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0-11-17 20:05: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我们也有一双灵巧手
- 公告:
我们也有一双灵巧手
活动设计
现在孩子不爱动手做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事,凡事想依赖别人,久而久之,产生惰性,自理能力低的现象。
自立自强对学生生活、学习有重要作用,能让学生懂得自己长大了不依赖别人,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独立性。要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就要了解自己的自立情况,认识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克服自身的惰性和依赖心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辅导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凭自己的双手可以做很多事。
2、让学生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依赖别人,懂得自强自立,自己照顾自己,树立自立自强的心理。
3、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感,以后有决心去面对许多他们不会做的事情和困难。
辅导方式:
1、情境体验;
2、讨论分析;
3、讲述与自述;
4、行为训练。
辅导前准备:
1、准备学生不能行的情景;
2、准备父母不让做家务,自己不会做的录像;
3、准备残疾人自强自立的录像;
4、准备各种活动用具。
辅导时间、地点:
1课时
团体辅导教室
辅导过程:
学生围圈坐,教师同坐圈内。
一、引入。通过折衣比赛让学生明白自己有能力做许多事,但有许多事他们还不会,引发他们思考其原因。
1、我们都有一双手,这双手能干什么?(学生举例)
2、折衣服比赛。
3、评价。为什么有的同学折得又快又好?
为什么有的同学折得不整齐?(因为有人经常或不经常做家务。)
二、调查学生在家做家务情况,分析不经常做或不会做的原因。
1、可我们还有很多事还不会做,请你讲讲经常做、不经常做或目前不会做的事。(出示调查问卷及结果)
2、公布统计调查的结果,结果说明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的事,学生大多数不经常甚至不会做。
3、学生讨论:你们都很聪明,为什么不会做或不经常做这些事呢?
讨论后发言。
三、通过不能自理的情境及无手残疾人自立自强录像,深入认识“我不能自理自立”带来的危害,启发学生觉悟,树立“自立自强”的好榜样。
学生表演:一学生不能自己收拾书包、穿衣、穿鞋、扣扣子,什么都要妈妈帮忙,妈妈一旦不帮他,就闹出许多笑话。比如:文具及课本忘带,衣服扣子扣歪了,鞋子不会系鞋带等等不能自理的情景。
讨论发言:你们愿意像他那样吗?为什么?
[录像]
同样的,有这么一个孩子,他没有手,却能自己照顾自己!他就是云南白族少年——杨霆。他5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了双手。但他不让别人帮,以脚代手,自己照顾自己。吃饭、穿衣、穿针、劈柴、烧饭:写字、画画、刻蜡版、踢球,他都用脚,他被大家称为“无手小贝利”。甚至在珠算比赛中用脚拨算盘,竟得了第三名。他从小学到高中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他的爸爸妈妈很想帮助他,为什么他不要?他用脚做事肯定很难,他为什么会坚持下来呢?他是怎么想的?
讨论发言。
2、看完后,对照自己,你怎么想?
3、据发言小结。
四、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家里有洗衣机、洗碗机,有父母帮,我们没有许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双手,我们要自己创造机会去做。
(看录像讨论发言)
1、自己不会洗碗,怎么办?
2、妈妈说你太小,不让你扫地,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3、假如父母不在家,你的肚子饿,怎么办?
4、小结。大家都很聪明想了很多的办法来照顾自己,说明大家有能力做许多的事。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出示调查问卷:现在你认为你能学会做什么事?
2、分几组学习做事,互相帮助。(如:穿鞋带、系鞋带、钉扣子、折衣服等)
3、你学会了什么?心里高兴吗?为什么?
4、小结。老师也很高兴,不但因为你们学会了不少的事,更重要的是你们明白了要锻炼自己的双手,才能变得更灵巧。灵巧的双手需要长期的磨练才能得来。
作业
下面老师发一张表,记上每天的表现,做得好的就画一面小红旗。下星期举行“灵巧手”比赛,到时看谁的手最灵巧?
补充活动
1、“灵巧手”比赛。
2、搜集有关名人名言,读名人传记,以自勉。
3、通过日记,记录每天的成绩,体会成功感,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