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3-08-13 16:2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好嘴杨巴
- 公告:
《好嘴杨巴》教学思考
一、 话语、话语背景以及话语指向性
“话语”即指文本中人物所说的话。话语背景就是指文本中人物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话语指向性就是说话人说出来的话其目的、主旨是什么。
我们要有“阅读超越”意识,要有“拒绝认同”意识,特别是作为教学的文本解读,更不应对文本盲从盲信。要能够发现文本缺陷,或某种裂隙,从缺陷的背后去解读文本中深层的东西。
《好嘴杨巴》一文,如果仅仅从“好”这一面看杨巴,显得有些简单,兴味将减少一半。
关注作者不经意的笔误或者也许是作者有意为之的话语断裂处,并由此来研读作品,会有更独到的体会。
二、《好嘴杨巴》解读
1.读出“好嘴杨巴”之“好”
“好嘴杨巴” 之“好”首先在于脑瓜快。“嘴好”实际上是思维好。古人云:“言授于意,意授于思。”“好嘴杨巴”的“好”在于他抢话快,占得先机,取得主动。当李鸿章将汤碗“打落在地”,人们惊慌失措时,杨巴显现了他独有的机敏——“他眨眨眼,立时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没喝过茶汤,不知道撒在浮头的碎芝麻是嘛东西,一准当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脏土”,明白了内理。
“好嘴杨巴”之“好”还在于“巧”,会说,说得中听。当然,这一“好”也在于思维,这一思维特点是周全、妥贴。说出来的话,一语保三方。怎么一个“一语保三方”呢?那就是杨巴“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这句话,保全了李鸿章的面子,保全了天津地方官员,保全了自己。而且说的是“不爱吃”,这是一个口味问题,而不是见识问题。李鸿章这个不悦还是“不知道”造成的,所以,杨七杨巴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李鸿章明白了怎么一回事,还有人替自己掩饰,所以自然没了火气。这样,杨七杨巴也涉险过了关。天津地方官员也脱了干系,虚惊一场。杨巴片语释尴尬,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二、读出“好嘴杨巴”之“不好”
诚然,杨巴是聪明的,是机灵的。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他的聪明也折射出一种市侩气,特别是一种奴性。所以,这个人物形象缺少对自我人格的尊重。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还得回到文本的对话场景中去。
杨巴一共说三句话。第一句话“中堂大人息怒”是引子,引出杨巴的解释话语。第二句话的前半句——“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这是全篇的妙句,它给了李鸿章一个暗示,茶汤上面的漂浮物不是脏东西,是碎芝麻。但第二句的后半句——“若恼了大人”——就不妥当了,他在给自己派不是。本来就是中堂大人的误会,然而却怪罪自己。特别是第三句话——“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这句话中一副讨饶的嘴脸表现得十分彻底,过于贬低自己,给自己头上扣屎盆子。其实这话听起来很不实在,很不自然。杨巴这种强烈的自贬话语脱离了话语背景,话语指向性发生偏离。本来,在向李鸿章明确暗示了茶汤表面漂浮物不是脏东西而碎芝麻粒之后,还应当根据说话背景——李鸿章不晓得茶汤的特点——继续加强关于这种小吃配料特征的介绍,以及他们为接待这位中堂大人十分精心地做了准备,以消除对茶汤的疑虑,表白他们做事的认真和仔细。然而自责、讨饶、磕响头,这一切却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奴性。
读《好嘴杨巴》应该两面看杨巴,不能一俊遮百丑,对他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读出杨巴应该怎样把话说得“更好”
我们要在前边分析“好嘴杨巴”之“好”及“好嘴杨巴”之“不好”的基础上,把课文作为一种应变机智的教材对待之。尤其是借此例锻炼学生应变的能力,还有在特定情境中大胆地作合理想象重新创造故事的能力。这两者在“杨巴应该怎样把话说得更好”问题上可以得到统一。
所谓把话说得更好,就是要汲取杨巴奴性的一面。既要给李鸿章一个好的台阶下,使其避免尴尬,同时还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这样的情景,在现时生活中我们未必遇不上。我认为这样说可能会更好一些——“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中堂大人的口味,既然您老人家不爱吃碎芝麻茶汤,容小人重给大人沏碗不加芝麻粒的,要不然换成桂花茶汤、玫瑰茶汤,小人没见过大阵势,办事不周,其实小店为大人备了好几样茶汤。”
上面关于杨巴话语的修改,首先从“口味”出发,然后又有“桂花茶汤”“玫瑰茶汤”的介绍,显然这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从而渲染了茶汤配料的多样性。这对于茶汤浮头的黄渣子不是脏土,具有明显的暗示作用。这种说话的方式叫“话语视角”,即让人物说行话,办行事。杨巴这样说话,不但给李鸿章一个委婉的解释,同时也符合一个茶汤店主为接待这位贵客做了各种准备,表现出他们的用心与殷勤,加强了去疑的解释作用。“既然”一词承接李鸿章打掉茶汤碗而来,顺势为李鸿章解困,说话的口气从容不迫,有礼有节,比原文本中捣蒜般磕头的杨巴显得既有智慧,又有尊严,很是得体。
四、读出李鸿章话语亦“不好”
文本中李鸿章欣赏一个具有奴性的聪明的杨巴,对其人物性格的揭示格调也显得低了一些。文中说:“不知者当无罪!虽然我不喜欢吃碎芝麻(他也顺坡下了),但你的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嘉奖!来人呀,赏银一百两!”
李鸿章这几句话有什么不恰当呢?
第一句话——“不知者当无罪”,其中“罪”字使用不当。既然李鸿章已经心领神会杨巴的巧妙暗示,怎么在接下来的对话中以“罪”字接茬呢?应该这样说话——“不知者不当怪。”“不当怪”,显得更大度,“罪”字言重了。
文本“语语症候”最典型之处是第二句话——“你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嘉奖!”李鸿章没有吃茶汤,怎知茶汤之味道如何呢?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样不得体的话显示出堂堂李大人为了掩过饰非不惜放下身段替一个茶汤训主做“广告”“拍马屁”,对自己的失态没有担当的勇气,这与其身份是不和谐的。而在这种不和谐中人们看到了一种官场文化。因此,后边赏银子的行为也就跟着错了,赏得有点虚,没有来由。所以,杨巴成名后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这无疑也有嘲讽的意味。
李鸿章的话应该怎样说呢?
李鸿章的对话背景是自己打碎了茶汤碗造成接待场景的紧张,特别是在杨巴解释之后,更需给下属一个交待。他听得出杨巴在给自己台阶下,天津地方官也听得出,不能把天津地方官当傻瓜。这时李中堂应不露痕迹地给一个正面回应,把气氛缓和下来。因此,他应该这样说——“罢了!你的碎芝麻汤虽说不讨爱,但你这嘴巴倒也讨巧。赏银百两,压压惊吧!”
“罢了”一句,就是“算了吧”的意思,这才符合一位中堂大人在当时情景的答话,既大度,又威严。茶汤不讨爱,嘴巴倒乖。这个评论既合他对茶汤看法之实情,又合杨巴好嘴之实情。这种直截了当的对话,很合上对下的口气。“压压惊吧!”这是“赏银百两”的正当理由,既坦荡而又不露痕迹地承认了自己刚才发怒是误解了下情,又表现出对下人的一种体恤。“吧”字的口吻,有点安慰的意思。这比“名满津门”的溢美话更像这位中堂大人失态之后的所说所为。这样做,也同时得到那些地方官和杨七杨巴的赞叹和感激,尽管李鸿章没有公开说“我不对”,当然就更不至于留下杨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的话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