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班上自闭症孩童
对任何一位老师而言,班上有自闭症的学生,必然经常会面临许多的挑战。大部份的老师无法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了解学生的学习特质,尤其是面对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更是如此。然而也因为这样,使许多老师在一开始接触自闭症新同学时,常常手足无措,甚至于使师生或与家长间的关系紧张,情绪高涨。因此如何在一开始面对班上自闭儿时,即对自闭儿的特质有基本的认识,并做好心理建设,准备好应有的态度;而在与自闭儿相处互动的过程中,利用简单的评量,对孩子的个别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再配合相关的教学策略,而使整个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这些需面面俱到的必要配备,愝然成了老师指导自闭症儿童所特别需要的教学秘方。在此,笔者藉由在美国与自闭症学童数十年的工作中,与各位老师分享个人的经验,希望借此能对自闭症的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方向。
壹、自闭症在学习和行为上的特质
自闭症儿童与其他学习或行为障碍的孩子有显著的不同,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了解这些平常令一般人头痛的特质,更可以发展出有效的教学原则与方向。一般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及家长最容易发现自闭症孩子的行为特质与学习特性,分别有下列几项
一、过度选择的刺激反应:
自闭症儿童对于环境的刺激,通常的表现是单一受限制、反应少,或是选择性的反应。例如: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听水沟的水流动的声音;对线条特别有反应;或喜欢用闻的去认识所有的东西,这些都是因为特别对某种刺激有兴趣或反应的现象,我们称作“过度选择性反应”。而这样过度选择的刺机反应,往往每个孩子的选择都有所不同。对老师而言,了解孩子选择性反应的的特性,便可以轻易地知道孩子的优势学习管道,并依此拟定适当的教学策略。
二、缺乏学习动机:
自闭症儿童在学习动机上,与一般孩子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于环境上的适应,特别是在新环境或新事物的学习调适上,有着极大的限制。如果老师事先了解孩子有这样的学习困难,而能在每次提供新的环境或活动时,有计划、系统地运用教学策略与方法,并能利用增强物来增加孩子的学习动机,则可渐渐提升自闭症儿童自我的能力,而顺利通过学习的过程,增加学习成效。
三、自我刺激与其他行为问题:
自我刺激或其他的行为问题,在自闭症儿童的族群里是普遍存在的。像是摇晃身体、挥手、看手、追视光线、线条,以及无数重覆、固定的仪式行为,往往在自闭症孩子身上可以轻易发现。而这些不具功能性的行为,也是最明显与其他正常孩子不同的地方。自我刺激行为不但让周围的人感到不知所措,而使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受到限制,同时也阻碍了孩子在学习行为上受到干扰。老师可以利用孩子的特质做进一步的思考,并且发展策略以减少类似的自我刺激行为。像是减少孩子空闲无聊的时间,并增加操作性的活动,让孩子没有时间去沉浸在自我刺激的世界里;老师也可以供能达到自我刺激满足又兼具功能性的活动,例如对于喜欢看手的孩子,增加做教室“小帮手”的工作;喜欢摇的小朋友,则可以在舞蹈、韵律、音乐的活动中藉由摇晃的动作学习其他的技能等等。
四、从特殊反应到增强及其他结果(UniqueResponsetoReinforcementandotherConsequences)
对自闭症儿童而言,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而唯一的反应和学习特质。例如:有的自闭症孩子喜欢将积木或喜欢的小玩具,故意掉在地上,然后检起来,并且一再重覆做此动作,其实是要听物品掉在地上的声音,而这个声音正好提供了他分辨不同物品的线索。
所以,在教师的立场,这样的行为特质就必须运用多种策略方法,发展教学活动,以完成教学目标。老师可以利用指导性增强、感官知觉的增强,感官知觉的消失等等的行为改变技术来达到修正孩子不适当行为,或建立合宜行为的目的。
其中所谓指导性增强,主要是以工作分析的方式为导向;而感官知觉增强则是分析和操作刺激,引导孩子产生刺激--结果的模式,也就是以连结自我刺激的行为,发展并调整出有意义的行为。例如:一个小朋友喜欢看天花板上风扇的扇页,或是喜欢听地板上旋转可乐罐子的声音。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行为特质,允许孩子看闪动的灯或是听录音带中类似的声音,将此当作有效的奖励,要求他做老师所指定的行为。
