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一年级语文

三字经教案 第四讲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6-09-02 16:24: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第四讲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两部分《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若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并且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3、通过学习,感受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会读、会背这两部分三字经的内容,使学生理解这两个部分三字经的含义,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教学内容: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抽查背诵情况。
二、学习《三字经》第四部分
1、学生跟读本部分内容
2、讲授与播放幻灯片同时进行
这个部分介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以及读书求学应该遵守的次第。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与第五部分的中国通史纲要一起构成《三字经》全篇的中心。
教育要教些什么?初学者应该选择哪些书开始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汗牛充栋,仅以乾隆时代纪晓岚领衔编纂的《四库全书》,就汇集了从上古到清代前期几乎所有的重要典籍,历时二十年,共收书 3461种,79000多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总字数约有七亿汉字。就算一个人一生什么事不做也读不完这些书。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难怪庄子慨叹:“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少走弯路,一下就摸到中国文化的核心呢?《三字经》早就为我们铺平了道路。
凡训蒙 需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释词:
(1)训蒙:即启蒙,就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讲:讲解。究:研究、考究。
(2)训诂:指对古代语言文字的解释。句读:古代称文辞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译文:凡是关于教导儿童、少年的事情,都要很好的进行研究,达到合适完善。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解释明白,并且使儿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儒家文化认为要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然后才能做一个有知识的人。所以《三字经》先教孩子应该怎样为人处世,然后再教应怎么读书。那古人读书和我们现代人读书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殊的规矩呢?
《三字经》先告诉大家,书不是随便可以读的,读书是需要技巧和基本训练的,是需要基础的。需要哪些技能呢?“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这12个字含义实在是太丰富了。训蒙就是启蒙教育,只要是启蒙教育就必须要讲究。讲究什么呢?训诂。什么叫训诂,这个太复杂。现在有训诂学,这是中文系的一个大专业。中国大概总共有成百位的训诂学教授吧。训诂,简而言之,就是用当前的话语来解释古代词的意义。什么叫句读呢,就是标点断句。
古书都是竖排下来的,一串,没有句读。古人要读的时候,也得把句子给点断。不点断怎么读呢?训诂和句读都是大学问。我用一串例子争取把这个训诂和句读说明白。
故事延伸:《阳货欲见孔子》
“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亡也,等到他死了我才去拜他吗?不是的,这里是亡羊补牢之亡。亡羊补牢不是说等羊死了才围圈,羊都死了还围什么圈,是说等羊跑了再围圈。所以,亡指的是逃、走、离开。就是说,等到阳货离开了我才去回拜他。把名片一递证明孔子来过了,没见着,不是孔子的事,孔子没有不遵守礼节。中国的文字有几千年历史,在漫长岁月中,随时代变迁,人们的语言也在发展变化,用今天的词义去解释古文,当然会造成理解上的错误,所以训诂学,实际上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解读古汉语。
那么,句读对学古文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古书没有今天的标点,那我们就要加以句读。但句读可是门大技术。千万不要小看标点古书,弄不好就叫破句。点错了,就把一个句子给弄破了。而且,不同的句读,有时会把一句古文弄成完全相反的意思。还是在《论语》中的例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怎么点?如果你把它点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就是说,老百姓啊,只可以叫他干活,去差遣他,驱使他,可不能让他知道这么做的道理。这是什么愚民的政策啊,这是一种句读法。还有一种句读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变成什么?老百姓愿意被驱使的,愿意去干活的,让他们去吧,不要打扰他们了;老百姓不愿去干活的,不愿意听差遣的,让他们明白道理,给他解释。你看,这是很不错的话。这就是句读的问题了。
因为早期的古文没有标点符号,便有人故意利用句读,把写作者的原意更改为自己的用意。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甚至留下了很多笑谈。
故事延伸:慈禧太后和书法家的故事。
这都是句读的问题。都是告诉我们句读对于阅读古书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三字经》强调“明句读”,这可开不得玩笑。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释词:小学:一本古代儿童教育课本,宋人朱熹编写。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本书。
译文:作为一个读书求学的人,必须有个良好的开端才能奠定扎实的基础。要先把《小学》读完,再来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会训诂了也懂得句读了,该读那些书呢?《三字经》告诉我们:“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学习总归有个开始的地方,小学读完了你就可以读四部书了。
首先要跟大家说明的尽管我们今天的小学就是从古代小学这个概念来的,但这里的小学和今天的小学不是一回事,古代的贵族子弟六岁开始上学,这就叫上小学。先学什么呢?生活规范。那些生活规范?洒扫、进退、应对。先得干点家务活,扫扫地、洒洒水,做些清洁工作。八岁开始认字,开始学写字。写字容易吗?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写字呢?今天还有多少人这么讲究呢?我经常碰到很多学生写错别字,缺一点、少一撇。因为现在的你们经常打电脑,已经不写字了,都忘了这字怎么写了。写字是有规矩可循的。
故事延伸: “朱熹写桃字”。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因为有了文字才开始记载了历史,所以古人认为汉字是神圣的,而写字不仅是为了认字,更是一种对人的品格和性情的熏陶和磨炼。那古人在小学时期除了写字还要学些什么呢?
