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三年级语文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09-08-11 12:32: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一面五星红旗
  •   公告: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课文从三个方面叙述事件的经过,第一部分写“我”在一次漂流活动中失事,处境非常艰难;第二部分写“我”与面包店老板打交道的过程,“我”断然拒绝了他提出的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第三部分写“我”的行为感动了面包店老板,“我”也得到了救助。课文思路清晰,在表达上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心理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一写法。
编排意图:一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国际理解”的内涵,即国与国之间要互相尊重,人民要友好往来。“国际理解”并不是放弃民族自尊,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二是学习一些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国旗的故事和资料,或者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生活的资料。也可以读读“资料袋”的内容。
设计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教学预设
自评分析
一、 谈话导入。
1、(出示五星红旗图片)看,这是什么?
2、谁来说说,在什么时候你还看到过国旗冉冉升起?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3、是啊,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荣誉和尊严,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一个有关五星红旗的故事。齐读课题。
 
[设计分析]
课刚开始,通过回忆,谈生活经历这种心灵对话让学生初步明白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奠定情感基调。
[过程分析]
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开始有些紧张,思路没有打开。在试讲时,学生思路很开,谈到了听到国歌声感到血液澎湃,谈到升旗仪式很壮观等,而这节课思路不开,分析了原因1以为是自己班的学生即使换了个环境也不要紧,忽视了人在新鲜环境中心理的变化,没有及时有效化解紧张心理,头没开好2我个人当时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不够丰富,过于严肃。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在国外读书的“我”在假期的一次漂流中发生了意外,在极度艰难的处境中“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国旗的尊严,也赢得了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最后得到了救助。
2、学习一~三自然段
(1)默读1~3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2)文字都是有感情的,会读书的孩子能从一个简单的词中看到蕴藏在里面丰富的内容,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3段,看看哪些会读书的孩子能从中感受到“我”处境艰难?
(3)如果是你,在这种艰难处境中,你会需要些什么,为什么?
(4)最急需的会是什么,为什么?
3、学习四~十自然段
(1)此时,我又累又渴又饿,突然我看到了一家面包店,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虽然我身无分文,但我还是勇敢地向面包店的老板说明了我的处境,最后我吃到面包了吗?请同学们默读4~10自然段。
(3)面包店老板提出了什么要求?
在这里“平等交易”指的是什么?
(4)我答应了吗,为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学习十一~十二段。
最后我的命运如何?
 
[设计分析]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1)教孩子读书,文章读完应在脑子中留有印象,要善于把看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2)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使得两者相得益彰,同生共构,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过程分析]感觉孩子们没有完全沉下心品读语言。原因:开头氛围没营造好;因为想着在录课,就没有说停下来引导。在试讲时,因为用别的班,自己有心理准备去引导,那些孩子明白怎么品味后体会得很好,说到“从背包”感到处境艰难,因为背包里可能有指南针,没了背包就会迷路……而这次讲课首先以为平时他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很强,心里大意了;自己在问问题时发生了口误,将“从哪些地方看出我处境艰难”说成“从哪些地方看出我遇到了麻烦”。虽然孩子也在品味语言,但走了一点弯路,不顺。)
(3)(4)设身处地感受处境艰难。这样描写为后面做了铺垫——在这样困难的处境下,“我”的爱国行为更加难能可贵。
3(1)人物的真实感受
([过程分析]因为我少了过渡没有小结加上孩子自身的特点,不可能准确感受到我此时最需要的是食物。所以有些孩子的思路有些偏。)
(2)让孩子明白不到最后不要放弃希望,即使没有钱,也要去试试。
(3)渗透“国际交往”方面的知识
(4)用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爱国之心。而语言实践就是要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深切体会,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味,读出融入孩子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来。引领学生从文字中品味,从留学生的行动中感受到他深深的爱国之情,宁愿饿死,也不做有损于祖国的事,让学生感受到这行动背后所蕴涵的巨大的动力,知道五星红旗的重要,在理解异国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变化的原因上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含的“爱国情”;也得到“意”,“我”的爱国情与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本课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几乎不直接写“我”说了什么话,也没有直接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在与面包店老板交流的过程中,都是通过“我”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来表达内心情感,如“犹豫”“展开”“凝视”“摇摇头”“向外走去”等词语和短语。俗话说,“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这些动作实际上更有力地表现了“我”的爱国热情,这样写显得深沉而含蓄,符合课文的整体氛围。对这一写作技巧老师可以向学生略做讲解,并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另外,课文中对其他生词的理解也可以采用这一方式,即寻找一个角度串起一系列词语,让学生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理解。
[过程分析]
感受我的爱国之情,总体还可以,但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
三、讨论探究
面包店老板不是讲究平等交易吗,最后我什么也没有给他,他为什么还要花巨资救我呢
[设计分析]
我通过启发、讨论等方式学习,针对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讨论“面包店老板的态度为什么变化?”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广开言路,扩大见识,弥补个人独立学习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关心文章中人物的命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过程分析]
有几个孩子说得很好,但我感觉跟平时状态好的时候比起来孩子们心还是有点浮在面上,思路没完全打开。
四、进入角色
此时此刻,你想对面包店老板或作者说些什么呢?
 
现象同上
 
五、感情升华
是啊,国与国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各国人民之间也应该友好往来。在与外国人交往时,只有那些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会得到外国人的尊重。这位中国留学生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有关五星红旗的歌《红旗飘飘》
应该是真情流露,虽然事先我没告诉孩子们要录课,但孩子自己觉得在录课,自己把自己束缚了。
 
六、质疑
再次默读课文,你还有没有不懂的?
 
七、作业
搜集更多关于国旗的故事和资料,或者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生活的资料
 

上一篇文章:《雷雨》教案

下一篇文章:《我不任性》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