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3-08-13 16:28: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好嘴杨巴
- 公告:
《好嘴杨巴》课堂实录
一、开端(天津快板音乐伴奏,5分钟。)(PPT1显示课题)
师: 同学们好,初次见面,表演个小节目作为礼物送给大家。一段不用快板的天津快板。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打下节拍,好不好?好,我们可以欢迎在场的老师们一起来。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咱们景宁给我的好印象。去年暑假里,自驾游得欢,盘山上大漈,云中有桃源。时思寺有趣,存宋元古风貌。千年柳杉王,居全国之最。又到那大均漂,有山又有水。水战打得欢呀,哎呀呀呀呀呀!上周当伴娘,再次到畲乡。客人到畲村,山笑水也笑。今天到民中,认识了你们,表演很紧张,却也乐开怀。小伙长得帅,姑娘生得美。一方水土养育了,地灵又人杰。今天带大家,看一张好嘴巴,只说了一句话,众人把他夸。用句天津话,这是为嘛呢?若想探究竟,咱直奔主题。再不奔主题,我就忘词了!
生:(掌声)
师:谢谢大家,掌声鼓励!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俗世奇人,跟着冯骥才去看一看好嘴杨巴的故事。
二、概述事件,质疑问难,品语识人(27分钟)
师:快速浏览课文,完成幻灯片上的三个问题。
(PPT2显示:快速浏览课文:1.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2.划出不太理解的词语和句子。3.划出感兴趣的、希望在课堂上细细品味的句子。)
生:(看书3分钟)
师: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
生:一个围绕杨巴而化解危机的故事。
师: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有吗?
生:“发迹”是什意思?
师:指……发迹
师:还有没有别的词语?都没了的话,说明课文是好理解的,那么到第三个问题,划出感兴趣的、希望在课堂上细细品味的句子,这个肯定要有了,你喜欢哪一句呢?那么请这一排的同学来说。
生:杨巴的脑筋飞快地一转两转三转,主意来了!只见他脑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响,一边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
师:你喜欢这段,你喜欢杨巴的什么?这一段我们可不可以概括一下?
生:中堂大人不喜欢吃压碎的芝麻粒……
师:中堂大人不喜欢吃,然后他说了一番话,是不是?先请坐,那么我们先把它记下来,等会再一起来讨论你们喜欢的这些章节和段落。(板书内容:杨巴脑子快)好,后面一个女同学。
生:“压碎了,里面的香味才能出来。芝麻必得炒得焦黄不糊,不黄不香,太糊便苦;压碎的芝麻粒还得粗细正好,太粗费嚼,太细也就没嚼头了。这手活儿别人明知道也学不来。”看出杨七的手艺高超。
师:很好,不仅找出来了,还帮老师概括了出来。(板书:杨七的手艺好)后面一位男同学。
生:“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
师:你喜欢这一段,用了四个成语指杨巴这张好嘴,是不是?(板书:杨巴的好嘴)好,请坐。
生:“当官的一个比一个糊涂,这就透出杨巴的明白。他眨眨眼,立时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没喝过茶汤,不知道洒在浮头的碎芝麻是嘛东西,一准当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脏土,要不哪会有这大的火气?可这样,难题就来了——”可以看出杨巴的脑子转得很快。
师:哦,杨巴的脑子转的很快,这段也跟第一位同学的一样,是不是?好,
生:“这一来,叫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茶汤不爱吃,反倒奖巨银,为嘛?傻啦?杨巴趴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叩头谢恩,心里头却一清二楚全明白。”
师:好的,写了杨巴获赏的这一段是不是?你找的很好,所以不用害怕,可以大声响亮点,好吗?(板书:杨巴获赏)最后那位男同学。
生:第十五自然段:自此,杨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杨家茶汤”也被人们改称做“杨巴茶汤”了。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
师:很好,这段是杨巴成名后的一些情况,是不是?请坐。(板书:杨巴成名)我们班的同学喜欢这些段落,想赏析一下。老师想请问一下第一个男同学,来。你找的是杨巴说的这句话,老师想请问你,你为什么会找到这句话。
(显示PPT3: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生:他的这番话不会让大人很生气。
师:所以你觉得这番话很关键,是不是?那么老师问一下其他同学,这一番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众生:中堂大人生气的情况下。
师:请大家找一找,中堂生气发怒是在哪一段提到了?
