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有方 教之有效
【背景】
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理念,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态度。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在每个单元中都安排了一课综合探究活动,这是本套教材的亮点之处,也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表现,由于很多的综合探究活动课,生活性很强,而现在的学生生活经验尚缺丰富,对很多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相当的困难,所以综合探究活动课往往成了一节难上的课。
如何上好综合探究课,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的一个重要前提,下面以我上的《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为例,谈谈自己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一些想法。
【案例】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自己说说看到过哪些不同种类的地图,学生把前几课学过的地图讲了个遍:《明阳小区平面图》《王村平面图》《北京市地图》,又把即将学的探究一里的《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杭州市城区图》《鸡冠山等高线地形图》《西双版纳旅游图》《土地利用图》也讲了。不过没关系,只要学生能认识到地图是多种多样的就行。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地图种类繁多,不同的地图承载了不同的信息,那么,我们如何去选择合适的地图呢?” 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
接着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图1-11-A和图1-12-B,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并思考课本14页的问题。学生在仔细观察和分析比较后发现:两幅地图中都有台湾、两幅地图的图幅大小一样;但详略程度、表示范围和比例尺不同,进一步探究会发现其根本的不同是比例尺大小的不同。由此得出结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我趁热打铁,利用图册P7的四幅图设置了两个情境,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比例尺的地图。
在课堂的重头戏“巧用地图”部分,我让四大组各选一个情境,各大组再分成三小组,就相同的情境进行合作探究。情境一要求学生帮张京设计一下,从北京到杭州有多少种走法,沿线经过了哪些城市?然后比较一下哪一种走法最合适? 情境二要求学生利用图册P8《杭州西湖游览图》设计二日游路线,然后请小组代表到前台来展示小组设计的旅游线路(可用实物投影仪来帮助说明),让学生一起来评论,哪个方案最好?理由是什么?情境三要求学生想一想“如果我想去爬山,应该了解这座山的哪些情况?如果从登山角度出发,怎样走既近又安全?为什么?” 情境四要求学生观察图1-16A和图1-16B,思考:1999年的非农业用地和农业用地与1962年的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等。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我穿插于各小组,引导学生倾听与思考。最后,学生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分析】
一、依标施教,把握探究的逻辑起点
教师在让学生探究时,一定要先了解课标要求,领会编者的意图,明确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的用意,否则探究就会失去了方向,变成盲目的摸索,最终使综合探究活动变得无目的。譬如“选择合适的地图”这部分内容,有两幅台湾地图,编者的用意是不是要我们去探究台湾?显然不是,教学要求很明确:“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由此表明,出示这两幅地图的目的是要学生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最终知道怎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比例尺的地图。
另外这是一节探究课,教师需要明确到底探究什么?从哪里开始探究?根据课标和教学要求可以归纳成两大问题:如何选择地图和怎样使用地图。那么探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地图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只有在“地图是多种多样的” 这一前提下,才会遇到怎样在多种多样的地图中选择合适的地图,继而才会有如何使用好这些地图的问题。所以,我这样设计导入:让学生自己说说看到过哪些不同种类的地图?地图种类繁多,我们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图?从而把握了探究的逻辑起点,让合作探究有个正确的起始。
二、巧设问题,针对性地开展探究活动
“巧用地图”中的情境一,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交通地图,怎样选择合适的线路。问题怎样设计才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类似 “从北京到杭州最短的路线应该怎样走?”的问题,激发不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因为“最短的”也就意味着只有一种方法,问题不开放,答案也唯一,不属于“探究”。因此我这样提问“请同学们帮张京设计一下,从北京到杭州有多少种走法,沿线经过了哪些城市?” “比较一下哪一种走法最合适?” 这样设计的问题开放、答案不唯一,才能促使学生认真阅读地图、仔细观察、精心设计并提出多种多样的方案,使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想到的路线会有很多:如乘京广线到株洲,然后乘浙赣线到杭州;乘京九线到南昌,再乘浙赣线到杭州;乘京沪线到上海,再乘沪杭线到杭州。可见,如何设计一个好的问题,对于能否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情境二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让他们学会使用导游图。讨论时学生只不过在寻找附近的景点,回答也不过是一些景点的罗列,这样并没有达到,让学生在图上活动起来的意图。于是我抛出问题:“请你来评一评,到底哪个方案更好,为什么?” 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为学生搭建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平台,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正确引导,实施成功探究的要领
在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的舞台留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是旁观者或聆听者。教师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者”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很多情况下,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更是他们学习的“伙伴”,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更加有序、顺利开展。如果教师不加以积极引导,容易造成“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在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1、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合作探究活动中一般分小组进行,我校的班级人数一般五十多人,分四大组后,每大组再分三小组。在小组中,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合作学习取得一定的成效,必须培养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以及合作交往的能力。而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正是我们《历史与社会》学科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分工明确化有利于学生的合作。由于七年级学生在这些方面活动不多,怎样分工合作还比较模糊,所以老师应加以正确引导。如在推选角色时,组长应选择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记录员应选择学习态度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笔头快的学生担任。对外发言人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所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等。
2、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的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这对于刚刚开始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尤为重要。由于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 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甚至有时还有难为情的表现,这时教师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可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3、引导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由于七年级学生表现欲强,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 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也影响课题教学气氛,容易造成“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使学生明白: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习惯。
我想,我们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材中设综合探究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合作探究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要学生更积极、更主动、更熟练地进行探究,这就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给学生探究的机会,逐渐使学生改变学习的方法,提高探究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合作探究学习所秉持的各种理念,并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策略,才能有效地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
吴效锋 主编 沈阳出版社
2、《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资料选编》
相关阅读推荐:
› 初中历史评课稿
› 初中历史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