小学阶段还要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后来我们也不大讲究了。而在日本把它给延续了下来,只不过日本把它转化为八道:茶、艺、花、书、剑、歌、柔、香。日本的这几个道一般认为是中国六艺的某种延续和改变,小学阶段主要要学习这些东西。
按照中国传统教育来讲,15岁升入大学,那时候没有中学,小学直接进大学,15岁进入大学。才开始有老师讲解《四书》,《四书》是哪四部书呢?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甚至可以说,四书塑造了传统中国人的精神。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释词:《论语》:“四书”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和他们的再传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行、思想的书。,全书20篇,共15917字。记:纪录、记载。
译文:《论语》这部书共分为20篇,是孔子的弟子和他们的再传弟子们记载的关于孔子的有教育意义的言论的一部书。
当孩子们认了一定数量的字,基本掌握了训诂、句读这样的一些读书的基本技能,然后,学习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些的小学科目以后,就要开始进一步的学习了。
进一步学习,当然离不开读书。读什么书呢?《三字经》告诉我们,应该读《四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四部最重要的文化典籍:《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里必须先请大家注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三字经的排列顺序,这样的排列是有它独特考虑的,这一点后面再讲。
首先,按《三字经》的顺序先讲《论语》,用了12字来讲:“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很清楚,《论语》这部书一共20篇,孔门有好多弟子,纪录下那些非常有教益的语言。字面意思似乎很清楚,但仔细琢磨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
第一点,“论语”的“论”是个动词,不是今天我们讲的某某理论的意思。“论”是编纂、排比的意思。“语”是什么?语言、话语、讲话的意思。“论语”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孔子讲的话,孔子和他弟子讲的话,这是两类了;还有一类,弟子们辗转听说的孔子讲的话,把它编纂到一起。
第二层意思,《论语》作为一个书名,是在这部书编成时,当时就已经有了的,而这部书编成,是在孔子去世以后不久。
总之我们可以归纳为,“论语”的意思,就是把孔子、孔子和弟子、弟子辗转听说的孔子的话编纂起来。而《论语》这个书名,是在这些言语被编纂完成的同时就已经有的,不是后人附加的。
孔门那么多弟子,到底是哪个弟子,或是哪些弟子编订了《论语》,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一份文化瑰宝?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曾子和曾子的门徒最后编订了《论语》。曾子,名参(岑),字子舆,春秋末期山东嘉祥人。
故事延伸:“曾子避席” “曾子杀猪”。
在今天看来,《论语》教给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的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一种人生的智慧,一种人生态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非常有把握地讲,《论语》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论语》是‘四书’的第一部,我相信这和论语在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完全相称的。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释词:《孟子》:“四书”之一,共有七篇,35377字。
译文:《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文章,内容都是讲述品德修养、宣传仁义的等优良品行的言论,它同《论语》一样都是研究儒家学说的重要典籍。
关于四书,按照《三字经》的排列顺序,第二部是《孟子》。三字经怎么说的:“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就是《孟子》一共7篇,核心内容是两个:道德、仁义。这是孟子的核心词语。首先我们还是应该弄清孟子这个历史人物的大致情况。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邹国人,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孟子像孔子一样也曾经想投身政治活动,也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遍访国君,但同样也像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不怎么符合当时国君的需要,不怎么能够满足当时国君非常现实的要求,因此不被重视。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战国七雄主要采用吴起,商鞅,田忌等人的思想,希望通过武力来雄霸天下,然而孟子却看到了老百姓的疾苦,他倡导仁政爱民的治国理念,是以德治国的思想源泉之一。
《孟子》有三万五千多字,占据了四书篇幅的70%,可以说,《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部书,那《孟子》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它有着怎样的特色呢?和《论语》的这种简约,含蓄相比,《孟子》有非常多的长篇大论,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尖锐机智,而又从容舒缓。所以《孟子》一直代表着中国传统散文写作的最高峰。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释词:
(1)中庸:“四书”之一,子思著,共33篇,3568字。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笔:书写,创作。
(2)中:中正,不偏不倚。庸:平常,指中和常行之道。易:变化。