而感官知觉消除则是一个减少自我刺激的策略。例如:一个自闭症孩子喜欢旋转积木,那么我们可以要求孩子在有地毯的桌上旋转,来消除声音的刺激,只让孩子从视觉刺激上取得满足。而对于喜欢看手挥动的小孩,可以教他翻动三孔活页夹,来代替不具功能的挥手动作。
五、类化的困难
类化的问题,几乎是所有老师面临最大的挑战,困难度也是最高的。所谓类化是至指孩子能将所学到的技能,应用到所有他所遇到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与情境中,甚至可以自行修正、变化运用。然而对自闭症孩子而言,这样的能力却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这样的特质下,教师应准备功能性的教学活动,并且尽可能提供真实的环境、教具、教材,以增加实际经验去运用所学的技能。
六、注意力的问题
每个自闭症儿童,几乎都有注意力不足或是无法专心的特质。教师在面对孩子的这项行为特质时,应注意计划特别的教学策略去增加注意力。例如:孩子只对蓝色的小汽车有兴趣,并且能够产生很好的注意力,因此在教颜色时,老师可以先呈现其他颜色的汽车,而将蓝色小汽车放在最后才呈现。孩子一旦发现他认完了三个颜色的小汽车之后,就会出现蓝色小汽车,便会依此规律,去反应我们的要求,而增加了学习的注意力。
贰、事前准备工作
在了解自闭症孩子的特质之后,老师便可依此了解,在与自闭症孩子工作前,先有充份的心理准备,并对孩子有合理的期待。除此之外,在一开始面对班上新的自闭儿时,相关的态度亦是老师能否与孩子有良好互动的基础。下列笔者将归纳老师在面对自闭儿时应有态度的十个原则,这十个原则分别是:
一、寻求精确的诊断──
并不是每一位自闭症儿童来到班级就已经有确实诊断的。如果能获知孩子较精确的诊断结果,将相对使教学工作有明确的方向。因此老师可以尽可能协助父母,透由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的资料,甚至老师与家长也要主动提供孩子的基本数据或对孩子的了解予相关人员,以利及早确知孩子的诊断结果。
二、不打洋的爱和期望──
带着一份锲而不舍的爱心,建立对孩子持续性的期望。而教学中,利用坚持和有感情的方式呈现,将使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心,从而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与良性互动。
三、教学要延伸──
教学不只是在教室里,它的领域要延伸至每一个可以提供指导的角落。从学生一进中心(校门),教学旋即开始。在学校的任何一个地方,如餐厅、洗手间、游戏间、音乐教室……等,只要善加设计及安排,都是提供学习的最佳场所。由于自闭症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的技能类化到其他相关的情境或场合都是困难的,因此如果希望孩子对于学习的成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好的策略便是将教学方式延伸,让孩子直接在自然情境下学习,在生活环境中运用,如此他们才能把已经学到的技能,发挥到最大的功效。
四、引导参与──
在所有计划性的教学活动中,要确定自闭症学生参与所有的教学活动。刚开始的时候,自闭症孩子可能因为无法遵守教室规则,或集中注意力的困难,而只有一点点的时间和能力来参与小团体的活动,但是这样“一点点”的参与,如果透过老师适时的引导,则会成为孩子将来跟着参与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
五、注意用语──
任何时候教师说话都必须清楚而精确,并且要随时检视和调整自己的指导语,尽可能使自己的语言与情境的关连性趋于一致,如此方能协助孩子理解教学内容,进一步成长学习。
六、多关注孩子的优势行为──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闭症儿童的缺陷性行为上,而是关注自闭症听从教师指令、奖励孩子合作的行为。哪怕是只有一点点,都要给予赞美、鼓励。
七、循序渐进的协助──
教师在建立自闭症儿童学习行为上,处理态度要公平而坚持。一旦确定儿童可以听从指导时,老师的介入便可以慢慢减少,只需要从旁给予必要性的协助即可。在计划教学活动时,刚开始要从简单,并且确定短时间内可以和自闭症孩子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为选择的依据,如此方容易建立孩子对活动的信心。
八、相关人员的共同指导与配合──
