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第5册教案 第四课
《噢!苏珊娜》教学案例
一、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教程中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结合音乐游戏开展适当的音乐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感受到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是不会因时间空间的阻隔而淡化的,是可贵的,应该加倍珍惜。
2.过程与方法:
①体验: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内涵,并通过音乐游戏、律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将音乐赋予生命。
②探究:通过听辨、比较、模仿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的特点,并轻松愉悦的掌握歌曲的主题旋律。
③表现:通过律动及唱演的表演,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充分的展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3.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掌握弱起节奏、附点节奏,并让学生知道音乐的演唱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教学分析
《噢!苏珊娜》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好伙伴》中一首典型的美国西部音乐风格的歌曲。全曲有六个乐句,其中四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两个乐句仅是在句尾的落音上稍作变化,整个曲调中五个都是重复第一乐句(4小节)轻快、流畅的音乐主题。歌曲中间部分有一个对比乐句,这个乐句前半部由于两个八分音符节奏和一个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旋律在感情色彩上产生了变化,从而把歌曲推向高潮,深化了“朋友”这一主题情感。后半乐句又回到了主题音调上,使单一的音乐主题在不断反复之中又有起伏,仿佛在倾诉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本课是一节歌曲讲授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打击乐器的小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辨别音乐的能力,但他们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本堂课通过旋律模唱、乐句问答、动作记忆等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流畅自如地完成歌曲演唱,表达歌曲感情。
四、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的学习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教学课件、双响筒、吉它、牛仔帽、钢琴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组
织
教
学
|
音乐游戏:音乐听音反应。
师:老师会唱两种乐句,如果你听到“124”开头的乐句,那请你站着不动,把右手放在左肩膀上做点头的动作,听清楚了吗?”开始的乐句,请你站起来按节奏做捻指的动作;如果你听到“
|
学生听到“12”开头的乐句,就按节奏做捻指动作。听到“4”开头的乐句就把右手放到左肩膀上做点头的动作。
|
课堂开始以音乐游戏导入,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学生听辨能力。使学生在音乐过种都是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实践,也为熟知歌曲旋律做好准备。
|
|
二
新
歌
教
学
二
新
歌
教
学
二
新
歌
教
学
|
识
谱
练
习、
熟
悉
旋
律
|
音乐辨音游戏:旋律接龙。老师唱乐句前面部分,学生接最后一个音。
师:接下来我们的游戏升级了,看看谁能接唱老师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并在黑板上把这个音找出来。(翻开黑板上的四个乐句)
|
老师唱乐句前面部分,学生接最后一个音。并从黑板上找到这个音。
师唱:
12|35
56|53
1.2|33
21|
生接唱:2.
师:谁可以在黑板上找到2.?
生:学生到黑板上找到2. 的卡片,并把卡片放在该乐句后面。
|
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合作,以旋律接龙形式识谱,降低识谱视唱难度,使学生乐于接受演唱旋律。也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
老师用钢琴弹奏歌曲伴奏音乐。
师: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不能跟着伴奏用“lɑ”音把这个旋律来哼唱一遍呢?(提醒学生用手打节奏)(演唱到第二句的时候插入“︰‖”)
师:这个时候遇上了这个记号“︰‖” ,看见它,我们要怎么唱呢?
|
学生在熟悉歌曲旋律后,尝试用手打着节奏跟着琴声用“lɑ”模唱旋律。并复习巩固反复记号这一乐更小知识。
|
层层渐进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掌握歌曲的旋律。
|
||
节
奏
练
习、
熟
悉
歌
词
|
师:现在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听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然后根据老师的打扮,猜猜这首歌曲出自哪个国家?(教师播放歌曲伴奏、戴上牛仔帽、用上吉他、演唱歌曲)
|
学生听老师范唱,理解歌词大意,了解歌曲背景。
|
老师独特的打扮一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学习。
|
|
师:这首歌曲讲述了福斯特从阿拉巴马到路易斯安纳州去探望朋友,那晚下着大雨,他让朋友不要为他担心。在这里出现了美国两个地方的名字(阿拉巴马 、路易斯安纳州),我们来把它读读。(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图片,讲解歌曲。读名字的时候带上节奏)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歌词部分,老师读一句你们跟一句,但是要注意把握节奏。(师边用又响筒敲节奏边按节奏读歌词。)
|
学生学习按节奏朗读歌词,并反复练习(阿拉巴马 、路易斯安纳州)附点节奏及歌曲的弱起节奏部分。
|
由于前面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对歌曲旋律有了一定的记忆,本环节再通过按节奏反复读歌词体验歌曲力度与节奏,解决学生学习节奏时的枯燥感。同时能分散学习难点。轻松解决弱起节奏、切分节奏这一学习难点。
|
||
唱
歌
练
习、
熟
记
歌
词
|
用音乐语言玩问答游戏。
师:老师来考考你们,老师唱着歌曲的旋律来提问,你学着老师的旋律用歌词来回答老师,听明白了吗?我们先来试一句。
师:我们打从什么地方来还带着什么琴?
