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八年级语文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3-01-05 21:12: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寻芳探幽 诗苑掬萃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古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颗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熏陶了代代华夏儿女。一句诗往往就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画卷,让人不禁沉醉其中。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使学生从诗歌中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通过诗中美好的事物和形象,美好的理想去感染学生,塑造学生。下面我就初中古诗词教学内容的确定谈一些自己的浅见。
一、启发想象,感知形象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形象的艺术。它用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教育人的。古诗写的事物、景物或人物,就是形象美。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在作者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还有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的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此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那千丝万缕、参差披拂的柳树的形象,那给柳树裁剪绿色春装的春之天使(春风)的形象,显得很柔美。作者似乎懂得形象美的重要,把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通过“似剪刀”的比喻,使之形象化了。可见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就失去美的基础,就没有美的存在。古诗教学,总是从直觉的形象切入的。从形象性切入,就要充分注意到由色彩、线条所构成的形象画面。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 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情景。“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小池”用一“爱”字,不仅表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而且赋予生命,化无情为有情。泉眼似乎在怜惜涓涓细流的柔弱,树阴仿佛在爱惜阳光下池水的恬静柔和,这相怜相爱,又与蜻蜓、小荷的相依相偎,互相映衬,使自然界显得非常和谐,给学生和谐美的感觉和享受。
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体裁的文章都含有感情,但往往不是直接抒情的,而是“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或“以景传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授古诗时要尽量用文字塑造的形象,所表现的意境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二、吟诵涵咏,品味音乐美
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朱光潜先生一直把诗歌的音乐性或形式感称为诗歌之灵魂。
许多长于诗词教学的语文界前辈都曾指出吟诵涵咏的重要,在吟诵涵咏之际才可以深深品味诗歌的意蕴和情趣,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曾国藩在家书中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五之文,非交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读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它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情境。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他们吟诵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而进入“美读”的境界,除了需要适当地介绍一些诗歌朗诵的知识,在朗读的技巧上作一些简单的指导外,更需要鼓励他们“自由诵读”。这种“自由诵读”就是对诗歌的吟诵涵咏。
教师范读引领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性。真情诵读时,声音最具有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教师范读能极大地感染学生。从心理学角度讲,听觉的感受能力要远远大于视觉,有感情地范读范背是表现诗歌音乐性和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诗歌的精彩片断和神韵会通过朗读这个媒体,变成一种时空艺术,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当然,有表情地朗读,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艺术功底,有真情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涟满,形成"物我同一情融融"的意境,产生求知的渴望。学生不爱读诗的原因之一也许是不会读诗或是不能准确地读诗,所以也就体会不到吟诗的乐趣。教师在导学时,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地展示诗的情境,能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使学生感受到读诗带来的美感,就能激起学生读诗的兴趣。
三、披文入情,领悟意境美
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人欢欣时,群山起舞,大海歌唱,江河弹琴,花草欢笑;人神伤时,大海悲泣,江河哽咽,鲜花溅泪,鸟鸣惊心。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以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夕阳西下,引起新的愁思。接着将笔锋一转,后两句描绘诗人在舟中领略到的极富特色的景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诗仅仅是描写景物吗?显然不是。沈德潜评价此诗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诗人孟浩然出身寒微,40岁到长安,求仕失意,其愁之深是可以想见的。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把仕途的失意、羁旅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思念,都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因此,这两句诗看似“景语”,实为“情语”,情景交融,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意境。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具体说来,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
动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孟郊的《游子吟》是歌颂母爱的千古名诗。我上此诗之前,自己先极富感情地吟诵一遍,这感染了学生,让他们唏嘘不已。此时教师适当讲述与所教古诗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让学生背诵与教学内容相近的其它古诗,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感情。
入情。“入情”必须“披文”,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抓住“绝”、“灭”、“孤”、“独”、“寒”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
悟境。悟境,即领悟意境之美。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 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代代吟诵,千古不衰。诗人所创造的情景、意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丰富的画面。透过这些有声有色的画面,我们可以窥视到诗人的精神内涵、和他所体验、创造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境。教师在教学诗时,如果能把学生引入到这种审美意境,诗意就如画卷般深深印入学生脑海、渗透学生心灵。让我们引领学生徜徉在经典的诗歌长廊中,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来丰厚他们的人文积淀,丰富他们的心灵。
 

上一篇文章:大班我要上小学案例

下一篇文章:浅谈语文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