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说课设计
五、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程导入
|
展示一组视图,让学生想象形体,接着提问学生“主视图中过多的虚线会产生哪些不足”(项目一),从而引入新课——剖视图。
|
学生认真听讲,感受视图表达该物体的结构,充分感受视图能力上的不足,分小组完成项目一
|
对比与典型的“回忆旧知——获取新知”的引入法,这种问题法引入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完成知识目标一的突破。
|
新知探索
|
一、剖视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将处于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剖视图的形成及概念。提问:剖视图的形成主要包括哪三个步骤?(项目二)
|
学生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认真观察所演示的过程
回答:剖开、移去、投
影三个步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二教学
|
从感性认识到知识体系层面上的理性认识,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影片及模型的直观教学让学生对剖视图的概念形成直观感受,强化学生的记忆。同时完成知识目标二的突破。
|
新知探索
|
二、剖视图的绘制例题:
结合多媒体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剖视图的绘制步骤。
题目:将视图改绘为剖视图。
|
认真观察教师演示,熟悉绘制剖视图的步骤。
|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完成知识目标三的突破。
|
新知探索
|
具体作图步骤:
1、假想切开机件
2、移去部分机件:
A 移去了部分遮住视线的
外部轮廓;
B 将原来看不见的内部
结构变为看得见,即虚线改
为实线。
提问:
做到此处是否能明显区分好机件的空心与实心部
分吗?(项目三)
|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回答相关问题。每答对一题目得十分,利用小组合作评比等方式,共同完成项目三
|
通过模型演示,实物教学,学生就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
|
新知探索
|
三、剖视图的绘制由上面的提问引出国家标准规定的剖面线画法。规定:
在剖切平面通过的实体位置绘制剖面线。回至上个例题:具体作图步骤:3 、判别实体位置,并绘上剖面线。 |
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绘制剖面线。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正确地画法,要求自己的制图的规范性。
|
通过多媒体课件及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绘制剖面线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剖面线的绘制。
|
巩固练习
|
1、 找出图中的错误部分,并说明改正方法(项目四)。
2、
将主视图改为全剖视图。 |
学生分组学习讨论自己动手绘制作图。对作图情况分小组打分,完成项目四
|
教学案例选择典型例题为核心,将学生根据学习能力,知识构建体系的完善与否, 分为十个小组, 分别给予相应难度的课
堂练习,单独完成,组间进行互评、讲解,互评后将作业反馈给教师,增强学生教学的参与性。在此过程中实现本节课的德育目标。
|
|
巩固练习总结:归纳总结,剖视图作图的注意事项
|
|
归纳、总结知识要点,帮学生梳理知识条理。
|
课堂小结
|
多媒体演示剖视图的形成,并总结如下:
假想用个面,将体来切开,移去前面的,其余画出来。
|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
通过以简单顺口的小诗总结概括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 强化学生的记忆。
|
布置作业
|
|
|
巩固知识,引起疑问,为下节课做准备。
|
组 别
|
教师评价
|
组内互评
|
自我评价
|
总分
|
名 次
|
一
|
|
|
|
|
|
二
|
|
|
|
|
|
三
|
|
|
|
|
|
四
|
|
|
|
|
|
五
|
|
|
|
|
|
六
|
|
|
|
|
|
七
|
|
|
|
|
|
八
|
|
|
|
|
|
九
|
|
|
|
|
|
十
|
|
|
|
|
|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