译文:《中庸》这本书的作者是孔伋,不偏不变、中正不斜的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道德标准。
我们讲了四书中的前两部,一部《论语》一部《孟子》,那四书里的其它两部《大学》和《中庸》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其实这两部经我们以前多少涉及过,这里将花较多篇幅,换一个角度讲述它,《三字经》首先讲的《中庸》:“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这12字的含量很大,解释起来也很困难,这里面有一些东西需要加以说明。《中庸》的作者是谁?《三字经》明确地说了,是子思写的。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儒家的代表人物。其实,在孔夫子去世后,儒家有八个主要派别,子思这一派的儒家就是八派中的一派,现在看来还是相当重要的一派。《中庸》的重要性到底在哪里?《中庸》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在儒家典籍里,理论层次最高,理论色彩最浓厚。
那大家也许会问,能不能用尽量浅显、明白的语言来说一说《中庸》究竟在理论上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有什么特别贡献?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三字经》的六个字来讲:“中不偏,庸不易。”“中不偏”还比较好讲,就是说处世、做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以一种比较持中的态度来处世,来做事。
“庸不易”就不那么好讲了,历来的解释都有两种,这两种说法多少有点差距。一种说法,‘庸’是指经常、永不变化、持久、永恒这样一个意思。如果按这种解释,“中不偏,庸不易”就是讲,不走极端的这种德行,这种品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的。另外一种解释是,庸是庸长之意,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讲,就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如此看来,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宋朝的理学大儒程子曾说过;“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那看样子《三字经》中这两句话,很有可能是从程子的话里面总结出来的。结合宋朝儒学大师的话,大概前一种解释比较稳妥。换句话说,处世做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乃是永恒的德行。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释词:
(1)大学:“四书”之一,共10章,3纲领,8条目,1753字。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是孔子的弟子,子思的老师。
(2)修齐:修身养性、齐家立业。平治: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译文:《大学》这本书的作者是孔夫子的学生曾参,全书共有十章,内容从修身养性、齐家立业开始,到治理国家,平定天下都有,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我们常听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的出处就是《大学》这本书。《大学》共有一千七百多字,在四书中篇幅最小,然而,朱熹却把《大学》列为四书之首,那《大学》为什么如此重要?书名《大学》,有什么特别意思呢?这当然不是指今天的“大学”。关于书名,前人也无非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大学”是广博之学的意思,就是非常广大、非常博大的学问。另一种说法,这个“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讲的。指什么呢?君子达道从政之学。等于说“大学”讲的是君子从政这么一种学问。这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大人之学。我想这两种说法是可以互补的,不见得有什么冲突,不必非要去否定一种、肯定一种,两种解释可以并存。
《大学》的重要就在于它提出了中国文化精神史上非常重要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这两个概念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核心观念。“三纲领”和“八条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今天怎么评价都不会过高。什么是“三纲领”呢?那就是《大学》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呢?《大学》的宗旨,就是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什么是“八条目”呢?《大学》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就是说,古代那些打算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假如你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那么,你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假如你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那么,你首先要修养好自己的品行;假如你想修养自己的品行,那么,你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假如你想端正自己的心思,那么,你首先要使自己意念很真诚;假如你想使自己的意念很真诚,那么你首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而获得知识的途径就在于考究、了解、认识万物的道理。《大学》非常强调这个“八条目”,它怕我们看不明白,或者怕后人忽略,紧接着把这个顺序倒过来又讲了一遍,倒过来的顺序也许更加清楚。什么顺序呢?