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房屋》(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处理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脚本”这句话道明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
《未来的房屋》是1997年12月第1版的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十七册第四组中的一篇文章。它是一篇趣味性说明文,却被置于“展开合理的想象”这一单元中,教参上对本文也没有文体方面的教学要求。因此我对教材采取了淡化文体、突出内容的处理。侧重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体会作者想象中的未来房屋的美妙,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想象及学习知识的热情,第二,这篇文章比较陈旧,普校的新老教材都没有这篇文章,倒是三年级有一篇想象作文:未来的房子。因此,在教学中,我也安排也小练笔。在我校刚结束的一个市级重点课题研究中,我们把这篇文章调整成了阅读课文。但比赛还是作为讲读课文来上,全文共安排五课时完成所有的教学与练习。我上的是第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所授班级共有11位同学,女生7名,男生4名,通过与班级语文老师的沟通及对学生的短暂接触,我把学生分成了三层,WSY是C组,XJY、ZJX、YLE、ZHJ4位同学是B组,另外6名同学是A组。
我很赞同昨天林老师说的“一切为了孩子,学习语文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特别是聋生。九年级的学生应该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本,抓住重点词句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审美品位。”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用文中的四字词说说未来的房屋,初步形成总体印象。C组要求能认真看同伴说并了解所说内容。B组能用文中的1个以上的四字词来说说未来的房屋。A组能用文中的2个以上的四字词来说说。
2. C组:根据作者的想象叙述及教师、同伴的引领,基本了解未来房屋特点、建筑材料、建造过程。B组要求了解。A组要求理解。
3. “借助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读书方法目标。C组要求了解这一读书方法。B组学习运用。A组则要求掌握。
本课时的情感目标融合于文本的阅读理解中,通过语言叙述体会作者想象中未来房屋的美妙,使学生对未来房屋的建造心生向往。为后面课时激发学生的勤奋学习,努力探索打基础。
教学重点是:
1.借助重点词(句)来理解未来房屋的样子、建造材料及过程。
2.根据作者的想象叙述,了解未来房屋的建造过程及特点。
教学准备:
1.制作幻灯片、大字课文。
2.布置预习,读课文至少三遍,标自然段,了解新词及课文内容。
3.课前图片对比,激发兴趣。我们特意选用了温州聋校启音部教学楼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图片对比交谈后,师小结:“这些房子不仅样子奇特,造房子的材料和建造过程也很特殊”既为课堂学习打下伏笔,也自然地过渡到文本的学习当中。
三、说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未来的房屋。
以学生自由读的形式进行,师巡视,观察学生的阅读方法及进度。在课堂上,我发现王颂扬、曾豪杰是用笔点着读的,因此,引导他们一句句地读;有的读得比较快的,就让他们思考问题,再拿笔划一划。这个班有个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同桌讨论,我进行了肯定。一直等到所有同学至少读完了一遍课文,再进行交流。分层要求用几个四字词讲讲对未来房屋的了解。
选用这几个词,一是检查预习情况,二,帮助学生积累近义词,三,这几个词能比较概括地形容未来的房屋的几个方面。
(二)研读1——3自然段,交流未来房屋的样子、建筑材料、建造过程及特点。
第一自然段的交流,主要抓住“屋顶像什么……”这个句子,正如林老师说的,它是一个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合点,教学中通过齐读,慢读想象画面,概括特点,再美读来感受未来房屋的光艳夺目,并总结出一个读书方法:抓重点词(句)体会。关于出示“珊瑚”等图片的问题,我们之前也考虑过,还找了图片,但是,还是删了,因为学生在六年级、八年级的教材中都学过了“珊瑚”“翡翠”‘象牙’,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在九年级,还是采用了“边慢慢读,边想象画面”这样的方式,可能个人想象的东西更个体化,更美妙,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也更能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比较简略,主要是引导学生默读,圈出材料名称,再概括出特点。
第三自然段重点抓住未来房屋建造的景象,体会它的轻巧简便,引读正是因为未来房屋建造过程的轻巧简便,所以才能有条不紊,才能那样轻松,才能速度那么快。再与现在建造过程的繁忙作比较,自然引导到前两句的阅读中,体会快速可移的特点。
最后是看板书总结和分ABC组的小练笔。但是,让学生写的时间不太充足,只有王亮月到前面说了两句,原来是想让B、C组的学生都要有展示机会的。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的黑板上,一块是大字课文,这样更利于形成聋生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及教学,二是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住这节课教学线索及学习重点。
五、说教学特色及反思
1.淡化文体、突出内容。因为,虽然《未来的房屋》是一篇趣味性说明文,但却被置于“展开合理的想象”这一单元中,而且教参上对本文也没有文体方面的教学要求。所以,我们侧重对作者想象的未来的房屋的阅读、体会。并没有刻意强调“作对比”“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而是把它融入到整个教学中,如:屋顶描写的两组句子的比较、体会;建造过程的两个画面的对比。
2.环节教学,注重整合。这么长的文章,我们试图寻找出能够形成画面的句子,如:未来房屋的样子,建造过程。引导学生读句子,并在脑海中组成画面,从而更清晰地保留下来。在教学中选择的词、句、段要最大化地整合进各方面的目标。
3.关注个体、讲究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针对九年级文章长的特点,着重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的读书方法。在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引出这种方法,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强化这种方法。在教学中,老师多次去巡回指导学生的阅读,特别是对B、C两个层次的学生。
回顾整堂课,无论是在第一环节的通读课文,还是第二自然段的圈出材料名称及第三自然段的划出未来房屋建造的景象,从巡视时可以发现,学生的个体学习还是相当积极的,但是由于普遍存在的聋生年级越高越不太喜欢举手发言,以及对反授班级学生情况了解不太深入等原因,在如何更深入地挖掘文本,如何更好地激发高年级聋生积极举手发言的方法上还需多多思考。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