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音乐小学音乐教案

湘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打麦号子》、《丰收锣鼓》教案

发布者微信

    

课题 《打麦号子》、《丰收锣鼓》 课型 欣赏
教学
目标 1、欣赏《打麦号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和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2、能用一领众和的形式,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3、通过乐曲欣赏和民族打击乐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
4、通过乐曲欣赏来表现农村丰收的场景,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重点
难点 1、采用一领众和演唱形式、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2、感受农村丰收的景象。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民族打击乐器
课时 一课时

预学

情境导入 一、游戏导入,体验号子。
1.拔河比赛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热热身,玩一个拔河的游戏,怎么样啊?哪些同学愿意上来比试比试的?!其余同学做啦啦队,跟着老师一起为他们加油!
× × × × ︳ × × × × ︳
师:一 二 三 呀 生: 加 油加 油
使 把 劲 呀 加 油加 油
往 后 拉 呀 加 油加 油
快 胜 利 啦 加 油加 油
2.让学生讨论加油声所起的作用。
师:我们为获胜的队伍鼓鼓掌。另一队的参赛队员也很了不起,因为你们一直在努力,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咱们拉拉队的同学表现也很出色,正是你们的呐喊声给参赛队员带来了――力量,鼓舞了士气。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同学们还听到过其他类似的呐喊或者是口号声吗?
(其实只要同学们留意一下,在生活中,也能经常听到呐喊声的。比如,在农忙时节,农民们会一边干活一边喊什么呀——号子。再比如说,人们在盖房子,挑很重的楼板时,就会有一个人在前面领着其他人跟着后面“和”。)
 




务 1、 听一听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什么声音呢?
2、 听完了歌曲,你们觉得打麦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3、 再请同学们看一看,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4、 幻灯片里的场景一般在哪用的最多?
5、 民间乐器有哪些符合喜庆的场面?
 





究 1、 听一听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什么声音呢?
2、 听完了歌曲,你们觉得打麦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3、 再请同学们看一看,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4、 幻灯片里的场景一般在哪用的最多?
5、 民间乐器有哪些符合喜庆的场面?
 