“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到现在就很清楚了,“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无论我们今天怎么去认识这个“八条目”,但在中国古代传统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确实是按照这个“八条目”去度过他们一生的。有人付出了生命,甚至付出了整个家族的生命。那么,这个“八条目”的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在哪里呢?最重要的条目是哪个呢?《大学》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它明白的告诉我们,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要以修身为本。大家都要修养好自己的品行,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枢纽。“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就是说,没有听说本乱了的,修身修得不好的,别的居然还能做得到。自己的品行修不好,家里还能太平吗?如果每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不太平,这个国家还能太平吗?如果每一个国家都不太平,天下能太平吗?这是《大学》告诉我们的。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释词:
(1)《孝经》:十三经之一,主要论述孝道,宣传宗法思想,共十八章。通:通晓,精通。
(2)六经:指的是《诗经》、《书经》、《易经》、《礼记》、《乐经》和《春秋》六部经书的总称。
译文:在将孝经这一部书的道理都融会贯通后,读熟四书,才能研究六经这样比较深奥的典籍。
仅仅了解四书当然是不足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接下来三字经规定的,或者它提出来的是哪本书呢,就是《孝经》。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孝经》学通了,四书熟悉了,所谓熟悉,在古代一般来讲就是都能背出来,然后可以去学习六经。当然大家要注意,《孝经》是部很特别的经典,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奇怪的一点是,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传统中国的统治者都非常喜欢《孝经》,都大力地弘扬《孝经》。道理在哪呢,《孝经》讲的不光是孝道,它还指出,孝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并由此推出忠君思想。
延伸故事: “诵《孝经》以退黄巾。”
向栩以为读读《孝经》就可以退兵,这当然显得十分可笑,但由此也可看出《孝经》在人们心中是一部劝人向善的经典,我们今天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理解《孝经》,既不能由孝推出愚忠,更不应该丢掉孝道的传统美德。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释词:礼:《礼记》,分为《周礼》和《戴礼》。六经:这六部书里的《乐经》已失传,将《乐经》换为《周礼》。
译文: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周礼、春秋合称为六经,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都应当仔细研究其中的道理。
《三字经》讲:四书、《孝经》读好了,接着就应读六经,顾名思义六经就应该是指六部经典,哪六部经书?“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如果没接触过《三字经》或没认真读《三字经》的人,一读到这里脑袋就炸了,乱了嘛,《诗》、《书》、《易》、《礼》、《春秋》,怎么“号六经”呢?不才五部吗?难道三字经的作者数都数错了吗,为什么明明五部经叫六经呢?
《三字经》流传了那么多年,这方面是不会出错的。问题出在《三字经》里的“诗书易,礼春秋。”的“礼”上。《三字经》里的“礼”指的是两部经,一部叫《周礼》,一部叫《礼记》。所以,《三字经》指的六经就是:诗-《诗经》;书-《尚书》也叫《书经》;易-《易经》也叫《周易》;礼-《周礼》、《礼记》;春秋-《春秋》。这六部经在中国文化史上各占了一个“第一”,也就是说,这六经有六个第一的地位。哪六个第一?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书经》也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总集。
《易经》:更是中国第一部经典。
《周礼》:中国第一部组织管理和典章制度总集。
《礼记》:中国第一部文化资料汇编。
《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史。
所以,这六经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假如学习不得法,假如我们的理解有偏颇,六经有时候也不是不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这点并不是我们现代人所注意到的,古人就有这个智慧。《礼记-经解》告诉我们六经是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 春秋之失,乱。”
“诗之失,愚。”《诗经》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是愚,愚昧的愚。怎么说呢?你用一种不是什么太好的方法学《诗经》,有可能变得整天无病呻吟,咬文嚼字,不顾大节,扭捏作态,这类文人谁能说他们不愚蠢呢?所以“诗之失,愚。”
“书之失,诬。”《尚书》也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历史都是后来人编的,里面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不能完全相信历史。孟子说的非常直截了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告诉大家,如果你不加分析,不跟自己的人生经验相结合,不跟实际情况相结合,一味地迷信书本,就会不上当。
“乐之失,奢。”什么意思呢?文化艺术发达、繁荣,当然是值得欢迎的,毫无疑问是好的。但如果走偏了,也可能使社会的风气变得奢靡。在人类历史上很多文明古国在什么时候灭亡的?恰恰是在文化艺术达到顶峰时突然灭亡。玛雅文化,多么漂亮,多么巍峨,多么神奇,突然之间没有了。很多这种古代文明正是在它创造了非常繁荣的,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的时候,紧接着突然衰亡了,这里面透露出的信息难道不正是证明了“乐之失,奢。”吗?