众生:第八自然段。
师:(板书:中堂发怒)那么中堂发怒的程度如何呢?PPT4显示:李中堂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手指尖将碰碗边,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碎瓷乱飞,茶汤泼了一地,还冒着热气儿。在场众官员吓懵了,杨七和杨巴慌忙跪下,谁也不知中堂大人为嘛犯怒?
从哪些词当中可以看出中堂很生气?
众生:“眉头忽地一皱”,“忽地”;“面上顿起阴云”,“顿起”;“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猛然”。
师:还有“碎瓷乱飞”也看出中堂大人生气发怒。甩手的力度大,说明他很生气。这些都是对中堂大人的什么描写?
众生:神态,动作。
师:对于他本人的一种直接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我们看出他很生气。那么还有没有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众生:在场的官员吓懵了。
师:这个字的读音我们要明确下,第三声,吓懵(měng)了。从众官员的反应,还有谁的反应?
众生:杨七和杨巴
师:杨七和杨巴怎么样?
众生:杨七和杨巴慌忙跪下
师:跪下,而且是慌忙跪下。所以对于他们的描写,是什么描写?
众生:动作和神态。
师:动作和神态的,然后侧面来反应中堂大人十分的生气。那我们怎样读能读出中堂大人那种极度愤怒的情绪呢?先大家自由朗读,试一下。读出那种很生气的状态。
众生:(自由朗读)
师:好谁愿意来试一试。读一下,让我们听听是不是真的很生气。我们请这位男同学好吗?
男生:(读课文)
师:好,其他同学来点评一下。读得怎么样?好,请你来点评下。
生:语气不够,太平缓了。
师:那这里面怎么读就能够读出你认为的不平缓呢?比方说哪些词我们可以读重一点?
生:啪、顿起、猛然、忽地。
师:现在请旁边这位同学,你也来点评下。
生:手指尖将碰碗边。
师:好的,那么大家都认为,像“忽地”、“顿起”、“猛然”、“啪”这些词都要重读。并且除了重读外这些词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表现中堂大人生气的词。
师:所以在语速上,我们有没有?
生:要缓慢些,读得重一些。
师:其他同学呢?
众生:快一点。
师:你用你的缓慢来读一下。
生:(读课文)
师:她这个读了是快了还是慢了?
众生:快了
师:所以你好像否定了自己的说法,应该是要读得快一点。我把这些词都给它标出来。(PPT5显示:(原文变化了字体))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读得快呢?
众生:不是。
师:有些地方是要读得慢的,是不是?老师来试一下,大家听一下,我哪些地方读得慢,哪些地方读得快?还有停顿。(师示范朗读)
哪些地方是要读得快一点的,有没有发现?
众生:红色的地方。
师:然后哪些地方是慢一点的呢?
众生:蓝色和黑色的地方。
师:还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停顿的?
众生:在冒着热气后面。
师:老师特意分了一下段落,在“冒着热气”后面,你认为老师为什么要停顿?可以猜猜看。其实我们刚才已经讨论过,前面都是对李中堂动作和神态的直接描写,后面其实相当于转换了一个镜头,把镜头从中堂的身上,转移到众官员和杨七杨巴的身上。所以大家可以一起来试一下。
众生:齐读
师: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听得出来,中堂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你猜猜看后果会严重到什么样的地步呢?
生:杀头。
师:谁被杀头?
众生:杨七杨巴。
师:还有吗?
众生:众官员被贬职。
师:老师不相信,怎么可能一碗茶汤,后果会这么严重?为什么后果会这么严重?
众生:因为他官职高。
师:从哪看出中堂官职高?去文中找找看。
生:第六自然段,“那次,李鸿章来天津,地方的府县道台费尽心思,究竟拿嘛样的吃喝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得高兴?”
师:这里他们为了招待他,连一碗小吃都怎么样?
众生:费尽心思。
师:很好,大家找找看,第六段,他们为了决断到底吃哪个小吃,花了多少时间?
众生:三天。
师:花了三天时间考虑一个小吃,看来是很受重视,体现出中堂的官位很大。还有没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有吗?
生:第六自然段说“京城豪门,山珍海味不新鲜”。
师:说明中堂是来自京城,是很有来头的一个人。
生:第七自然段“今儿,两人自打到这世上来,头次里外全新,青裤青褂,白巾白袜,一双手拿碱面洗得赛脱层皮那样干净。”说明他们是经过慎重的打扮的,这个官员地位非常高。
师:从“两人自打到这世上来,头次里外全新”看出来,很好,请坐。这段话中,除了他们的着装打扮精心特意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可以看出中堂的来头很大?
