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健康教育

五年级生命教育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2-03-02 15:07: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14 预防传染病

人一旦得了传染病以后,不但自己痛苦,还会把病传染给别人,所以,要积极预防传染病。要预防传染病,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什么是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或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叫做传染病。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一定的病原体引起的,如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
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病的传播,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一般是病人,即传染病患者;病原体携带者,即这些人看上去是健康的,但体内仍不断地排出病原体;受感染的动物。
易感人群就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抵抗力的人,这些人一旦受感染便容易致病。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以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空气传播:包括飞沫、飞沫核、尘埃的传播。如麻疹、百日咳、流感、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都可通过空气传播。
2、水的传播:健康的人一旦饮用受到病原体污染的水,就可能被感染而生病,如霍乱、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都可通过水传播。
3、食物传播:所有的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都可通过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传播。
4、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情况,前者如狂犬咬人,使人患狂犬病,后者指使用被病人污染的用具等而得病,如急性结膜炎。
5、动物传播:有些动物身上或体内存在着病原体,健康的人受到这些动物的侵袭,如蚊虫叮咬等,就会患病,如疟疾、乙型脑炎等。
怎样预防传染病
我们知道了传染病传播的途径,就可以抓住每个环节,采取措施,从而有效地预防传染病。
1、管理好传染源。做到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针对某种疾病对病人使
用过的物品、用具以及粪便等进行消毒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针对某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肠道传染病,除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要切实做好“三管一灭”即饮水、饮食卫生管理,粪便管理,消灭苍蝇工作,加强卫生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和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3、保护易感人群。可采取预防接种,提高对某些传染病的免疫力。如在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季节,可对易感人群注射甲肝疫苗,还可采取预防性服药等来保护易感人群。

思考与练习
1、什么叫传染病?
2、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3、怎样预防传染病?

15 再生纸

生活中不能利用的纸,可以分类回收,制造再生纸,实现纸张的循环利用。
再生纸是以废纸做原料,将其打碎、去色制浆后再通过高科技手段,经过多种复杂工序加工生产出来的纸张。其原料的80%来源于回收的废纸,因而被誉为低能耗、轻污染的环保型用纸。
科学检测,纸越白在日光灯下反射的光越强,对人的视力健越有害。按当前国际通用标准,纸张白度不应高于84度,再生纸的白度为84到86度。而目前在国际上最流行的本色再生纸是83度,因此你们称:本色再生纸能保护两球--地球和眼球。
用废低造纸,能够节约木才等造纸原料,还能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1吨废纸可以制造0.8吨再生纸,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而且,用废纸造纸比用原木造纸节约一半左右的能源,减少大约35%的水污染和70%的大气污染。如果把世界上所有办公纸张的一半加以回收利用,就有满足新纸纸需求量的75%,相当于800万公顷森林免遭砍伐。
现在使用再生纸及其制品是一种环保时间。

思考与练习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再生纸及其制品?

16农药的危害

植犄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甚至死亡。为了消灭病虫,人们纷纷使用农药。
多数农药对人和动物有害,大量接触以及误食后会造成急性中毒或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安全措施,每年有200万人农药中毒,其中有4万人死亡,平均每10分钟有28人中毒,每17分钟有1人死亡!
农药进入土壤,它会残留在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中;农药进入水中,它会残留在鱼虾、水禽中;甚至农药通过空气也会残留在食物上。
现在,人们想出了很我好方法来治虫,如用生物治虫,水果套袋,灯光诱虫等。现代科学也给我们找来许多微生物“朋友”,它们像出色的“植保员”,辛勤地劳动在绿色的田野里。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产物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一种农药,所以人们称它为“活农药”。使用“活农药”,对人、畜安全无毒,不伤害害虫天敌,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又不污染环境。

思考与练习
农药会赞成哪些危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上一篇文章:六年级生命教育

下一篇文章:四年级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