老师,助理老师和其他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共同清楚每一位学生的状况和行为能力。如果在学习计划中,开始了对某个孩子进行“行为介入”计划,则每一位工作人员对此孩子的反应必须一致,并且要采取同样的程序进行。
九、不间断的学习──
持续、适时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的技能。这不尽是对学生的挑战,也是对教师自我的挑战。
十、3P原则──
教师应练习在所有的时间里执行3P原则:计划(Plan)、耐心(Patience),以及坚持(Perseverance)。
参、非正式评估
对一个从事学龄或学龄前教育的老师而言,一位新的自闭症儿童来到教室中,总是希望能对这个特殊孩子有多一点的了解和认识,以利日后在教室里能够和老师、同学一起工作,一起互动。非正式性质的评估,是从一开始接触孩子,就对其能力进行初步了解的方法,而这样的方法,对于有特殊需要协助的孩子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对班上有自闭症孩子的老师来说,在一开始就对自闭症孩子进行立即的判断,往往成为日后的互动和教学上重要的依据。一般而言,学生的能力和行为的领域,大约有10种,老师比照此十个领域一一对孩子进行了解,可以更容易据此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参考方向。这十个领域分别是:
1.注意力
2.配对能力
3.沟通表达—接受性语言(communication—receptive)
4.沟通表达—表达性语言(communication—expressive)
5.模仿能力
6.社会行为技巧
7.自我照顾能力
8.认知概念
9.精细动作
10.粗大动作
这个非正式的评估,甚至能够使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更熟稔而有层次。因此从学生开始在教室的第一天起,老师就必须观察孩子,并开始评量孩子的能力,以对学生有充份的了解。借着有系统、有方法,以及精确的数据,使老师在孩子能力的综合研判分析中,更容易找到适合的策略与著力点,而能对孩子产生合理的期待。在课程安排时,更趋于容易操作,并选择适当的教材与教具;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易于被启动,促使教学产生效果,如此,老师与学生都容易找到成就感。
此套非正式评量,是从上述十个领域中设定的题目去评量孩子的能力,使用的程序和评分的方式说明如下:
●每一个学生都给予五个机会,去完成我们所要求的目标行为,纪录“+”表示能够做到;“-”表示不能做到。分数则用0/5(5次做到0次),1/5(5次做到1次),2/5(5次做到2次),3/5(5次做到3次),4/5(5次做到4次),5/5(5次做到5次),来表示可以执行目标行为的程度。
●如果学生在同一个目标行为里能达到3/5次,可以知道此学生有部份能力做这项工作;如果学生能做到4/5或5/5,则表示此学生有能力掌握此项工作能力达80%。而在此非正式评量中,如果学生未具备某目标行为能力,则不需要坚持连续呈现四次以上。
透过非正式的评量,使老师可以从学生能够呈现的基本能力中去了解学生的程度,以做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在此非正式的评量中,如果学生的得分少4/5,就可以用此项做为IEP(个别化教育方案)或订为教学活动的目标行为;我们更可以在评估这项技能或行为符合孩子生理年龄程度的原则下,先选择得分是0/5,1/5等分数较低项目,做为孩子的目标行为。
老师可依据十个领域中的项目表(请参考附录),在班级中自行对孩子进行评估,以做为了解班上自闭症孩子的方法。
肆、教学策略的运用
在对自闭症孩子的特质、个别性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不论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或举动背后的原因为何,老师都可以透过对这些自闭症孩子的认识,而建立更明确的工作方向。而在指导自闭症儿童时,如果老师可以将教学目标配合教学策略加以运用,将更容易增加孩子学习的动机及效果,以达到诱发孩子学习与成长的目的。一般而言,在面对自闭症孩子的特质时,老师可以运用之教学策略的一般性原则,大致有下列几项:
一、学习多样化
如上述提及,由于多数自闭症儿童只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物品作反应,因此在教学中提供适当地社会性与环境性的刺激,以增加自闭症儿童对不同刺激的反应及适应能力,是指导者必需遵循的原则。例如:教师在预备的课程中,事先准备多样的教材、多式的教具,以及丰富的教学活动,借此除了可以让自闭症孩子学习选择,也可以增加他们挑选的能力。而在教材教具的选择上,提供真实的物品较易诱发孩子反应的动机;此外,老师多尝试用沟通、口头赞美,以及利用自然的实物来增强自闭症孩子的学习动机,都是很好的教学策略。
