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历史说课稿七年级历史说课稿> 正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

本站微信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围绕本课内容,课程标准规定: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课程标准是国家颁发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的依据,具有法定的指导作用。根据课程标准我从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中国古代史中的地位。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建立了宏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但面对世界形势的剧变,清朝君臣仍固守旧有的对内对外政策,古老的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由单元标题可知,本单元应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明清帝国的繁盛;二是近代前夜的危机。本课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叙述了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说明了清初实行的民族政策—刚柔并济的特点,无疑是本单元用于表现明清帝国的繁盛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本课的知识结构特点。本课分为并列的子目:“平定准格尔部、回部贵族叛乱”、“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祖国统一”是一个相对独立成为一个课题,但其所包含的知识要素及内在联系,与以前所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史实密不可分;本课图文信息比较丰富,文字表述理论性较强;本课与现实生活联系性也较强,直接涉及相关时政热点问题;本课一直是中考范围中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学习优势:
初一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性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是培养历史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同时,初一学生的表现欲、探索欲强烈,乐于展示自己,且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对祖国的边疆问题已有所了解。
学习困难:
初一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虽然本课的内容较接近现在生活、时事热点,学生对本课内容有初步了解,但是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就要求老师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尤其这一课涉及的一些问题,如金瓶掣签、参赞、达赖喇嘛等,学生没有接触过,还是比较难理解的,老师需要更多地说明和铺垫。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清初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
2. 列举清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
3. 认清清初民族政策刚柔并济的特点。
由于教材本身提供了若干文字及图片素材,还配有“清朝疆域图”等,因此,我设置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创设和材料分析的过程,锻炼提炼信息、归纳和分析理解等综合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构建知识体系,掌握从课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提高解读教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体会交流合作、群体共鸣的学习乐趣。
2.通过清初以及之前历代王朝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史实,感受我们祖先开拓边疆地区的艰难历程,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团结和统一。
3.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对台湾、西藏和新疆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问题的认识。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课标要求及教学目标的设置,我将本课重点设置为: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多伦会盟和修建避暑山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习材料解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本课教学的另一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祖国统一”是一个抽象名词,加之教材对其意义介绍粗略,初一学生难以理解。且清朝统一以及对少数民族问题的处理与当今时政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将难点设置为:理解祖国统一对一个国家的意义。
同时由于初一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储备不足,学生能否按方位将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是本课教学的另一难点。
五、 教学学法
针对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的作用。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运用了图片欣赏法、问题探究法 、分析归纳法、史料研读法,谈话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立足于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以情境体验历史、以探究认识规律、以交流升华情感,让学生眼在看,口在说,心在想,脑在动,从而实现完美的教学理念!
在学法方面,我主要采用史料分析、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使难点由教师引导、由史料支撑、由学生分析突破。既降低了分析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又发挥了历史学科“史料教学”的特色,让学生在史料分析的过程中,学会“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六、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学生和教师双主体作用,因此,我采用以教师指导,促进为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授本课。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和课上两部分完成。
(一)课前准备过程(主要为课上部分做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相互认同和接纳;探究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
1、提前一周下发活动预案,由教师根据本课内容合理安排学生预习内容。
2、学生根据教师布置,回顾历代与西藏、新疆和蒙古的关系.
在课前准备基础上,我将本课课上内容依次设为三个大环节,主题分别是:(1)、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2)、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 (3)、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4)、清朝的疆域
(二)课上部分
1、歌曲导入,创设情境。(4”)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带领学生齐声歌唱。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创设一种团结向上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为之后的各民族音乐欣赏打下基础。
问题设计:(1)这个“家”的基本格局是在清朝开始基本形成的?(2)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那些民族?(3)如何界定清朝的疆域?
之后过渡提问:清政府为了巩固多民族的国家的统一,作出何种努力。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带领学生学习“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这一子目时,首先用一首藏文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16”)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西藏风俗特点的联想,之后由学生回顾历史上与西藏地区的关系,做到前后知识点串联。借助音乐又可以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解决好历史知识由远及近与学生认知特点由近及远之间的矛盾。
这一环节涉及到本课的重点知识“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同时又涉及到众多少数民族封号和风俗等难点问题,因此, 以我的讲述为主,通过和班级管理的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结合多媒体技术来突破,运用直观、生动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短时高效的掌握重点。
为了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还将引导学生回答今天党和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政策,结合图片了解“十一世班禅的产生”、“青藏铁路的开通”等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 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史为鉴,才能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体现历史学科的生命力。
3、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播放维吾尔族歌曲《新疆好》(10”)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与新疆有关的知识储备,从而引出“历史上如何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问题,学生讨论后回答。之后通过设计探究题“清政府为何能平叛成功?”过渡到“清统治者是采取什么方式密切与新疆关系”的讲解。
4、土尔扈特重返祖国。(6”)该子目虽不是本课重点,但土尔扈特的爱国行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因此,结合影片展示东归过程和由学生介绍事先收集的和土尔扈特相关的知识内容,介绍这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5、巩固与小结。(4”)有人在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时说过:让我听,我就会忘记;让我看,我就会记住;让我做,我就会理解。“清朝的疆域”相关内容在新课导入时已了解,此时可通过填图加以巩固,因而侧重于对“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问题的讨论,并结合第18课相关内容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使用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对本课有了相对具体,宏观的印象;同时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课后探究与作业
根据西藏、蒙古、新疆的风俗人情,历史文化写一篇导游词。
 

相关阅读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微课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7年级下册说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说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说课比赛稿 伟大的开端说课稿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说课稿 探险者的梦想说课

北师大版历史7年级上册说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说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说课 昔日的辉煌说课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 二力平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近代工业的兴起说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优质课比赛说课稿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