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化学初中化学

蜡烛火焰熄灭的原因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08-11-22 17:03: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张庆云1、代林芝2    (1涪陵师范学院2成都市龙泉实验学校)

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化学》和以前各种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中都列有一个典型的“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用于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而且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在大烧杯内,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的火焰后熄灭,如图1所示。

    有的中学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新设计了一个倒置的烧杯实验,结果发现蜡烛火焰从上至下依次熄灭。从而得出结论:在倒置的烧杯中,由于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热的,其密度减小,使二氧化碳气流上升,并且从上至下逐渐充满烧杯,致使蜡烛火焰从上至下依次熄灭。

    这个实验及其结论流传很广,在学生中考练习题和一些书籍中都有反映,而且还出现了结论相同的对高考试题研究的文章。毫无疑问,该实验的现象是客观事实,然而结论却值得商榷。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我们对该实验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验测定。

    一、理论证明二氧化碳不能单独占据上部空间

如果COZ能单独占据上部空间,则二氧化碳的密度必须小于空气的密度:

ρco2空气         1

    亦即,1.977g/xL < 1.293g/L

                        (其中x是气体膨胀系数)

    (2)式,得x>1.53

显然,只有使CO2体积增大1.53倍时,才能使其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而处于体系的上部空间。

根据气体等压定律得,1.53 V/T1=V/T2  (3)

    其中,VCO2原来的体积;兀为COZ原来的绝对温度;1.53VCO2胀后的体积;T,CO2膨胀后的绝对温度;令蜡烛点燃前烧杯内为室温25,则T2 298 K;(3)式得:T,=456 K;即膨胀后CO2温度为183。也就是说,当下层空气温度为25时,上层的温度需要高于183,即:上下温差为158,二氧化碳才有可能浮在上层。而实际这么大的温差并不存在(当高蜡烛火焰熄灭,低蜡烛火焰没熄灭时,我们实际测得下层气温为2325时,上层气温为5660,上下温差只有35左右)。因此认为二氧化碳浮在上层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二、两个实验中熄灭蜡烛火焰气体成分不同

    教材上的实验是将二氧化碳倒人烧杯中,两支蜡烛的火焰由低到高依次熄灭,每支蜡烛都是立刻熄灭,这是由于突然断氧造成的。即蜡烛火焰的熄灭是由单一的CO2一种气体造成的。而在新设计的实验中,两支蜡烛的火焰由高到低依次熄灭,但是在熄灭的过程中,火焰都有一个由大变小,逐渐熄灭的过程,说明这是一个逐渐断氧的过程。由此看来,两个实验中熄灭蜡烛火焰的气体成分是不同的。进而说明,在新设计的实验中,蜡烛火焰的熄灭不是由单一的CO2一种气体造成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