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数学一年级数学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 分类

发布者微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知分类。
1、谈话引入,发现问题。
师:“蔡佳奇,老师想借你的中方1号本用一下,你能找本给我吗?”奇怪,怎么找那么久?拿书包过来看看。哇,大家一起看看!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蔡佳奇为什么那么久都找不到本子了吧!
2、探讨原因,解决问题。
①谁能帮忙整理一下?以便我们找得更快。
②跟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
③揭题。
师:像刚才这位同学那样,把书和书放一起,中方格本和中格本放一起、汉语拼音本跟汉语拼音本放一起,也就是把同一类的东西放一起就叫“分类”。通过分类,蔡佳奇的书包里的东西一下子整洁美观了,找起东西来多方便呀!
3、整理房间,感知分类。
①课件出示小明的房间,里面的东西乱七八糟。
师:这就是小明的房间,感觉怎样?(太乱了)。看来,小明平时太贪玩了!我们一起来教他整理一下房间好吗?我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整理吧。
②在课件中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动画整理。
【设计意图:课前经过调查,发现我班的某些学生在书包的整理上还是欠缺经验和方法。由乱糟糟的书包生活情境入手,既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又能解决了孩子生活中存在的生活问题。通过整理蔡佳奇的书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 】
二、 活动操作,体验分类。
1、四人小组分一分。(学具盒里放着红、黄色圆片各5个,白色、蓝三角形各个、蓝、绿色长方形各5个,圆柱10个。)
师:通过大家的热心帮助,小明的房间漂亮了许多。现在,老师也有件事情要请大家帮忙,老师发给小组长的那个盒子,里面的东西乱七八糟,想请你们帮忙分分类,你们愿意吗?
2、学生汇报分类情况。
①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分的?引导说出:我们是这样分的,我把( )放在一起,把( )放在一起。
②有没有不同的分法?
【设计意图:1、动手分一分环节。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通过亲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分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2、小组汇报环节。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维互补,都能感知什么是分类,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三、 联系生活,感受分类。
1、欣赏生活中的分类图片。
课件出示:鞋店图、皮包图、厕所图、垃圾箱等图片
知道它们分别是按照颜色、大小、性别等标准分,提醒小朋友以后扔垃圾要注意分类。强调说明: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用完之后还可以生产再用的,我们要放进可回收垃圾箱里;吃剩的饭菜、果皮就要放进不回收垃圾箱里。
2、说说生活中的分类情况。
【设计意图:在此渗透我们的热门话题垃圾分类,从小培养孩子的公德心。通过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让学生体会分类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 寓教娱乐,应用分类。
1、事先在每位学生的笔盒里放置一张图片。
2、按照黑板的水果类、蔬菜类、图形类、文具类这四类提示进行判断。
3、全体参与,把卡片“对号入座”。
【设计意图:经过紧张的学习,让孩子进行分卡片游戏,寄知识予娱乐,符合学生的生长特点,让学生身心都能得到放松。通过该环节,全体学生参与了板书,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增强信心。】
五、 分层练习,巩固发展。
1、课件中的练习。
2、完成练习六的第1~3小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练习,加深对分类的理解和体验,同时渗透集合思想。】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而且还知道了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有按颜色、形状、大小等分类。


反思:本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整理书包、整理房间、分一分、说一说生活中的分类等活动,层层深入,各环节动静相结合的安排特点,符号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整节课下来比较流畅,在最后的“对号入座”游戏达到了高潮,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在4人小组分学具环节,由于当时只考虑到教学时间问题,只想着让学生如何快速收起学具,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却没让学生摆好学具收拾,忽略了生活的学习延续这一特点,这是今后还要多加注意的。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