语言课本中的一个看图讲故事的课文,通过说节日——听故事——话月饼——品月饼等流程,让学前班的每个小朋友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在让小朋友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活动中,通过欣赏《月亮姑娘做衣裳》这个故事激发幼儿平时观察月亮的兴趣。从而让孩子明白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月亮的脸总是在变,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有时像镰刀,有时像眉毛,有时像玉盘,这样通过各种活动方式获得关于月亮的知识。课堂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吃月饼,吃水果,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无比的快乐,因为这是他们与老师第一次过中秋节,也是第一次吃老师发的月饼。有的孩子边品尝甜甜的月饼边进行着快乐地想象。有的相互快乐的讲故事,不落下一个孩子,不冷落一个孩子,有一个孩子说:老师的月饼真甜。那甜甜的语言,甜甜的笑脸至今都环绕在我心头,这正是关爱每一个孩子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