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思品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第四单元 我们一起走过教案

发布者微信

    

第四单元 我们一起走过

一、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成长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骄傲;感受浓浓的师生情及同学的友爱之情,体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的多彩及六年小学校园生活的美好。  

行为习惯:能为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并为母校、为老师、为同学弟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能为即将来到的中学生活做好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准备。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下设三个主题,即《课程伴我成长》、《依依不舍情》和《向往明天》。教学这一单元时,我们要重视学生日益增强的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发展,在内容上更加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同时因为他们又将面临着升入初中,所以教材中又安排了一些迎接初中新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直面新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向初中阶段顺利过度做必要的准备。  

三、教材简析  

第11课:课程伴我成长,包括三部分,即“课堂生活大盘点”、“课本中有我”和“我在生活中的新变化”。这一课着重回顾六年来,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生活中令自己难以忘怀的故事,从而感受到自己的各方面在伴随着课程成长。  

第12课:依依不舍情,内容包括三部分,既“同窗情谊深”、“心存感激”和“临别赠言”。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昔日的美好时光,感受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感受师生间的平等与尊重,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从而激发其内心与母校、与老师、与同学的难舍之情。  

第13课:向往明天,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走进中学校园”、和“相约在中学”。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中学的学习环境,调查身边的中学生,使学生初步感知中学生活的特点。帮助学生为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做生活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准备。  

四、课时安排  

单元课时安排:共8课时  

课程伴我成长:3课时  

依依不舍情:3课时  

向往明天:2课时  

11 课程伴我成长  

教学目标:  

1、在《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生活中令自己难以忘怀的故事,感受到自己各方面的进步。  

2、统计自己在课本中留下的痕迹,感受自己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教学重点:回顾小学生活经历和课堂上难忘的故事,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教学难点: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的生活中的新变化。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堂生活大盘点  

教学目标:展示交流课堂生活故事,体会自己成长和进步。  

教学重点:展示交流课堂生活故事。  

教学难点:课堂生活故事中,“难以忘怀”的体现。  

教学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对教室进行布置。  

教学过程:  

1、:转眼间,我们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程共同走过了六年的时光。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交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发生的难以忘怀的故事吧。  

2、小组交流:我讲我的课堂生活故事。  

3、巡视,相机参与、指导各小组学生的发言。  

4、交流: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说“我的课堂生活故事”。  

5、同学们,听了这些同学讲课堂生活的故事,再回首自己六年的学习生活,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6、交流。  

7、一节课打开一扇门,让我们登上了一级台阶又见到了一片新风景。六年来,我们在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中有我  

教学目标:学生展示自己的课本中的作品,产生自豪感。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收集、整理自己以前学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及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相关的旧作品。  

教学过程:  

1、课本是我们的朋友。它留下了我们的声音,记录了我们的言行和创意,让我们亲历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课本中的自己吧。  

2、阅读课本上的内容,交流:你通过阅读知道课本中的自己在哪里吗?  

3、让我们一起来介绍一下课本中的自己吧!  

4、完成课本中的留白。  

5、讨论,展示自己的作品。  

6、展示: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7、学生谈看作品后的感受。  

8、学生分组交流感受,再全班交流。  

9、教师总结:在六年的学习中,课本因为增添和融入了同学们的作品与经验,记载了我们成长的足迹,而变得更加精彩,教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我在生活中的新变化  

教学目标:学生认识自己在品德课学习生活中的变化,体会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学习品德后生活中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前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人数,准备白纸供课堂上学生制作“我的变化珍藏卡”。  

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后,我们每个人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在哪些呢?  

2、学生学习课本79—80页的内容,交流学习《品德秘生活》、《品德与社会》后,在生活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3、学生在四人小组交流。  

4、班级交流: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变化  

5、学生独立完成“我的变化珍藏卡”。  

6、学生展示:让部分学生展示“我的变化珍藏卡”。  

7、教师总结:《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学习的确让我们第个人受益匪浅,通过这张小小“变化珍藏卡”,教师感受到了你们的进步,你们的成长。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  
   

   

主要问题  
   

   

改进建议  
   

   

创 新 点  
   

   
 

   

12 依依不舍情  

教学目标:  

1、回顾小学的生活,感受自我的成长。  

2、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和老师的教育恩,激发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激和留恋之情,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和同学的内心感受。  

3、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增强对母校的亲近感,产生回报母校的愿望。  

教学重点:回顾小学的生活,感受自我的成长。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和老师的教育恩。  

