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五年级语文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听课札记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0-03-12 17:00: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这篇文章在几年前一读到,就喜欢上了,把它全文抄在了摘抄本上。后来编写快乐阅读,也把它选入。近三年在省农村教师培训讲识字写字报告也把它推荐给老师们。去年,在人教版的课标教材上看到这篇文章被选用,很开心,那种感觉已经把这篇文章当作于自己有某种特殊联系的东西了。现在六年级的鄂教版教材也把它选入了教材,而这一册书我又是主要编写者之一。似乎更有渊源了。
因此听这一课,我是满怀感情。今天听了两位老师上这一课,有一节课让我沉浸在汉字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中,另一节课却让我没有多少感觉。
两位老师在设计上有些环节甚至有些细节都有相似之处,但是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一位老师的课堂很充实,很饱满,重点和学生一起品读了一、二自然段,另一位教师第二自然段只来得及读其中很少一部分;一位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浓浓的情,孩子们都被汉字的魅力深深打动,另一位教师的课堂学生只是有所感受;一位教师语文课的味道很浓,汉字的魅力在这样浓厚的语文味中自然呈现,一位教师的课就飘了一些。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位老师本来就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她把对汉字的爱都倾注在她的教学中。上课伊始,就范写了四个词语:挺拔如峰、清凉如溪、浩瀚如海、凝华如脂。四个词语写得工整美观,我能感觉到老师书写时一笔一画中饱含的深情。然后老师又饱含深情地揭示课题,“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老师朗读课题时深情的声音传递了她对汉字深深的爱。
另一位教师开课时龙飞凤舞地把课题写在黑板上,一个学生指出来:写错了,我字写错了。老师回头地看了看,发觉没错,只是笔画没有到位,略感尴尬地笑了笑,不置可否。
开课两位老师都是从词语入手。第一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从前面那四个词语入手,让学生动笔书写,自己给自己评价,和汉字亲密接触,然后通过点评学生的朗读“你似乎读出了一幅一幅画”,把这样典型的词语的朗读方法巧妙地揭示给学生,果然再让学生齐读时,学生的朗读明显有了画面感。老师让学生工整地书写汉字,朗读词语,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感受到一个个汉字就是一幅幅画。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坚实的情感铺垫。
另一位老师也是从词语入手,她首先写了“沉坠”一词,然后让学生找找文中其他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学生找到了很多“勾勒、僵硬、驰骋、光辉、简便、徜徉”等。接下来也让学生找了像“挺拔如峰”一样带有比喻意的词语,只是让学生反复读,记在脑海里。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很明确。
 
 
第一位教师和学生一起深情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悟作者对汉字的无比深情。作者笔下的汉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耍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读着这样灵动的文字,孩子已经被吸引了。由此进入课文的阅读。在学生整体感知对课文有了大体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展开教学:“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有一个词反复出现,出现了三次,而这个词最能概括汉字的特点。”学生找到“魅力”一词,由这个词语统领全文的学习。教师这时发挥主导者的作用,让学生首先走进第二自然段品读,思考作者在哪几方面描述了汉字的魅力。学生很快找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讲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一个是讲书法家笔下汉字的变化无穷。教师随口问学生”哪个字提醒你,作者从两个方面写?”引导学生注意转折词“而”,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也是在教其他学生分层的方法。然后先引导学生读“汉字的风韵”这一层。
第二位老师导入课文的学习方法基本和第一位教师一样,但是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你喜欢哪里读哪里”。看似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实际上是误读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个命题。这个命题讲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发挥能动性,努力学习;学生是根,教师要从学生出发。但不等于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学习课文由着兴趣来。对于这段课文来说,学生应该按照作者行文的思路来学习,一步步感受汉字的魅力。教师此时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这个作用的发挥绝不是大家很忌讳的“牵”,而是很有必要的引导。前一位教师的教学实践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第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读书时,两个部分的学习很有特点,“每个汉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先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感受汉字的魅力,然后追根溯源,“为什么中国的汉字能带给我们这么多奇妙的感受呢?联系你对汉字的了解来说说。”汉字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是汉字有如此魅力的源泉。学生们从汉字由象形字演变而来谈到传说中的仓颉造字,教师由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汉字最早“依类象形”说起,继而从最早的甲骨文到汉字经历的演变过程。汉字背后的文化,汉字发展的历史让学生对作者那段充满感情的描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当老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看到什么字词,还联想到什么时”,学生给出了精彩而诗意的答卷:
“燃烧”让我联想到奥运火炬,感受到激动和热情。
“童年”让我感到小时候的快乐,天真无邪。                          
“天空”让我仿佛看到湛蓝的一望无际的天。
“川”看到潺潺的流水。
“驰骋”,看到草原上骏马奔腾。
教师也在把自己感受到的汉字魅力与同学分享:森林,联想到一望无际绿色的海洋;婵娟:联想到美貌的仙女。
“每个汉字都有不同的风韵”,此时,不仅仅是作者有如此的感叹,每个学生都会同样发出这样的赞叹,也都会为汉字的魅力折服,为中华文化折服。
 
 
“书法家笔下的汉字变化无穷”,最好的方法是用事实说话。教师选取了一段介绍中国书法的视屏材料以及学生带来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让学生生动地感知书法家笔下汉字的巨大魅力,形象地理解“或挺拔如峰,或清凉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华如脂”。学生沉醉在书法的魅力中时,教师适时地问学生“你还能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描绘它的魅力呢?”
“或古朴优雅,或博大精深”
“或热情奔放,或婉转娟秀”
“或酣畅淋漓,或入木三分”
“或刚劲有力,或行云流水”
……
这些精彩的感悟足以说明这样的阅读教学是真正的阅读教学,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想连,学生的情与作者的情想通,学生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都在有价值的语文实践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