二、扩增学习经验
自闭症儿童通常有过度选择的学习特质。例如:一般孩子学习认识一个人,会从性别(男/女)、身高(高/矮)、体型(胖/瘦)、年龄层(大人/小孩)、脸孔、声音等等综合多方面的线索来认识这个人;而自闭症儿童认识一个人,可能是只单一地注意这个人的眼镜、脖子,甚至只从眼睫毛,或是头发的气味来认识这个人。换句话说,他们只运用单一、独特、不相关的刺激讯息来认识这个人。这种单一的讯息不论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任何知觉过度反应而来,都会影响了自闭症孩子对人的概念。我们在针对这种“过度选择”特质时,可以运用的教学策略技巧有两种:
1.渐进、有程序性地方式。先提供单一的线索,由少到多。例如上述例子中,若要自闭症孩子认识一个人,指导者可提供这个人的照片,先呈现一张,渐渐增加照片的张数,然后看这个人的录影带,再听到他说话的声音,最后与本人一起玩游戏、上街……等等。经由渐进式的灌输,使他们接受“这个人”多元的特质,进而学习掌握多元的概念。
2.利用夸张或扩大焦点的方式,提供多重的线索。也就是一次提供三~四种的相关线索,并予以特别增强。如上述认识一个人的例子,指导者可以一次就将照片、录影带,和这个人同时呈现,同时强化这个人的多方面特质,增加孩子对此人的多样概念。
三、自我管理方法的运用
自闭症儿童缺乏自我管理的方法及指导自己完成工作的能力,因此教导他们运用程序性、系统化的方式,或是以工作分析的方法来学习技能,并类化到独立的生活技能力上,是教学工作上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在国外工作的班级中,有几位小朋友有情绪困扰,为了使他们学会自我管理与适当表达情绪,通常在学习刚开始时,我们会教他们用口诀配合着做动作。口诀是这样的:
我生气
我安静下来
我将我的手放在腿上
我挺胸
我将视线看着前面
我将屁股坐在椅子上
我将脚放在地板上
我坐直
我深呼吸
空气从鼻子吸进去
从嘴巴吐出来
我再做一次深呼吸
空气从鼻子吸进去
从嘴巴吐出来
我放松
我不说“不”
我做我的功课
对于有口语的孩子,可以请他们看着图片与字,按照顺序读出来;没有口语的孩子,则请他们用手指着图片,老师在一旁提示动作,让孩子跟着做。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小朋友学会以后,每当他们受到挫折、无法控制情绪时,便将这套口诀拿出来用,往往可以减少孩子情绪困扰的时间,并且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动机。
除此之外,我在班上也常用图片交换系统让孩子学习作自我指导,特别是在呈现例行活动的顺序及活动转换时,利用图片的方式让孩子用视觉系统来理解活动的进行。
四、提供自然的教学情境
尽可能让自闭症儿童在自然环境或提供自然情境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这也是提升自闭症孩子类化能力的有效方法。除了上述提供真实的教具、教材来增加孩子的实际经验的方法外,安排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也是重要的策略。作为一个指导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老师,最不易有成就的要算是提升孩子的社会性功能,而安排自闭症儿童在有正常小朋友的班级中学习,对于增加孩子的社会性互动是很有利的环境。像是「友爱」、「分享」、「有礼貌」、「合作」等等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上都相当困难;然而班上如果有一两个正常的小朋友,这些教学目标在设计和达成上就容易多了。
在班级中,老师可以利用正常的小朋友当作示范,运用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反应(此与大人及小朋友之间互动的反应模式是不同的),诱发孩子间自然而然地互动,才是最真实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提供一个融合或整合的环境进行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提供自然而然社会性互动的机会,语言环境的丰富性增加,也可以促进孩子学习模仿的能力。对自闭症孩子而言为一个质优环境的选择。
总而言之,任何教学活动与训练课程,都是教师心中殷殷期待发生效果的种子。因此在互动与指导自闭症儿童的过程中,老师必须按照详细的计划,用爱心坚持不懈地去攀登,以耐心和毅力去数算自己每一步的脚印,互相支持、彼此鼓励,假以时日,必能看到努力所换来的成就。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