|
学生模仿旋律边唱边回答歌词内容:我们打从阿拉巴马来还带着五弦琴。(略)
|
在学生熟悉了歌曲的节奏后,以音乐问答游戏的加入增强了学生识谱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准。
|
|
聆听由八只眼演唱的四重唱《噢!苏珊娜》,感受音乐特点。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欣赏男生四重唱演唱的《噢!苏珊娜》,我们来听听他们是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的,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
学生聆听男生四重唱《噢!苏珊娜》,了解美国乡村歌曲淳朴、轻松、愉快的风格特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通过聆听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噢!苏珊娜》,感受美国乡村歌曲淳朴、轻松、愉快的风格特点。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
巩固歌词游戏:不按顺序排列的歌词图片。
师:听完同学们的演唱啊,黑板上的图片开始着急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顺序乱了,谁能来帮助它们按歌词的顺序排列起来?
|
学生按照歌词顺序摆放小图片,再根据图片内容把整首歌曲熟练地唱出来。
|
以图文结合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歌词记忆。增强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
三
拓
展
创
造
三
拓
展
创
造
|
教师播放课件,讲授音乐小知识:五弦琴。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歌词里面他带着什么去探望朋友呢?他带上了五弦琴。五弦琴是美国的一种弹拨乐器、它的名字也叫班卓琴。班卓琴上部的形状像吉他,下部的形状像铃鼓,有四根弦或者五根弦,用手指或拨子弹奏。我们来听听它的音响效果奏。(播放视频)老师这里没有班卓琴,但是有一把吉他,吉他也是美国乡村音乐的一种伴奏乐器,有没有哪个同学可以让他发出优美的声音?
|
学生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势拨动琴弦,聆听吉它的音响效果,并按节奏边唱歌边弹奏吉它。
|
这一环节是本堂课的一个小惊喜,既丰富学生相关文化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
|
|
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双响筒为歌曲伴奏,提高节奏感。
师:你们真是一群快乐的吉他手。相信你们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一定也很出色。在演奏前,老师有个温馨的提示,在伴奏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节奏,而且要突出音乐的强拍与弱拍。
|
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为歌曲伴奏。
|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使歌曲教学由浅入深,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表现音乐。
|
||
邀请小伙伴以开舞会的形式进行活动。
师:美国乡村的人们不仅爱唱歌,他们还喜欢邀请好朋友来到家里开舞会,舞会中他们会邀请自己的朋友跳跳舞,唱唱歌,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他们的舞会吧。
|
学生邀请小伙伴或老师载歌载舞,有的模仿弹吉它动作,有的敲着双响筒伴奏,有的自编舞步边唱边跳,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
|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师生间的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充分的展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
||
师: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今天这节课唱到的和听到的《噢!苏珊娜》都有哪些演唱形式呢?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欣赏歌唱组合野鸭子演唱的女声三重唱《噢!苏珊娜》
|
学生回忆本堂课中出现过的多种演唱形式:男生四重唱、齐唱 、问答唱,对唱等。
接着,学生聆听女声三重唱《噢!苏珊娜》。
|
通过学习多种形式的演唱去感受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
||
四
课
堂
小
结
|
师小结:我们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演唱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欣赏美好的音乐,让音乐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
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结束本课,并唱着歌跳着舞有序地离开教室。
|
小结体现情感的升华,并检测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