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一年级语文

三字经教案 第一讲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6-09-02 16:2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三字经
  •   公告:

    

 《三字经》教案
第一次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 讲授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这部分《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感受到读书学习对我们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会读、会背这两部分三字经的内容,使学生理解这两个部分三字经的含义,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放灯片放映《三字经》的重要性与学习的意义,学生观看歌曲视频。
二、《三字经》概述
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孩子,背着一个很大的沉甸甸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制精美,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这是现代的孩子。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传统中国,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教科书呢?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当然毫无疑问是有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启蒙教科书!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大量这样的教科书,比如说《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非常整齐的语句,比如四个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容易记诵,这样来教孩子们识字,来传达一些最基本的道理。但是这些书,像刚才我讲的这几部,都没有能够留用到今天。在今天,有些人即使成了大学教授,花费一生的时间都未必能读懂的书,当时却是小孩子的启蒙书。
《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目前难于确定,现代学者大多认为《三字经》是南宋时的王应麟所作。《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真正流传开来已经是明清时期的事情了。这部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形式上看,三个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从内容来看,它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边。也正因为如此,《三字经》一直流传不绝。
在中国宋朝以后流行的这种传统的启蒙书,主要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都是孩子的启蒙读物。大家一听这个"三百千",马上会有一个感觉,为什么只有《三字经》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呢?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这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把一部书称为"经",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经者经舆大道,是天下车马行人经行的通道,引伸义就是规律、原则与方法。自古以来,圣贤人的话叫做经典,因其讲述的是亘古不变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也许大家会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一定很简单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这个看法错了!《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是也正因为此,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才能够理解《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是对今天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
《三字经》 “字有重复,词无藻彩”,即不讲究对仗,语言也不甚优美。但它朴实无华,用极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大道理。它同时也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不受文字限制,以通俗的文字将中国文化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贯三才,出入经史”。清人王晋升就称《三字经》是“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清人贺兴思称其是一部“袖里《通鉴纲目》也”。近代的章太炎也称赞《三字经》“其启人知识,过之《急就章》与《凡将篇》之比矣。今之教科书,固勿如《三字经》远甚也”。(播放幻灯片)
如今,《三字经》被翻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我们现在从第一个部分学起。
三、学习《三字经》第一部分
播放音频并让学生跟读。
讲授与播放幻灯片同时进行。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释词:
(1)初:初生,刚开始有生命。性:天性。本:根本,原来。
(2)近:接近。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
译文:人刚出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的不同,习惯、习性的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是什么,我想中国人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就这六个字,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来就是善的。就在这么貌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讲的是一个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问题。也就是说,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首先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人。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谁的思想呢?是"亚圣"孟子一派的思想。但却不准确。孟子并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他的确切意见是,人性向善。
"人之初,性本善"以后紧接着六个字是"性相近,习相远"。这六个字出于《论语•阳货》。"人之初,性本善"据说是孟子的思想,接下来的"性相近,习相远"就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了。但跟前面那六个字是有点矛盾的,既然"人之初,性本善"了,那怎么后来又变成"性相近,习相远"了呢?"性相近",人的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习"在这里不是学习的意思,是"熏染"的意思,受影响,被熏染,被污染的意思。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在这方面,我们千万要注意,古人是非常重视后天的环境的,对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教育环境,古人是非常重视的。用一句很简单的也是古人的话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讲的熏染的问题。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晋朝周处。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什么?"性相近,习相远。"如果后天环境不好,没有人教育,再善良的天性也会受到污染。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释词:
