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南湖红船破浪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及不断壮大的革命历程。
2.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及不断壮大的革命历程,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完成课文中陈独秀、李大钊两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简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老师导入:同学们,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你知道这个纪念日是怎样来的吗?
(课文)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执政党,现在是一个有着7000万党员的大党。可是,你知道吗?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是从旧上海租界的一栋房子、浙江嘉兴南胡的一条小船上开始的。
请同学们看书本上的两幅图片: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为什么有两个地址呢?有谁知道?
学生:(课文)参考资料:1921年7月23日晚,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13名代表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代表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位党员。
(课文)当时的中国谁也没有注意把几个穷书生放在眼里,倒是法国租界的一个巡捕盯上了他们。会议刚开始,一个长衫的男子突然闯进会场,他朝室内环视了一周,然后说:“对不起,找错地方了。”说完,便急忙退出。有秘密工作经验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说:“这人一定是侦探,我建议立即休会,马上离开这里。”他们几个刚刚离开,法租界的几辆警车就风驰电掣般地驶来,几十荷枪实弹的巡捕立刻把举行会议的那栋房子包围的严严实实。好险哪!
为防意外,他们赶紧撤出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开会。
老师:由此可知:当时中共一大的召开的情景,革命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老师:同学们请看51页右下角的地图,并回答:从地图里你看懂了什么?
学生: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
当时中共成立时在不同地区的活动情况:上海:陈独秀;北京:李大钊;长沙:毛泽东。
老师:请同学们看52页三张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照片,你了解他们的情况吗?结合你查找的资料给陈独秀、李大钊两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写一分简介。比一比,看谁写得丰富、生动。可以和同学合作。
(根据提供的资料线索给陈独秀、李大钊两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写一分简介。)
学生A:陈独秀安徽怀宁人,北京大学教授。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党的中央局书记。被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学生B:李大钊河北乐亭人,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27年,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老师:(课文)中国共产党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她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请同学们看图中鲜艳的党旗,你知道中国共产党党旗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学生:象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组织发动工农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例如:(课文)林祥谦,1923年2月初,京汉铁路工人为抗议军阀吴佩孚破坏京汉铁路而成立总工会,举行罢工。吴佩孚血腥镇压罢工工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等人英勇牺牲。
老师:请同学们找找有关书刊、报纸,了解一下工农运动领袖的事迹。
(看图53页右下角)
(课文)1926年3月毛泽东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所长,教员有周恩来、澎湃萧楚女、恽(yùn)代英等。
还有……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将介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二课时]
老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吗?你们知道起义原因吗?是谁组织和领导的呢?这次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你们知道8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
学生:听说过。我知道,我都知道。
老师:请你说一说。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
1.“南昌起义”的原因。
(课文)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后来又进行了北伐战争,打倒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统一中国。正当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际,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搜捕、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屠杀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吓倒、征服。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革命群众,不断举行武装起义,向国民党反动统治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2.组织和领导者:(课文)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
3.“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课文)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后来,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4.“秋收起义”及历史意义:(课文)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gàn)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队伍向位于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老师:请同学们看54页两幅插图。
第一幅图是“南昌起义”。
第二幅图是“秋收起义”。
老师小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重要的武装起义,并由此建立了广泛的革命根据地。
老师:同学们,你知道“井冈山会师”是指谁的部队同谁的部队会师吗?后来这支部队叫做什么部队?你是否还知道有关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许多故事呢?
学生:我知道。
老师:请你说一说吧。
学生:(课文)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分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这支工农革命军以后被叫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老师:55页的这幅图讲的主要内容什么?
学生:井冈山会师盛况。
老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诵-----革命军初上井冈山,生活非常艰苦,当中有人编成这样的歌谣:(课文)
学生:(齐)红米饭,南瓜汤,秋茄(qié)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谁听说过,在井冈山 “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学生:我知道。
老师:请你讲一讲“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好吗?
学生:(课文---“故事园”)在井冈山,朱德和红军战士一起往山上挑粮。战士们看他年纪大,劝他不要去。朱德说:“巩固革命根据地,人人有责任,我和大家一样,每天都要吃饭,你们能挑,我怎么不能挑呢?”战士们说不过他,晚上偷偷把他的扁担拿走了。第二天,朱德又用竹子做了一条新的扁担,为了不被别人拿错,还用毛笔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
老师:(课文)红军的生活那么艰苦,可是从这些歌谣里他们好象显得很开心。这是为什么?
师生一起小结:从这些歌谣和“朱德的扁担”可以看出既红军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可是朱德和红军战士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压倒,他们顽强不屈,充满着革命军人的乐观主义精神。
老师:天有不测风云,国民党军队要围剿我们工农红军了,抗击国民党军队围剿的战斗开始了:请看56页“井冈山黄洋界”照片和毛主席词《西江月•井冈山》。
(课文) 1928年到1934年,蒋介石调动数十万乃至百万军队,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大“围剿”。敌人的前四次“围剿”都遭到了失败。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毛主席词《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jīng)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kuī)然不动。
早已森(sēn)严壁垒(lěi),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xiāo)遁(dùn)。
老师:读完这首词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从“井冈山黄洋界”照片和毛主席词《西江月•井冈山》,这是反映工农红军了抗击国民党军队围剿的历史史实。
老师:同学们,(课文)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反“围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老师:在万里长征途中,你知道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吗?从这些故事中反映了当年红军战士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的怎样情况呢?
学生:(课文)1935年1月至5月,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牵着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兜圈子,拖得敌人损兵折将。
老师:请你讲一个长征途中的故事给同学们听好吗?
学生:好。(故事园)我讲长征途中的故事是“飞夺泸定桥”(略)
老师:还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学生:红军长征途中“要穿过杳(yǎo)无人烟的大草地”“要翻越终年冰封的雪山”等。
老师小结:通过长征时“飞夺泸定桥”和“要穿过杳(yǎo)无人烟的大草地”“要翻越终年冰封的雪山”这三幅图片,反映了当年红军战士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长征路上的艰苦历程。
[第三课时]
1.复习。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述了红军长征时“飞夺泸定桥”和“要穿过杳(yǎo)无人烟的大草地”、“要翻越终年冰封的雪山”的故事,知道当年红军战士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长征路上的艰苦历程。
2.讲新课。
这节课让我们讲一讲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份,请同学们也来查找一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线图。
老师:同学们现在开始查找。
3.提问学生: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份有:江西(瑞金)、广东、湖南、广西、贵州(遵义、贵阳)、云南、四川(毛儿盖)、甘肃(腊子口、会宁)、宁夏、陕西(吴起镇)。
老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发生过哪些战斗?
学生:从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路线示意图可以知道:红军在途经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边界受到了国民党封锁战,在安顺场、泸沟桥等地发生过激烈的战斗,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最后在陕、甘、宁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老师:毛主席的诗《长征》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学生:(一齐读)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wēi)迤(yí)腾细浪,乌蒙磅(páng)礴(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pāi)云崖(yá)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学生:毛主席的诗《长征》表现了红军的革命军人的乐观主义精神。
老师:请同学们收集毛泽东有关红军战斗的诗词,读一读。
老师:从1934年10月开始的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