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5-01-08 19:4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颠倒歌
- 公告:
幼儿教学活动案例与反思模板
基本信息
活动名称 音乐《颠倒歌》 活动班级 大班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平时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开始出现逆向思维。当然,不仅仅出现在思维上,就连平时的言谈举止也如此。总喜欢做一些与同伴相反的事情,或者说一些与众不同的话,也许他们觉得这样比较特别,比较引人注意。针对他们的这些举动,结合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对游戏的喜爱,我挑选了贴合幼儿现象的这一题材进行构思,设计了下面这一篇教案。
活动目标
1. 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2. 感受歌词中滑稽的意蕴。
3. 初步理解“颠倒”一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幼儿能够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与歌词有关的动物图片,四幅情景图,歌曲视频,自制小动物徽章若干,PPT,电子琴。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1) 教师出示图片,创设“森林大会”的情景,并请幼儿配合进行音阶练习。
2) 教师:森林里正举办一场森林大会,有好多动物都来参加。看一看,谁来了。
教师用唱的形式提问,幼儿模仿相应小动物的声音或动作。
2. 集体活动
1)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召开森林大会?”
2) 由教师提问,幼儿进行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对幼儿的答案不作限制和评价。
3. 课堂活动
1) 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这次大会的召开是因为森林里发生了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首歌就知道了。
教师播放《颠倒歌》,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中的滑稽和搞笑,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2) 学唱歌曲
① 教师出示四幅与歌曲相关的情景图,请幼儿再次欣赏《颠倒歌》,并根据歌曲中的歌词对情景图进行排序
② 教师依次进行讲解情景图内容,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并排出它们的出场顺序,幼儿初步理解“颠倒”的含义。
③ 教师播放PPT,教幼儿读歌词并记忆歌词内容。
④ 教师用排好顺序的动物图片做歌词提示并进行范唱。
⑤ 教师边弹琴边教幼儿学唱歌曲。分句歌词教唱。
具体形式可以为集体唱,小组唱,男生唱,女生唱或者领唱。学唱过程中表现好的幼儿可以得到自制动物徽章一枚做为奖励。
4. 游戏活动《打救小动物》
教师:当 “森林大会”即将结束时,猎人来了!于是,一场《打救小动物》的活动开始了!
游戏规则:幼儿佩戴好动物徽章,扮演各种小动物,一名老师扮演猎人。教师带领“小动物们”边拍手(或做动作)边念歌词,当“猎人”捉住“小动物”时,只要“小动物”唱出一句与自己相关的歌词即可自救,唱不出的也可请其他伙伴来帮忙。游戏依次进行,若幼儿已经熟悉歌词了可以引导幼儿边唱歌边拍手进行游戏。
5. 教师评价并总结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可爱而滑稽的歌曲《颠倒歌》。这种“与原来的顺序调换了位置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颠倒”。小朋友们这节课的表现都很不错,请记得将这首好听的《颠倒歌》跟你的家人一起来分享哦!有空的话还可以发挥你们的创意,跟爸爸妈妈一起来尝试改编歌词!
6. 延伸活动
幼儿可与家长一同改编歌词内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蕴。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幼儿感受歌词中滑稽的意蕴;初步理解“颠倒”一词。重点是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教幼儿学唱歌曲。难点是幼儿能够在活动中记忆歌词。
活动一开始,教师便利用图片解说渲染了“森林大会”的情境,并且用“教师问幼儿答”的发声练习形式,让幼儿了解动物特征的同时又感受了动物参加森林大会的心情。接着,教师提问“为什么召开森林大会”来引发幼儿思考,扩张思维,各抒己见,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尽可能给予肯定,但不作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也给了幼儿自由表达意见的机会。当幼儿议论纷纷的时候,教师开始揭晓答案“原来是因为森林里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由此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也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
由于歌曲的搞笑以及配合动画的场景,幼儿看得是绘声绘色的,有的幼儿已经开始有学唱的愿望了,小嘴巴开始跟着小声地哼唱。在幼儿意犹未尽的情况下,教师配合情景图的出示,让幼儿有目的地进行第二次欣赏歌曲。这一次,幼儿在熟悉旋律的同时,还得排列出歌曲中的情景图的先后顺序,带着任务幼儿观看得更加仔细了。二次看完歌曲视频后,大部分幼儿已经有了答案,全体幼儿很快排列出了前两幅情景图的顺序。而后面两幅图有一点点意见不统一,这时候老师发话了“请坐得最好最安静的小朋友来排序”,幼儿立即停止了争论,因为老师说请下面的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一下陈炫廷小朋友排得对不对。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开始小声哼唱歌词。第三遍播放歌时,答案已揭晓,孩子都排对了。教师对全体幼儿进行表扬也夸讲了陈炫廷小朋友,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所以学唱部分显得热情高涨。
老师在讲解四幅情景图时,时间稍长了一点,因为这其中又进行了集体提问与个别提问。在讲到第二幅情景图时,当老师问到“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叶享果的回答让老师始料未及,他说到“一棵大树分成了两半,一半给蚂蚁扛,一半给大象扛”,这真是一个观察细微的孩子,他看到了别人没有注意的地方。老师并没有马上否定他的答案,而是先表扬了他的观察力,然后再引导他从蚂蚁和大象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这样既不会偏题也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很快便小结出了歌词的内容。依此类推,后面的两幅图也进行得比较顺序。
虽然学唱歌词的过程会有点枯燥,但是老师不忘用动物徽章来奖励幼儿,礼物的新鲜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后面的游戏环节做好铺垫。由于教师结合了歌曲的节奏感,所以幼儿朗读起来也容易上口,节奏感也随之产生。在熟悉歌词的基本上进行学唱就更加轻松了,为了让孩子唱准歌词,老师利用边弹边唱带领幼儿分句学唱,这样幼儿比较容易接受。
游戏环节是孩子们最期盼也是最爱玩的,所以气氛也比较热闹。孩子们非常喜欢自制的动物徽章,在老师情境解说后,孩子显得特别紧张,因为要跟“猎人”一起玩游戏了,心情兴奋又紧张,但还是会安静地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也许是因为前面熟悉旋律与学唱部分孩子们掌握得比较好,所以在进行第三次游戏时,孩子们已经能够边唱歌曲边进行游戏了。当“猎人”抓到“小动物”又自救不了的情况下,孩子们发挥了同伴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努力打救同伴,这种互相帮助的品质也拉近了幼儿间的距离,这一刻他们每个人在各自的心目中都是最要好的朋友。游戏结束时,孩子们仍显得意犹未尽。能够一边玩游戏一边记忆歌曲中的歌曲,一举两得,对于枯燥学习来说这属于是一种自主学习的快乐吧。
从这节课中我体会到了孩子的想象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如何去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去扩展思维,这也是以后教学活动中继续努力的方向。在教学活动中并不是设计了游戏就可以进行得顺利,而是要牢牢地抓住孩子们的兴趣,将游戏细化到他们的喜好上,那才是一个成功的游戏。音乐教学中结合游戏,比枯燥无味的学习歌曲,我想应该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吧。对于教学活动中每个环节时间的分配合理化,还得通过以后的实践教学中慢慢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