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作业》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特别的作业》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爱护”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本篇课文通过学生们完 成 老师布置的别开生面的作业:找春天,了解了小丽的“特别的作业”——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通过本篇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原有知识水平较低,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但他们同时又具备了想象力丰富,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总想问个为什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拟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为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知道“爱护”的含义。。
3.情感与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爱护”的含义。
难点:培养学生以团结协作精神为主的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
本篇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们能在课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与大自然做朋友。进而感悟春天的美、语言文字的美、人性的美。
五、学法指导:
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理解本课的主题——爱护花草树木,
2.围绕谁的作业最好这一中心问题展开讨论,明白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道理,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
六、媒体运用: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不脱离文本。
七、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目标定向。
在教学本课时,正值春季,校园中到处桃花开放,柳树发芽,一片春意昂然,因此,在上《特别的作业》一课前,我带领孩子们举行了一次到校园中找春天的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首先感受到春天的美,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我在活动之前对学生提出要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笔记:把自己收集到的春天的信息带到课堂中,在这一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现实世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愿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此同时,本环节的设计为下面教学环节做了铺垫。
(二)、促进想象,感悟语言。
当学生们回到课堂之中,把自己收集到的并进行汇报交流。我在学生说的过程中适当板书;同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在交流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三)、交流体验,探究感受。
当孩子们热火朝天地介绍自己的资料时,我适时地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景色。并告诉学生这些图片的来源:是课文中小丽的同学搜集到的,然后问学生 “谁来帮他们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利用文本汇报读文:此时出示多媒体课件(“有的……有的……有的……”这种句式。)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把同学们收集到的信息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美景,同时也不脱离文本。接下来我又出示实物:桃枝和柳条。并告诉学生这是刚刚老师收集到的春天的信息。孩子们此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引导学生交流:你认为谁找到的春天更好?让同学们再次进行组内交流,并阐述小组的看法。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用充满活力的情感来伴随他们的认识过程,在互动中焕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培育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我没有生硬的提问,也没有说教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相互对比,反复推敲最终发现问题,最终明确“最好的”作业是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保护花草树木为目的特别的作业。
(四)、引伸感悟,环保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恰当地在这样的“对话”场景中,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渗透,让学生从各种束缚中超越出来,在感悟中体会到要爱护花草树木,与大自然做朋友,体会人性的美。在这一环节中,我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就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活动,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学生。
(五)、创设情景,指导行为
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方式也可以把春天带到课堂上来。学生再次汇报时就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照下来,唱出来等等。
(六)、情感升华,总结全文
在教学的最后我与学生共同总结,一同参与,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地理解“最好”的作业这一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当老师出示实物:“柳条和桃枝”时,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结构的局限,有部分学生始 终认为 老师收集到的作业是最好的,根据这一问题,要进行多次的对话交流及讲解,才使全班学生都彻底明白“最好的作业”的真正含义。不过,正因为是反复的讨论交流才得出的结论,所以如果运用得恰到好处的话,此环节有会成为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
相关阅读推荐: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优质课比赛说课稿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