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利润的核算教案
|
|
一、利润的构成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一)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二)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三)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例题1】下列各项,不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项目是( )。 A.劳务收入 B.财务费用 C.出售包装物收入 D.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答案】D 【解析】选项A和C属于收入,选项B属于费用,均在计算营业利润的范畴内。选项D计入营业外收入,属于利得,不在营业利润计算范围内。 【例题2】某企业本期营业收入1000万元,营业成本800万元,管理费用为15万元,销售费用2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35万元,投资收益为30万元,营业外收入10万元,营业外支出5万元,所得税费用为3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本期营业利润为( )万元。 A.65 B.95 C.100 D.160 【答案】D 【解析】企业本期营业利润=1000-800-15-20-35+30=160(万元)。 |
|
二、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
|
(一)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除固定资产盘盈外)、罚没利得,捐赠利得以及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账款等。 (二)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例题3】下列各项,按规定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有( )。 A.无形资产出售净收益 B.捐赠支出 C.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 D.计提的坏账准备 【答案】BC 【解析】无形资产出售净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计提的坏账准备应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
|
三、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
|
(一)当期所得税的计算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调增:业务招待费、滞纳金、罚款。 调减:税前补亏、国债的利息收入。 【例题4】某企业20×6年发生亏损100万元,20×7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600万元,其中包括国债利息收入50万元;在营业外支出中有税收滞纳金罚款70万元;所得税率为33%。则企业20×7年的应交所得税金额为( )。 A.148.5 B.171.6 C.198 D.204.6 【答案】B 【解析】20×7年的应交所得税=(600-100-50+70)×33%=171.6(万元)。 教材P222例5——47、48 (二)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核算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应根据所得税准则的规定,对当期应交所得税加以调整计算后,据以确认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 |
|
四、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1.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
(1)表结法
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但每月月末要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或亏损)。表结法下,年中损益类科目无需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从而减少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同时并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及有关损益指标的利用。
2.账结法
账结法下,每月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月合计数反映当月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累计数反映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账结法在各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当月及本年累计的利润(或亏损)额,但增加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
【例题5】年度终了,只有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才应将“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 【答案】× 【解析】年度终了,无论盈亏均应将“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2.教材P223例5——51 [例]教材
某企业 l-4月份实现累计利润34 000元 5月末各损益账户结转前余额如下:
科目名称 结账前余额(元)
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贷)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0 000(借)
主营业务成本 300 000(借)
营业费用 10 000(借)
管理费用 50 000(借)
财务费用 10 000(借)
其他业务收入 50 000(贷)
其他业务支出 30 000(借)
投资收益 8 000(贷)
营业外收入 20 000(贷)
营业外支出 18 000(借)
所得税 80 000(借)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结转各收益类账户余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50 000 投资收益 8 000
营业外收入 20 000
贷:本年利润 578 000
(2)结转各成本费用类账户余额:
借:本年利润 528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00 000
营务税金及附加 30 000
营业费用 10 000
管理费用 50 000
财务费用 10 000
其他业务成本 30 000
营业外支出 18 000
所得税 80 000
(3)计算5月份累计利润:
该企业本月实现利润:
578 000-528 000=50 000(元)
该企业l-5月份累计实现利润:
340 000+50 000=390 000 元)
|
详讲
|
三、净利润的组成及账务处理
|
|
(一)净利润的组成
企业的净利润为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余额。在实际工作中也称税后利润。其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
|
(二)净利润的分配程序
企业取得的净利润,应当按规定进行分配。利润的分配过程和结果,不仅关系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护,还关系到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和健康地发展。企业的净利润,一般应按顺序进行分配:
|
|
(三)净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
|
四、净利润的年终结转
净利润的年终结转也称未分配利润的年终结转。为了正确考核各年度的净利润实现和净利润分配情况,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企业都应对净利润进行年终结转,即对“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进行结转。
[例]资料如企业年初末分配利润500 000元,本年度有关账户年终结转前余额如下:
账户名称 结转前金额(元)
本年利润 1 000 000(贷)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50 000(借)
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200 000(借)
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净利润的年终结转。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转账:
借:本年利润 l 000 000
贷: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 l 000 000
(2)利润分配中的各明细账(除未分配利润)转账:
借: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 350 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50 000
—应付普通股股利 200 000
企业当年的本分配利润= l 000 000-350 000=650 000(元)
企业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 500 000+ 650 000=1 150 000(元)
企业净利润年终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利润分配”各有关明细账户(除末分配利润明细账)余额均为零。“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明细账中有贷方余额1 150 000元。
|
5分钟
|
【单元小结】1、应交税费≠所得税费用(可能存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2、采用托收承付方式把商品销售给对方,又估计不会收到货款,经济利益不是很可能流入企业,这时不确认收入,先把“库存商品”转入“发出商品”,借记“发出商品”;贷记“库存商品”。
尽管发出的商品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如果销售该商品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比如已经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应确认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如果税务机关有相应的规定,纳税义务没有发生,则不需进行上述处理。如果税法规定把商品销售给对方,虽然不是很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是也要确认销项税额,等到经营状况好转了,很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确认收入,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
|
【课后作业】
(一)复习下列关键术语:
利润 营业利润
(二)复习下列思考题:
1.怎样理解费用的涵义?什么是狭义的费用?费用应该怎样进行分类?
2.简要说明怎样进行期间费用的核算。
3.试述期间费用为什么直接与当期收入配比?
4.怎样计算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三)完成实训题:
|
|
【教学反馈】
|
|
章节
|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本章综合训练题
|
教学
目的
要求
|
1.掌握:收入的核算;
费用的核算。
利润的核算
|
教学
重点
难点
|
教学重点: 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
期间费用的核算。
教学难点: 利润的核算。
|
思考
与
训练
|
思考题:
实训项目:本章综合实训(见实训内容)
|
下一
单元
预习
内容
要求
|
预习:
第十二章 财务报表
|
相关阅读推荐:
› 财务会计 2.4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教案 2.5外币业务的核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