(1)苟:假如。教:训导、教诲。性:性情。迁:转变、变化。
(2)道:方式,方法。贵:注重,重视。专:专一,恒定。
译文:如果不注意良好的教育,孩子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
怎么能够解决环境的熏染问题呢?《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去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那么"性乃迁",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变迁。如果不去教育他或者人不接受教育的话,人的本性中坏的东西就会生发出来。周处的故事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而"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教育的根本之道,最重要的、最珍贵的是专一。
《三字经》所指的教育,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这个教育不简单,包括非常重要的两层教育,一层是道德教育,一层是知识教育。我们今天往往重视知识教育,比如孩子从小让他学钢琴,学小提琴,学英语、法语,也许还要去学学溜冰。指望孩子从小成为一个知识上的超人,百般武艺样样精通。音乐希望他成为朗朗,外语则希望他能够精通几门,还要学书法,还要学奥数。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三字经》最强调的道德教育,即怎么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怎么拥有一个作为善良的人所必须有的道德。《三字经》的教育,从来是道德教育先行,当然它也绝不忽视知识教育
"教之道,贵以专",这个"专"又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终生的,就是我学一样东西,要学一样爱一样,学一样像一样,学一样成一样,不要半途而废,这是纵向。还有一层意思是横向的,就是我要一生持之不懈,要把我的一生作为学习的一生,要有一种终生学习的态度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知识的获得。
在《三字经》里,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必须一心一意地去经历,这是《三字经》里面这六个字的精义。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必须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教之道,贵以专",就是必须把整个学习的过程当成一个生命的历程,必须用一种终生学习的态度来度过在世间的一生,这是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释词:
(1)孟母:孟子的母亲。择:选择。邻:邻居。处:相处。
(2)子:指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代邹国人。机杼:织布机上用于穿引纬线的梭子。
译文: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著他的面将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以此告诫孟子学习不可半途而废。
"昔孟母,择邻处"这六个字,以另外一种说法而闻名,就是"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出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
职业链接:学生讲故事《孟母三迁》和《孟母断织》。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释词:
(1)窦燕山:人名,指五代末年的窦禹均。因他祖居蓟州,邻近燕山,故称。义方:指做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后指家教。
(2)俱:都。扬:传扬,传播。
译文:五代时,窦禹钧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而且有好的方法,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那么,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一个比较冷僻的故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人,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他出身于富豪人家,非常有钱。但是,年少时的窦燕山为人不怎么样,虽然很有钱,却经常恃财傲物,不仅小心眼,还见不救。年到三十,膝下依然无子。有一天他梦见自己的父亲,父亲教育他:"你现在这样的为人处事,这种做法和行为举止是不对的,你应该改过。你应该乐善好施,多做好事。"醒过来以后,窦燕山领受了父亲的教诲,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仗义疏财,修桥铺路,济难扶困,变成了名甲一方的一个好人,一个善人。不久以后,就有了五个儿子。按照传统的说法,年过三十才有子,几乎就是中年得子了。窦燕山牢牢记住自己的教训,呕心沥血地去教育这五个孩子,后来三个中了进士,两个中了举人。这就是"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来历。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释词:养:抚养,养育。惰:失职。
译文: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亲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
《三字经》觉得仅仅讲"五子登科"的故事还不够,接下来就是非常有名的六个字,"养不教,父之过。"养,养育的意思,做爸爸的,不能光把孩子生下来,而不教育他。你只管生他,只管养他,但不去教育他,那就是当父亲的过错。从历史上,可以找到一正一反的两个故事,来说明这六个字。
故事延伸:汉宣帝时疏广、疏受。汉宣帝时陈万年、陈咸。
这两种教育方针,都是父亲教育儿子,两个父亲也都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可是哪种好呢?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父亲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正确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加尊重父亲,而错误的教育,只会使父亲失去自己的威信。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那么,这又是谁的责任呢?老师。所以《三字经》接下讲的是,"教不严,师之惰。"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惰,有疏忽、过错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懒惰的意思。不是说教不严,就是老师偷懒。而是说,教不严就是老师的过错。
故事延伸:朱元璋、李希颜。
在封建社会制度中,皇帝是最高权威,为什么一个教书先生竟敢责打皇子?而贵为皇帝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对一个教书先生如此礼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在传统的社会当中,孩子正式入学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磕头,因为这是至圣先师。孩子要向一个牌位磕头,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祖父母。接着天地君亲,第五个就是师。这就是老师的地位。