拨 二、音乐欣赏,了解号子。
1、师:好的,听一听余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什么声音呢?(课件)(播放《打夯号子》片断)
同学们,这段声音听起来非常……?(有力)
那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课件)瞧!这就是建筑工人们在工地上打夯,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手里都拽了一根绳子,用力的举起,然后放下。(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
因为打夯很消耗体力,所以人们需要用呐喊声来为自己——(加油鼓劲,凝聚力量,消除疲劳)这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喊号子”。 民歌中的号子就是来源于生活当中的。
那什么是号子呢?号子是民歌的一种,它产生于体力劳动的过程中,伴随劳动,并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多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课件)(齐读)
又如多媒体出示《军民大生产》画面(农事号子)
号子的种类很多:有搬运号子、农事号子等等。(课件)那打夯号子是属于……(工程号子)
下面我们就加上打夯的动作也来和一和这段铿锵有力的号子。(课件)
三、新歌教授,学唱号子。
师:同学们,朴素的人民,正是在一声声高亢的号子声中播种着理想和希望。下面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来自江苏靖江的一首劳动号子,那就是《打麦号子》。同学们见过打麦吗?哦!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农民们都用上了收割机。在陈老师很小的时候到是看到过打麦的。来看画面,(课件)那个时候,由于机械不发达,人们都是围在麦囤边用力地摔打麦穗使麦粒脱落的,后来呢,聪明的人们发明了一种叫连枷的农事工具,(课件)挥起的连枷能在空中自由翻转,用它来打麦就省力多了。好,咱们也来学学打麦。(师生做)
1、下面欣赏靖江歌曲《打麦号子》
2、师:听完了歌曲,你们觉得打麦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3、师:再请同学们看一看,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生答)歌曲简单的分为两部分,节奏部分和旋律部分。
4、学习节奏部分内容
师:那咱们就一起来喊喊节奏部分的号子,我来领,同学们和。
师:这部分的节奏同学们掌握得真好!丰收的农民心情是喜悦的,那我们如何用声音来表现他们的喜悦之情呢?音调要怎样?(高亢、激昂)好,用上扬的语调喊一喊“哼哪哼哪”。
喜悦之余还要有力度,加上打麦动作喊一喊。
两个“哼哪”力度一样吗?(前面的强,后面的稍弱)那我们就加上打麦动作再从头来一次。(师生唱)
好,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带着大家喊喊呢?(生领)。
5、学唱旋律部分
(1)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好,一起来学习旋律部分内容。在这部分中节奏变化得比较多,有附点、有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师点一下)
那我们就先来按节奏读一读词。(师带生)
区分前十六与后十六,前十六分节奏感觉动作更迅速。这个交和接,你们认为哪个动作应该快一点呢?(试读几次)
师:咱们再来读一读词,这次老师领,同学们和。(师生读)
细心的同学们可能已经发现了,旋律部分有两个小节拍号发生了变化,在哪里呀?是的。变成了3/4拍,应该是这样念“-”,为什么要换呢?如果是2/4拍感觉是怎样的呢?听余老师读一读。(师读)感觉怎样呢?节奏的拉长让我们感觉到干活的人有些累了,需要喘口气再接着干,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辛劳之后表露出的喜悦神情,一起读一读“海棠花儿哟哟”。
(2)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将歌谱唱一唱。(2遍)
(3)请同学们将歌谱连起来唱一唱。
(4)下面,请大家加上歌词唱一唱。(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这儿为什么要加下滑线呢?听老师唱不加的旋律,再听加过的。哪一种更好?(更加口语化了)
(5)分唱(师领生和)
师:好,我们再来唱一唱,老师领,同学们和。
(6)师:同学们进步真快。让我们加上节奏部分完整的把歌曲唱一唱。(师领生和)完整的唱。
(7)女生领,男生边做打麦动作边和。
师:老师知道男生歌声最有劲、女生干活最勤劳,那接下来,请男生领唱、女生起立加上打麦动作和一和。
(8)师:同学们,第二段歌词会不会唱啦?那我们将两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第一段同学们领、第二段老师领)
(9)请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来为大家领唱。众生面对面做动作。
6、《丰收锣鼓》(民乐合奏曲)
(放第二部分音乐)
②开始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继而转入由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
(放第三部分音乐)
③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采用散板的旋律,展现出优美如画的田园景色,云锣的柔和音色和琶音旋律,犹如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
(放第四段音乐)
④这是全曲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奏出气势磅礴的音响。在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打击乐又运用锣鼓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构成第三段的锣鼓。乐曲在快速、强的全奏中结束。(放庆丰收锣鼓场面录像)
7、听听想想:
⑴ 乐曲中以锣鼓为主担任演奏的地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气氛?(热烈欢腾的情绪和气氛)
⑵ 在悠扬的笛声后,你有没有听到云锣奏出的柔美声音?这一部分音乐给你什么感觉?(仿佛是水库水面上波光闪闪)
8、讨论。
⑴ 通过欣赏这首乐曲,你感受到了什么?(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⑵ 那他们为什么高兴呢?(这是一个丰收年,体会到劳动成果的乐趣)
⑶ 农民是怎样劳动的?(面朝黄土背朝天)
⑷ 那粮食长成需要哪些过程?(播种,浇水,施肥,除虫......)
 






1、 听听方言版的《打麦号子》
2、 表演。
3、 男同学头戴白毛巾,女同学拿扇子,有的扭秧歌,有的割稻,有的开拖拉机,有的敲锣,有的打鼓......(表演前先讲各种乐器的打法,秧歌的扭法等)



展 四、拓展。
听《众人划桨开大船》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江淮地区的风光美不美啊?是的,太漂亮了!江苏一直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呢!我们为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家园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呢我们还会继续关注其他的民族音乐,让我们一起用善于发现的耳朵去真正感受和体验这种民间艺术的魅力。今天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又复习了民族打击乐器,即巩固了打击乐器的表演功能,又感受到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有一首诗叫《锄禾》你们还记得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你们能做到吗?



计 课题



思 今天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感受了中国锣鼓经的音乐特色,锣鼓响脚底痒,体会到劳动者锣鼓喧天庆祝丰收的喜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金色秋天你收获到了劳动的硕果吗?要付出辛勤的劳作才能获得成功,同学们在课程结束后也要好好的反思和总结,或者下节课时,同学可以用“收获”为主题创编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展示一下。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通过自制乐器展示,老师也看到同学们的创造力!在丰富的节奏型的引领下,学生用自制乐器为原创小作品配器,既加深了对民族打击乐器的认识,又能在音乐实践中掌握丰富节奏型,活跃了课堂气氛!《打麦号子》是一首农事号子,相对来说,农业号子所伴随的劳动强度不那么大,因此,农事号子的节奏感往往不那么沉重,它旋律优美,歌词内容丰富多样,即一人领,众人和的方式,领唱者往往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性变化,旋律上扬,或比较高亢嘹亮,有互换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很多孩子都热衷于唱领唱,对于领唱感觉好的孩子,其他学生会期望他再次领唱,这样“和”起来的劲头就更足。
参考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