“易之失,贼。”《易经》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知识,自然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的。可是有些人的路数可能是有点问题,什么路数呢?过分的看重、机械的认识《易经》里面神秘的算卦。所谓掐指一算如何如何,这就难免有点贼头贼脑的。古人讲:“察见渊鱼不祥。”什么意思啊?如果河里的每条鱼都看见了,古人认为这是不祥的,不是好事。在传统中国好多算命的人是什么人?盲人。不是盲人也得装成盲人,不然你算命人家不信。为什么?因为传统有一种说法,这个人泄露了天机,贼!当然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我们不在这里评论,而是讲传统中国有这么一种思想,贼头贼脑它往往并没什么用。
我们不说古人,举个不太远的例子,决定新中国命运的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淮海战役。当初国民党有一只重兵,战斗力很强的一支机械化部队,司令叫丘清泉,也是一个很著名的将领。他带领部队驻扎下来,在一个院子里他一看,院子中间怎么有棵树啊,那院子中间有个木头,这不是困嘛?他一算,不行,把他困住了,下令把这棵树给砍了。很高兴,在院子里踱来踱去。旁边有个人多嘴,说:“司令,您一个人在院子里走,不是一个‘囚’吗,您把自己给囚那了。”丘清泉说;“呦,不对。”从此以后就在院子外面逛。这是民间传说了。但他忘了,他司令部的所在地叫商丘(伤邱)。他后来兵败,自杀。这种行为就是贼。因为他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这个院子有个围墙,并不是因为那里有棵树,并不是你在院子里逛,也不是你的司令部设在商丘,而是他所代表的那股力量腐朽了。所以易之失也有可能是贼。你看,讲的多好。
“礼之失,烦。”为什么这么说呢?讲礼貌当然是很好的事情。我们经常说礼多人不怪,难道真的是礼多人不怪吗?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很多民族都很讲礼貌,以讲礼貌著称的满族,也就是过去北京城里的传统的旗人。旗人和旗人之间打招呼那是极其讲究礼节的,一见面先给你打个千:“您好,您家里的老太太好?老太爷好?二姑娘好?三弟弟好?”这千一直打,打到最后想起:“对对,您家的蟋蟀可好,最近赢了吗?您家那条狗最近胃口怎么样?您那八哥怎么样,会唱歌吗?”折腾半天,烦不烦,这就叫“礼之失,烦。”
“春秋之失,乱。”这是非常深刻的,历史中有很多智慧,有好多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人物和行为。但历史中毕竟也有很多阴谋诡计、勾心斗角,也有不少卑鄙龌龊的东西。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前面那个东西,如果把脑筋放到后面去,整天去学怎么挖坑埋人啊,怎么耍耍手腕,搞搞阴谋诡计,那就会导致混乱了。所以“春秋之失,乱。”学历史是好的,学的不得法,学了历史里面最可怕的那些东西,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混乱。大家看看《礼记-经解》,古人的著作,多么有水平。
三、职业链接
学生在幼儿园中讲这个部分内容时,应当注意两个环节:1、故事激趣2、诵读感悟3、拓展升华。在故事激趣这个环节中,学生应当着重讲述“曾子避席”和“曾子杀猪”这两个故事,不仅要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还要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在诵读感悟这个环节中,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让幼儿将本部分内容读通读顺,可以通过播放音像资料、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小组比赛读、开火车读等等方式进行,让幼儿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律。
四、作业:背诵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把握《三字经》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新的知识,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一,涉及的知识面广,。有关古代历史的人物,有关于古代传说的故事。其二,《三字经》顾名思义每句三字,读起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把握读的节奏,便于学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