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一年级语文

一年级语文评课记录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12-31 10:13: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短小的寓言故事,采用拟人手法,通过描写山上小松树面对山下大松树,先是自我炫耀,接着受到教育,最后惭愧感悟的过程,说明了不能盲目自傲,瞧不起别人,要谦虚谨慎,正确认识自我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教学中,汪老师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搭建对话平台,使学生融入课文情境。教学中如何使思想教育不露痕迹、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的内心感受,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的平台,使思想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创设了风伯伯、大山爷爷和小松树对话的场景,融入课文情境,教师稍作点拨和引导,即达到了教育的效果。
2.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读书感悟的能力。“以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绝不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傻读、呆读,而是让孩子一遍读有一遍读的任务、一遍读有一遍读的方法,一遍读有一遍读的乐趣。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读书不能激起其内心渴求读的需要,一切外在的强加力都是徒劳的。要培养孩子“口诵心惟”的最好方法就是激发孩子主动读书、积极探究的兴趣。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老师首先让孩子参与到童话中来。新课伊始,老师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画面,并进行情境描述。在孩子们进入情境,激起兴趣后,老师顺势提出问题,激发其读书兴趣“小松树看到大松树会对它说什么?读读课文第2小节,画出小松树说的话”。其次是借用表情图,加深情感体验。大松树听了小松树说的话,没有回答。为什么不回答?它脸上是怎样的表情?(微笑)由此可见,这是一棵懂得宽容、会原谅别人的大松树。一年级孩子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寥寥几笔的表情图再现了对孩子们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本情感,有助于帮助孩子理解大松树的形象。
3.联系生活,实现情感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孩子总是带着一定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参与阅读,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对文本的解读。因此,阅读教学中,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基于基本语义层面,结合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适时点拨,将文本与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链接”起来,实现更深语义层面的解读。如:“摸着头”的解读——风伯伯和小松树说话时是这样的“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摸着头”一词表现了风伯伯对小松树的关心爱护。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学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话,很好地体验了它对小松树的关爱。

上一篇文章:五年级语文评课记录

下一篇文章:三年级英语评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