有些老师也不那么合格,那的确是有的。鲁迅先生就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有一个老师教孩子读《论语》,读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学生一下子就晕了,什么叫"都都平丈我"?学生问什么意思。这个老师比较蛮横:"你背就完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么多?"这个学生很小心地问:"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记错了?""老师怎么会记错,就是'都都平丈我'。"但原文是什么呢?"郁郁乎文哉"。这位老师是个白字先生,"郁郁"他不知道怎么看成"都都"了,"乎"看成了"平","文"看成了"丈","呜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所以,老师居然就把"郁郁乎文哉"读成了"都都平丈我"。这样的老师,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
儒家文化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是,为人师表者,未必都合格。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问题?传统中的师生关系,是不是完全过时了呢?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优缺点,我们还没有好好地反思过,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有些短处是很明显的,比如体罚,这个在今天是应该予以批判的,不能继承下来。但是,老师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了?我想,时代进步了,老师应该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学内容教给孩子。孩子还是应该以一种尊敬老师的心态,刻苦学习的心态,从老师那里领受知识和教诲。现在,好多教师对孩子不敢严格要求。因为好多家长未必理解老师,怕严格要求委屈了孩子。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就这么一个宝宝,实在舍不得,动不动就对老师兴师问罪。
我还是要强调,传统的教育有它的毛病。但是,传统的教育难道就一点道理都没有了吗?难道"教不严,师之惰"不对吗?自然,老师自己也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孩子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教育、珍惜教育、领悟教育呢?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释词:
(1)宜:应该、适当。
(2)幼:指黑发年少时。老:指长大成年以后。为:作为,成就。
译文:为人子女不用心学习,是很不应该的!如果一个人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岳飞,是我们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人物,曾经写过一首大家都知道的词-《满红》,里面就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的词句。岁月蹉跎,时间一混就混过去了。一不小心,揽镜自照,两鬓华发早生,这个时候后悔没用了,已经来不及了。
按照传统的教育理论,十三岁以前是最佳的学习年龄。古人认为,十三岁以前念书,效果是最好的。为什么呢?因为十三岁以前的记忆力最好。古人非常强调记诵的功夫。孩子还小,好多深奥的道理先别跟他说,说了以后,孩子也琢磨不清楚,先想法让他记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把书读得滚瓜烂熟了,自然会触类旁通。很多道理,自个儿就悟出来了。或者,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小时候背的东西,突然会在某一个人生时刻,激发他的联想,由此真正地领悟了精义。所以,古人认为十三岁以前,是学习的黄金时候,千万不能放松。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释词:琢:雕琢,打磨。器:器物。义:义理,道理。
译文: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如果不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
"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学记》,《三字经》里面好多句子,是从古代的经典当中摘出来的。我们也许会问,为什么要用玉来做比喻呢?中国大概是唯一一个有漫长悠久的玉文化的国家,过去讲究的是,君子每天都要佩玉,玉无故不得离身。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一个漫长而悠久的玉文化呢?我们中国古代有个说法,叫做"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拿玉、美玉,来体现、来展现,或者来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所以,古人经常用拙玉来比喻自己。古人要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完善,就像雕琢玉一样,所以《三字经》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做比喻。
另外一点,切磋,说"咱俩切磋切磋"。现在咱们讲的"切磋切磋"基本上是电视剧里面的武打场景了,两个武林高手碰到一起,"来,咱们切磋切磋。"那接下来就应该动手了。古人不是这个意思。古人的"切磋切磋"是什么意思呢?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手工业上的用词。这四个字,全部是动词。采来一块玉石,外面可能是石头,先要把它切开,看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玉,这叫"切"。"磋"是指把玉和石头分离开来,把石头给磋掉,把玉给磋出来。"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让它形成一个大致的器具的样子。"磨"就是打磨,把这个玉器给磨光,最终形成一个作品,或者一个产品。所以《诗经》里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三字经》所倡导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样一个过程。
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即使是美玉,也要下功夫雕琢。我们常常听说,有的孩子天资聪明,被人们誉为神童,但是,很多神童长大后,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是为什么呢?宋朝,方仲永。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后天进一步培养和教育。否则,天才只能泯灭,只能被浪费。
四、职业链接
学生在幼儿园中讲这个部分内容时,应当注意三个环节:1、故事激趣2、诵读感悟3、拓展升华。在故事激趣这个环节中,学生应当着重讲述《孟母三迁》、《孟母断织》和“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不仅要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还要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在诵读感悟这个环节中,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让幼儿将本部分内容读通读顺,可以通过播放音像资料、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小组比赛读、开火车读等等方式进行,让幼儿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律。第三个环节是拓展升华,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幼儿,比如: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等等。让孩子在自己的回答中,明白自己的不足,知道父母的用心良苦。
作业:背诵所学内容
下次预习内容:《三字经》的第二、三部分
教学反思:把握《三字经》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新的知识,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一,涉及的知识面广,。有关古代历史的人物,有关于古代传说的故事。其二,《三字经》顾名思义每句三字,读起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把握读的节奏,便于学生记忆。

上一篇文章:三字经教案 第二讲

下一篇文章:七年级下册美术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