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08-11-22 17:03: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2.6 实验结论
(投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来理解?
生答:1.必须是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的规律:
2.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2.7 实验思考
师问:为什么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你能用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吗?播放模拟“水的分解”的课件。
生答: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中的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分子。
投影: 微观 宏观
原子种类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原子个数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 物质种类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物质的体积可能改变
[点评:引导学生从微观粒子的运动来看宏观物质的变化,从本质上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8 知识的拓展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铜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增加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高锰酸钾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A+B=C+D,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则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___
3.若A2+3B2=2C,则C的化学式为( )
A.AB2 B.AB3 C.A2B D.A2B3
4.某纯净物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5.若12g的碳跟32g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_____g二氧化碳。
若6g的碳在18g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___g,剩余____:____g,为什么?
6.24.5g KClO3与MnO2混合共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9.9g,问生成氧气____g,同时生成KCl的质量为___g。
[点评: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形式,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并进一步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9 互动连心驿站
1.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个表情来回报这节课的话,你会选择以下的哪一种呢?
2.在这堂化学课上,你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能作出客观的评价吗?
A.掌握得很好 B.大部分掌握
C.基本掌握 D.没有掌握
3.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最让你欣赏的是哪些方面?
A.教师的语言表达 B.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C.新课的导入设计 D.对知识点的讲解思路
E.除以上之外,如果你认为还有,你能大胆告诉老师吗?
[点评:在课堂上构建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因此我在本课教学评价中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互动连心驿站),意在让学生认识和接受新的评价理念,让师生走向一种和谐平等美好的教学境界。]
2.10 课外延伸
寻找生活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例子,把信息反馈至媒体交流平台:
jstqcmy@163.com
2.11 结束语
师说: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段话(多媒体播放这段录音):
课堂——
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主战场;
是演绎我们心理生活的园地;
请你在这里把知识的战车加满油!
3.教后反思
本课基本上能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本课的开放程度较大,大多数内容都是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只是做一些引导和铺垫,所以不可预见性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讨论的内容多,交流的机会也多,作为老师必须控制好有序的动态的课堂教学局面,何时讨论何时交流,怎样做到一张一弛有条不紊,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运用灵活的教学技艺,把握好教学的时机。
(2)由于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在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如何及时指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与其他同学共同合作,共同提高,恰当控制好教学的进度,这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