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数学一年级数学

《桌子有多长》教学案例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5-01-01 15:0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桌子有多长
  •   公告:

    

《桌子有多长》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要向孩子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建构。数学教学应是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获得数学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令孩子们数学课堂的丰富体验中自主建构、主动发展。
大多数一年级学生只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线,但尺子上的刻度是用来做什么的,知道的学生并不多。可以说,学生对测量没有什么知识基础,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测量单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并通过学生自主的测量活动,逐渐建立厘米的概念。
二、【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看,我们班的课桌摆得真整齐。桌子天天陪着我们学习,小朋友了解桌子吗?知道桌子哪些特点?
2、师:桌子的面有多长 ?你知道吗?(板书揭题)
(设计意图:从小朋友身边的事物谈起,引出问题,培养一年级学生从身边寻找数学知识的意识,感悟数学与生活密切关联,增加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估一估:桌子有多长?
2、量一量
师:可以用什么来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共同量一量。(巡视收集学生测量的信息,注意不同方法测量得到的不同数据)
3、说一说。学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及结果,师有选择地板书:4枝铅笔长、3把尺子长、5拃长……
4、议一议。同样的桌子为什么测出的桌子长度的说法都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5、归纳: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比长短的经验及相关的知识,班上一部分学生学习知识超前,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用元知进行操作测量时,很自然地引出由不同测量工具得到的多种数据,引起学生的质疑、辩论,在认知矛盾中充分体验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激起学习新知的兴趣。)
(三)体验1厘米,感悟1厘米的意义
1、看一看:认识刻度线、数字、cm等
2、找一找: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并数一数尺子上有多少个1cm。.
3、画一画:用尺子在练习纸上画出1厘米的一条线段。
4、比一比:用手在尺子上比划出1cm的长度,轻轻移开尺子。
5、记一记:闭上眼睛记住1厘米的长度。
6、说一说:从身边找出长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
(设计意图:1厘米的长度是抽象的,而孩子们的思维是以直观和形象为主的。怎样解决这个矛盾?让孩子们体验、体验、再体验,感悟、感悟、再感悟,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中真真切切的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1厘米在心中一步步深深扎下了根。)
(四)感悟几厘米的长度
(1)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
 (2)猜一猜,5~6.9~10、0~2.0~6之间分别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和认识出发,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诱发学生的跳跃思维,加快1厘米的认识过程。)
(3)游戏:我是一把小小尺
1、师报1cm,学生比划出相应的长度。再用尺子比一比。
2、师再报1厘米 ,学生再次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接着让1厘米长长个,报出2厘米,3厘米…….学生随机比划出2厘米、3厘米的长度……最后用尺子比比看。
3、估计自己的铅笔有多长。……
(设计意图:课标中强调:在测量的学习中,应该始终重视估测的重要性。但是估测能力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这个估量活动从第一次的估计1厘米对照修正。到第二次再出1厘米,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修正后的一次更接近准确值的再现,同时是几厘米的生长基础。加上后面一次比一次有挑战性的估量。孩子们的估计能力就这样建立起来了,才会在后面的估一估、量一量中有章可循,顺理成章。)
(五)学习刻度尺正确测量
1、评一评:出示练一练第三题,学生独立观察、判断:哪只小熊的测量方法正确?
2、说一说:怎样的测量才是正确的?为什么?
3、量一量:
看蚂蚁搬豆图。先从脑中拿出“1厘米”估一估,再用尺子测量验证。
先估计有多长,再量一量。

估 计
测 量
数 学 书
( ) cm
( ) cm
铅 笔
( ) cm
( ) cm
你 的 食 指
( ) cm
( ) cm
量出课桌的长度,得出用卷尺测量较方便。
(设计意图:如果直观地告诉测量方法,虽然快捷实用,但学生得到的除知识之外,学习过程、探索过程被抹去了,思维训练受到扼制。设计“观察--比较--辨析--发现--实践”的学习过程,培养小朋友的看图理解能力,促其思维的深层发展。测量桌子的长解决课始问题,并从中感悟测量较长物体用卷尺较方便。)
(六)课堂小结
1、师:这节课你解决了什么问题?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2 、师:完成作业(桌子的宽、讲台的长、宽、高等),先是小组里的同学大家估计,再分工测量并记录。
(设计意图:引导小结本课的知识,做作业,不仅加深知识的理解,而且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通过作业对知识进行拓展,为下一节课的100厘米的感悟做铺垫。)
三、【分析与反思】
1、强化操作,重感悟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像。所以,我觉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因此,根据本节课知识特点,教师创设了大量的形式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让学生到动手用自己的方法“量一量”课桌长,在尺子上“找一找” 1㎝,并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记住1㎝米的方法,都让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中建立1㎝、几㎝的表象和长度观念,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强调实践,重探索
新课程倡导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数学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先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出发提出问题,创设充分的活动去探索去解决问题,再通过生活经验上升为自己探寻得来的体验,建构新知反过来应用到数学中。当学生已建立起1㎝的表象并掌握测量方法后,让学生判断铅笔长几厘米,又让学生先估计后测量数学课本等的长,并判断4只小熊量的对错,最后又回到课前的问题情境,量课桌的长、宽、高,都恰到好处地让学生既解决了问题又使学生经历了应用所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再次体验到数学的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鼓励猜想,促建构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来伟大的发现。”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加快大脑中表象形成的速度,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促进知识的建构。教学1厘米时,让学生知道尺子0—1的长度是1厘米,从而猜猜1—2有多长?2—3有多长?几到几的长度是1厘米?在此基础上“猜”的层次提升到0—2有多长?0—3呢?4—6呢?通过学生一系列的自主猜想,诱发了跳跃思维,加快了建构1厘米、几厘米的表象。
4、弘扬个性,重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以“操作中感悟、讨论中理解、估测中修正、应用中发展”为主线,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动中悟,在悟中强化体验、张扬个性。在组织学生自选工具测量课桌有多长时,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创造”了许多方法,如:有的用尺量,有的用书量,有的用铅笔量,有的用手量……不同的测量方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体验进一步深化。
四、【不足与困惑】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在本课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合作有序、分工明确,但部分学生合作能力较差,如:一人操作,一人旁观等。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要加强。
2、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但如何把操作、语言表达与思维的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操作的实效性?
3、怎样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以后深入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