生:“知府大人忙叫杨七杨八献上茶汤”中“忙叫”可以体现出,李中堂的官位很大。
师:“忙叫”说明这些官员很殷勤的,是不是?
生:还有“他俩双双将茶汤捧到李中堂面前的桌上,然后一并退后五步,垂手而立,说是听候吩咐,实是请好请赏”中从“捧到”“ 一并退后五步,垂手而立”可以看出中堂大人的官位很大,和他们对李中堂的敬畏。
师:说的很好,我觉得应该给一点掌声了!
众生:(掌声)
师:两人献茶汤的动作,想想看他们捧茶汤应该是怎么捧?请你来试一下。我们面对大家,你面前的都是中堂大人。
生:(表演献茶汤)(学生表演1分钟)
众生:(掌声)
师:从众官员,以及杨七和杨巴的表现上,我们就看出中堂的来头很大,得罪他的确是不得了。就在这众人吓懵,这千钧一发之际,杨巴好嘴一张,说了这么一句话。(PPT6显示: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果然收到了不可思议的效果,不过在他说了这句话之前,他飞快的一转两转三转,肯定脑海里也出现了不少被他否定的念头。
师:那么现在老师摇身一变,来当一下杨巴。我们在座的同学都是中堂大人,先来补补看被他否定了的话,你们根据我的话,给出相应的反应。(PPT7显示:中堂大人息怒!大人有所不知,浮在上面的不是脏东西,而是碎芝麻,望中堂大人明察!)
生:拉回衙门解释……这不是脏东西,是碎芝麻,这不是说我孤陋寡闻吗?……
师:说错了,那大人且慢,我们时光倒流,我重新说一遍。(PPT七显示:中堂大人息怒!小人的茶汤是咱天津的名吃,不知大人为何如此生气?望中堂大人明示!)先请这位女中堂。
生:我吃了这么多山珍海味,走遍了大江南北,你竟然说我不认识这小小的茶汤,你给我去衙门解释去。
师:听一听这位中堂。
生:你竟然在茶汤上洒上这样的脏东西,你帮我当什么了?
师:你们会把我怎么样?
众生:杀了,重打。
师:那我还是赶紧闪人了,请出真正的杨巴。(PPT8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那你们告诉我他的这段话哪里比我好了,我不服气。
生:既为中堂大人保留了面子,又告诉了中堂大人这不是脏东西,而是压碎的芝麻。
师:哪里给中堂大人面子了?
生: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
师:你觉得中间的这句话又告诉他实情,又给足了面子。哪里告诉了他实情?
生:压碎的芝麻粒
师:这句是好像比我说的要好一点哦。好的请坐。谁再来说?一个人说,我肯定是不信的。
生:先让中堂大人在场上挂足了面子,然后又巧妙地化解了中堂大人对芝麻看成是脏东西的误会。既不让他在人面前出丑,也可以让自己给中堂大人留下好印象。
师:说的不错,我发现这位姑娘也有一张好嘴。还有吗?请你!
生:这句话先暗示了那个是压碎的芝麻粒,从头到尾都把错误揽在自己的身上。没有一点否定中堂大人,让中堂大人很有面子。
师:那老师问问你,你哪句话把事情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生: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师:小人的过错,饶了我,一定痛改前非,好像都是“我”的错。那老师再问问你,最后一句哪些词非写不可,而且写得很好?
生:饶了,一定痛改前非
师:那么你们觉得第一句要不要?为什么要?
生:先要平息中堂大人的火气。
师:息怒是最重要的事情得先说。我们把这些标出来,来比一比。息怒是最重要,要先说。“不知道”好在哪里?我们说有句话叫:不知者无罪。“不知道”三个字实际上已经让杨巴立于不败之地。谁才知道中堂大人的口味?
