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简单的“植树问
题”的一般规律。
2、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自主探究出植树问题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来上课之前就听说我们四(6)班同学聪明、勤奋、学习一级棒,我相信你们的表现一定能给在场的每一个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1、数数你的手指间的间隔数。
师:张开手指,看看有多少个间隔?
2、看画展图片。
师:看,这是画展的一角,两个夹子中间夹了一张画,有
几个夹子,几张画?
3、观看“人民大会堂”图片。
师:这是什么地方啊?果然见多识广,那请你看看前厅正
面有几根柱子?几个间隔?
师:我怎么能对聪明的同学们提如此简单的问题呢?我要
加大问题的难度,否则就不能让同学们表现你们的水平高了。不过啊,在这些常见的现象里,包含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这就是我们要今天要研究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探究规律。
1、引导画图:
⑴ 师:沿着小路的一边植树,要把小路平均分成4段,如
果两端要栽(板书),那需栽树多少棵?
⑵ 师:你能画线段图来表示吗?
教师巡视指出“他和老师画的一样”。(课件演示线段图绘
制过程。)(强调一个间隔点上植一棵树)(间隔数)
教师再提问:“把小路全长平均分成了几段?栽了几棵
树?”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学生独立探究
师:请你把这条小路平均分成你想要的段数,画画看你要
栽几棵树?
学生自己画图,教师巡视指导5段、6段、7段、8段(各
一名),学生汇报平均分成了几段,栽了几棵树?(课件演示)
1、小组内交流汇报并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指名3—4人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棵数比段数多1。”(并问:谁会反过来讲)。
三、应用规律。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师:四(1)班同学在植树活动中遇到了麻烦,这不,来请我们四(6)班同学帮忙解决来了。(课件出示例1后学生读题)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师:树把100米长平均分成了若干段,每段长多少米?平均分成多少段?这道题做完了吗?那问题是求什么啊?
(3)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汇报。教师讲评。(强调20是段数。)
师:四(3)班同学学习果然一级棒,四(1)班同学不但要感谢你们,更应该向你们学习!所以老师决定再给你们一道难题。
2、公交公司遇到的问题。
⑴ 棵件出示题目。
⑵ 同桌商量。
师:这道题与例1有什么联系?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指出:“设立一个站点就相当于栽了一棵树。”(间隔点上设站)
⑶ 学生尝试解答,后指名汇报。
3、做一做。
师:园林工人也知道四(6)班的同学今天要学植树问题,所以特意准备了一道题给大家解答。别让工人叔叔失望哦。
⑴ 出示题目。
⑵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师:栽36棵树,把公路全长平均分成了多少段?每段长多少米?怎么求全长呢?
⑶ 学生尝试解答后指名汇报。
师:相信工人叔叔也会佩服你们的聪明
4、拓展
题目:531路公交车路线长14千米,每隔2千米设一个站,问这条路来回共设几个站?
学生动脑思考
四、练习:
教科书94页第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