教学难点: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和同学的内心感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同窗情谊深  

教学目标:通过回忆与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事,认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同学的帮助,激发对同学的感激和留恋之情。  

教学重点:回忆与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事,激发对同学的感激和留恋之情。  

教学难点:认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同学的帮助。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能反映自己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照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已同窗六年了,这六年里,同学之间是怎样度过的?这节课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2、学生阅读课本81页的内容,在四人小组交流:我和同学之间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故事。  

3、教师巡视,相机参与、指导各小组学生的交流。  

4、班级交流: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说“我和同学间的故事”。  

5、听了同学讲的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6、学生交流。  

7、教师小结:六年里的相识、相伴、相知,共同度过的每时每刻,都将成为过去,留下的是无限的怀念和永久的回忆。分手之际,让我们互相倾诉心声吧!  

8、学生互说心里话。  

9、你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也听到了别人的心里话,这个过程让你收获到了什么?  

10、总结:自己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同学的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心存感激  

教学目标:通过回忆老师对自己关心、帮助的事,认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激发对老师的感激和留恋之情。  

教学重点:回忆老师对自己关心、帮助的事,激发对老师的感激和留恋之情。  

教学难点:认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  

教学准备:1、收集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资料。  

2、教师准备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教学过程:  

1、歌曲导入:听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歌中在唱谁?学生们为什么要唱这首歌?  

3、教师小结:的确,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栽培,细心呵护。  

4、学生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交流:你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和老师对你的尊重、爱护?  

5、学生交流。  

6、教师朗诵课本上的文章《我的老师》  

7、听了这篇文章,你能讲一个你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8、学生四人小组讲故事。  

9、班级交流: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讲故事。  

10、过渡: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学校,说说为了我们的成长,学校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  

11、学生交流感受。  

12、我们能为学校做点什么?学生交流后填写课本上的留白。  

13、全班齐诵《告别母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临别赠言  

教学目标:通过制作同学录,写临别赠言,表达对同学、对老师、对学校的感激和依恋之情。  

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即奖结束六年的小学生活,告别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同学,告别我们敬爱的老师、告别我们热爱的母校,此时此刻,想对母校、老师、同学说些什么?  

2、学生阅读第86页,思考讨论:什么样的临别赠言才是最好的?  

3、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引导学生看胡适的赠言,让学生去体会毕业赠言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在写毕业赠言时,带着一份对老师、对同学的真情去写。  

4、学生交流。  

5、学生互写互赠临别赠言。  

6、请愿意公开临别赠言的同学在全班朗读自己的赠言,说说赠言表达的含义。  

7、学生阅读第86页的范例后,运用课前准备的材料,独立制作同学录。  

8、班级展示“同学录”。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  
   

   

主要问题  
   

   

改进建议  
   

   

创 新 点  
   

   
 

   

13 向往明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学的学习环境,感受中学的学习氛围。  

2、了解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差异,感 知中学生活的特点。  

3、产生对中学生活的向往,开始做好进入中学生活的各种准备。  

教学重点:了解中学的学习环境,感 知中学生活的特点。  

教学难点:产生对中学生活的向往,开始做好进入中学生活的各种准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中学校园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中学校园,知道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1、学生参观几所附近的中学校园。  

2、学生针对自己想了解的有关中学生活的情况,采访身边的中学生或中学老师。  

教学过程  

1、导入:课前我们参观了几所中学,中学的校园是怎 样的呢?  

2、学生阅读第87页后,交流:我对中学校园环境的了解。  

3、过渡语:中学和小学之间除了学习环境存在着不同,还有哪些地方也存在不同呢?  

4、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课前了解的内容。  

5、班级交流: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说说“中学和小学之间还存在哪些不同”。  

6、交流后学生填写课本上的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相约在中学  

教学目标:通过畅想中学生活,产生对中学生活的向往,开始做好进入中学生活的各种准备。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查找有关“怎样尽快适应中学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小学毕业后,同学们将跨入中学学习,新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大家都有哪些向往和担心?  

2、学生阅读课本89页后,交流:我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担心。  

3、学生阅读90页后,说说:走进新生活,我的梦想是什么?打算怎样实现 ?  

4、学生交流后填写课本上的留白。  

5、总结: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梦想,只要你能不懈的努力,梦想一定会成真。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  
   

   

主要问题  
   

   

改进建议  
   

   

创 新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