众生:他自己和他身边的亲近之人
师:中堂相当于什么样的官职?丞相,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杨巴又是什么样的人物?生:平民百姓。
师:平民百姓不知道一个丞相的口味,这是很正常的。所以因为不知道不爱吃而因此获罪,倒显得中堂大人小气。这句话中有一句话暗示:告诉他不是脏东西是芝麻粒。那么这句“大人和小人”,其实给对方戴了一顶高帽,有点拍马屁的意思,我们从文章的后面可以发现,中堂大人其实也欣然接受。最后下定决定说,只是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我一定痛改。如果你们饶过我这次,就体现出中堂大人你的气度,宽宏大量。哇,这句话,我刚才觉得跟我差不多,现在却发现:看似平常却面面俱到。这句话写得不错,那我们要怎么读,才能让中堂大人听清楚,听明白?同学们先齐读。(PPT9:ppt8变换了关键字字体颜色)
众生:(齐读)(40秒)
师:读得很好,给自己一点掌声。
师:可以让他明白的词都讲出来了,那我们来小结一下,杨巴的嘴到底好在哪里,他的这番话说得怎样?
生:面面俱到
师:我们用一个字怎么概括?
生:好。
师:“好”,更具体点,有没有别的词?
生:巧妙。
师:“巧妙”,那我们用其中一个字,“巧”和“妙”都可以,那么就是“巧说”。(板书:巧)并且除了巧说,他的话说的时间怎么样?
生:很短。
师:“短”,他为什么不能慢慢说?
生:(沉默)
师:如果大人说出这是脏东西,还能不能开脱了?
生:不能。
师:所以话还要说得怎么样?
生:快:
师:对,“快”。(板书:快)并且还有一点,谁都没有说,都吓懵了,只有杨巴勇气可佳,所以还有一点什么呢?
生:勇。
师:“勇”,或者换一个字,“勇说”好像不太通顺,倒是可以把它改成“敢说”(板书:敢)那么,我们从“巧说、快说、敢说”这几个词我们可以看出杨巴是个怎样的人?
生:机智
生:聪明
三、深入探究,由人及世。(9分钟)
师:对,机智、聪明、勇敢,对,所以我们可以品语识人。(板书:品语识人)通过他的话我们了解了杨巴某些方面的特点,那么欲知后事如何呢,我们且看最后一段。(PPT10显示最后一段:自此,杨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杨家茶汤”也被人们改称做“杨巴茶汤”了。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请同学们看看最后一段,然后告诉我你看了最后一段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生:(看最后一段)
师:有什么样的感想呢,我请这位同学来说。(抽一位同学发言)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觉得,我觉得杨巴应该内疚。
师:哦,你觉得杨巴应该内疚。为什么?
生:因为,那个,虽然,茶汤是杨七做的。
师:恩,你觉得应该有杨七的一份功劳,恩,好的,谢谢你回答。那么,这位同学呢?
生:生意场上,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话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所以说,那个杨七也应该有一张好嘴。
师:哦,你觉得“三分活,七分说”。所以说杨七应该也少了一张好嘴,是不是?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刚才我们有同学说,他想品析一下杨七手艺好的那几个段落。是哪几个段落?
生:三……
师:我们先来了却一段公案,这个杨七的手艺到底好不好?
生:好!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生:他有两手绝活。
师:哦,他有两手绝活,第一手是什么?
生:一手是打芝麻。(生零星回答)
师:对,就是打芝麻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第二手呢?
生:炒芝麻。
师:对,炒芝麻的方式,还有压碎芝麻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是他的绝活。所以首先明确杨七的手艺应该是好的。不过刚才好像两位同学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我们听一下这不同的观点。
(师请一生发言)
生:我觉得杨巴他有一张好嘴。杨七也应该有一张好嘴。
师:你觉得杨七除了手艺好也应该有一张好嘴。好的。
(请另一学生发言)
生:我觉得这里面也应该有杨七一份,因为如果手艺差,做起来的东西不好吃也没用。
师:哦,如果仅凭一好口才,你做出来的东西不好吃也没什么生意。
师:后面这位男同学。(请另一同学发言)
生:我觉得杨巴他很不讲义气,自己成名了,就把杨七冷落了,因为杨巴成名首先的前提是杨七茶汤做得好。如果茶汤做得不好吃的话,他也不能成名。
师:恩,有道理啊。好,请坐!旁边那位男生。
生:杨巴应该内疚,没有杨七做的茶汤,杨巴不可能出名。
师:恩,好的,请坐,好像都很有道理,那么我们加上最后一段 ,通观全文,老师问问看,这样的杨巴你喜欢吗?
生:(齐说)不喜欢!
