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
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思路做一下阐述。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机械专业学生。
专业能力需求: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学生将来要跨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所以他们需要具有①分析机械功能及使用机械的能力;②自主学习及创新发展的能力。
学习态度分析:,学生普遍基础差,缺乏学习动力,但自尊心强,渴望受重视, 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机械的感性认识, 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但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有一定的好奇心。
学习起点能力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已经掌握了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的判别方法和基本性质,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由马成荣先生主编的《机械基础》。《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选自第五章第一节《平面连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由于其结构简单、应用广泛,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接近实践的纽带。我根据教材内容,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把教材内容整合为四个课题,这是课题四。学好本课不但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使学生对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机构设计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条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动画演示,使教学更直观,增加了生活实例,强调学习的实践性,着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结合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3.重点与难点
(依据:由于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本课对铰链四杆机构演化的类型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大量的介绍。)
学习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运动特点及应用
依据:由于部分演化机构的结构复杂,运动特点分析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制定了学习难点:机构的演化过程及演化后机构的运动特点
(通过具体的生产实例分析及动画演示,直观形象,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突破:多媒体演示,激发兴趣,理实结合.提高效率,归纳总结,加强认识。
4、资源整合与课前准备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为此我在课前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准备了教学模型,使我的教学更直观、形象、生动。在课前下发学案,学生完成学案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评价表的利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学会客观公正的评价。
学生要在课前制作完成含有一个移动副的机构,并进行合理分组(要引导学生注意各
项能力的优差组合、性别组合,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
教法学法
基于学生的学情,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本节课主要选择了引导探究法并采用
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讲解使学生讨论分析、探索发现的教学方法,配合以模型感受、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性,使教学更直观、形象。并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用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基于学情分析和上述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采用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及动手实践等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形成主动探究和协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堂课的核心和灵魂,本课的设计主要着重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生产实际。分为“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探索研究链接新知、拓展思维知识应用、课堂小结反思完善、师生评价交流深化、作业布置巩固拓展”六个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检查机构制作情况
2.演示曲柄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
引导学生比较结构上的不同,提问:他们的不同在哪里?引入新课。
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由学生能观察到的事物引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研究
探究一: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
(一)探究曲柄滑块机构演化过程、运动特点
目的:通过演示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两种曲柄滑块机构是否存在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
引导学生回忆机会特性及死点位置的判别方法,观察动画演示,把抽象难懂的问题变得形象化,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获得答案,突破了难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成果:
死点位置:有两个(以滑块为主动件)
急回特性: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无急回特性)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有急回特性)
演示应用实例
让学生直观感受应用实例学会分析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感受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
探究二:导杆机构的演化、分类、运动特点及应用
(一)探究导杆机构的演化过程、类型
想一想:以曲柄滑块机构中不同的构件为机架,会成为什么机构?
演变来源:由改变曲柄滑块机构中固定件位置演化而成。播放动画,给出分类,然后再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导杆机构的与与运动特点。
(二)探究导杆机构的运动特点
一、演变过程:固定原曲柄1
分类:转动导杆机构:< 摆动导杆机构:>
5、运动特点:
(1)转动导杆机构:等速回转运动→变速回转运动(运动特点类似于双曲柄机构)
(2)摆动导杆机构:回转运动 → 往复摆动(运动特点类似于曲柄摇杆机构)
二、曲柄摇块机构(摇块机构)
1、演变来源:曲柄滑块机构
2、演变过程:固定原连杆2
3、运动特点:件1作转动或摆动,件4相对于3滑动并一起
绕C点摆动。或4在3中移动,1绕B点转动或摆动。
三、固定滑块机构(定块机构、移动导杆机构)
1、演变来源:曲柄滑块机构
2、演变过程:固定滑块3
3、运动特点:件1为主动件,件2绕C点摆动,件4相对3往复移动。
(三)探究导杆机构的应用
课件演示导杆机构的应用实例,提出问题:它们的运动特点如何?怎样由曲柄滑块机构演化而来?
目的: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以提问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考空间和问题探究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通过演示法,揭示本课教学重点的同时化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感受到“知识创造生活”。使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
知识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思想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从一般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三、拓展练习:
练习一:利用实例使学生会分析组合机构进一步巩固知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中机构的应用往往有很多是组合在一起的。
练习二:通过想一想、做一做、看一看等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思维,提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巡视指导,参与交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顾旧知,交流展示。
首先小组合作分析要想改变机构的行程,应该改变曲柄的长度,然后利用模型感受,知识回顾,交流等方式,去尝试探索,在学生自主分析的同时,我走在学生中间进行学习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疑惑和误解,纠正认识差距,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融洽和谐,及时反馈教与学,真正做到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这是学生画出的图形。然后播放动画,让学生感受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目的: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和积极大胆的创新精神
五、总结评价
1、由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小结,自我评价我学到了什么?有哪些不足?其他小组进行完善总结目的:通过学生小结使教学提升,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长处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
2、完成自评与互评,填写评价表,写出心得体会.
3、教师点评各组及学生的表现,指出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点。
目的: 教师的对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表现予以表扬和批评,对存在的错误概念、操作问题予以点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评定从两方面入手,即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的组员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工作态度;结果性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完成任务速度以及质量的评价。
五、作业布置
组长带领大家深入生活,观察研究,完成有关平面连杆机构的创新发明。
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创新思想,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
和积极大胆的创新设计能力。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主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板书内容主要侧重重点内容。
目的:帮助学生记忆、总结本课教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
1、实施情况和感受: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的进行讨论、分析、探究问题的答案
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从学习的效果看,利用教学资源把静态、抽象的
图片,变成动态、形象的动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后的教学
中要注意多积累各种教学资源。
2、不足之处: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还是有欠缺,要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网络
资源去学习,深入生活去发现、去探究、积极动手、动脑,进行创新
设计活动。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