师:都不喜欢,我先问一下不喜欢的同学,来,为什么不喜欢?(抽一同学回答)你来。
生:因为他那个(没说出来)
师:你觉得他怎样?
生:(沉默)
师:好像有点不讲——义气。对,还有呢?别的同学呢?你觉得杨巴他怎么样?
生:有点自私。
师:自私,因为他的自私,不讲义气所以你不喜欢他。好的,那么有没有同学喜欢的?请你!
生:我觉得,我喜欢杨巴的原因是杨巴的嘴很妙,大家不喜欢的原因是因为最后一段 ,然后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主要是李宗堂没有喝茶汤,虽然说是杨七做的茶汤才会成名的,可是现在的人都是看到的是在台上,大家看不到幕后的东西,把杨家茶汤改成杨巴茶汤是人的心理,还有杨巴其实也帮了杨七一个忙,因为他的巧嘴不仅把李宗堂的那件事情化开了,还保住了两个人的性命。
师:哦,你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吗?
生:有。
师:有,好像有的确值得我们喜欢的理由。那么,老师要问大家,杨巴有这张好嘴,是他自己本身就有的吗?
生:不是。
师:是怎么练就出来的?
生:靠卖茶汤。
生:练出来的。
师:哦,靠人情练达。
生:当时社会。
师:哦,当时社会,我们大家来听一下,请你说。
生:从第十段看出来,“倘若说这是芝麻,不是脏东西,不等于骂中堂大人孤陋寡闻,没有见识吗?倘若不加解释,不又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说不说,都是要挨一顿臭凑,然后砸碗子。而眼下顶要紧的,是不能叫李宗堂开口说那是脏东西。”我觉得当时社会可能很那个,作为一个生意人也不容易,要生存下去。
师:我看要给她掌声了。(掌声)杨巴的嘴情有可原,因为在那个社会当中,如果没有这张好嘴,不仅是生活艰辛而且性命难保。所以,像杨巴这样的人在天津卫那样的地方,其实有很多,这也是当时的众生相。也是作者冯骥才先生创作本文的原因。他说:“笔录奇人妙事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
四、拓展延伸,知人论世,析事悟理(3分半钟)
(PPT11显示)笔录奇人妙事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俗世奇人》序语))《俗世奇人》共有19篇作品,都是以清末民初天津卫生活为背景的,每篇记述一个奇人趣事,各自独立。内容虽互不相关,但“读起来正好是天津本土的‘性格’,集体性格。(PPT11显示《俗世奇人》共有19篇作品,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记述一个奇人趣事,各自独立。内容虽互不相关,但“读起来正好是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那么,冯骥才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他非常关注民间文化,所以他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作本文,对于杨巴我们有喜欢有厌弃,但也许你如果能真正理解,还觉得有容纳,甚至有同情,在杨巴的身上,我们其实不仅看到了杨巴他本人还看到了他背后的整个世道。所以我们说可以知人论世。(板书:知人论世)
师:那么,俗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大千世界钟的艺人,作为俗世当中的一人,我们从杨巴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师: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我们应该有好的思维,好的口才。要从各个方向去思考。
师:对,请坐。首先我们明确好口才好思维是需要的,但是我们对于杨巴,需要用一种历史的眼光去看,环境不同、时代不同我们评判的价值就会不同,就像我们现在,需要好口才,但是是不是需要他那般的殷勤然后扭曲自己的人格啊?
生:不需要。
师:不需要,对,不需要。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很多的人生的道理。(板书:析事悟理)以前我在其他班上过这个课,还有同学告诉我他得到的启示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找准自己的定位就即可。也有人告诉我,好口才用对地方,也是有极大的作用的。所以这一课,简简单单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还很多很多,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留给大家课后继续再去思考。
五、尾声(1分半钟)
师:在人生道路上,如何面对尘世,面对现实,是永远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和思考的问题。最后还是以一曲天津快板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大家可以跟老师一起来念一念。我先念:
(PPT12显示 :手艺人说起来好心酸,旧社会讲究士农工商。居末流受人歧视欺压,遇权贵忍辱低头请罚。耍嘴皮人谓世故圆滑,哪知我生存本是艰难。看问题还要历史眼光,好口才也是能力非常。演一段传奇好戏收场,愿同学提笔再续新章。)
师:在考卷的背面,你可以写一写你身边的奇人异事,作为我这堂课今天的作业。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