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3-01-05 21:13: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古树联“姻” 枝系他根
——浅谈语文的综合性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承担着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使命。它不是孤立的,与其他处于人文类的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书本为中心,分数为重点,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弱化语文人文性,这样一来,语文似乎成了沙漠中的一颗古树,即便能开枝散叶,但难以连片成荫。语文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要关注与历史的“互文性”
文学与历史之间有着一种如影随形的紧密联系。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是我们能找到的最早阐述文史关系的言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更迭,文史不分家的“互文性”越来越密切。语文作为教学学科中的一员,他根本使命就是要履行其文学育人的功能,增强受教者的文化素养,提高其对生命的关照意识和人文情感,从而真正实现提高我们人生品位的终极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达到这个终极目标,并非易事。
如:在讲授《卖炭翁》时,宫使强行征收卖炭翁一车碳,嘴脸何其蛮横,行为何其可憎,学生通过阅读可窥见一斑,但学生有这样的疑问:影视剧中常看到官吏抢夺民脂民膏,行为肆无忌惮,不言自抢,更不用说什么报酬了。可诗中的宫使却不像印象中的那样,为什么要“手把文书口中敕”还要“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补充宫市这一段历史之后,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的多。在讲 《七根火柴》时,通过学习,学生对于其中红军战士的形象能够把握,但红军为什么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长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的意义何在给学生稍作补充,这样一来,学生在感受红军战士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就容易的多。
二、语文教学要关注政治的“映射性”
文学与政治本应是平行的两条线,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两者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自奴隶社会末期起,文人骚客走上了让自己的学术思想为政治服务的道路,他们周游列国,希望君主采取自己的政治主张。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直至现在,文学与政治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有着一定的政治背景,为学生讲解、点名这些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归去来辞兮》忍受屈辱者最终留名,归去者选择了采菊东篱……他们不是为了政治而留下千古文学奇篇,却受到政治的影响。《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全篇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但文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两句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讲到这里时,学生会不理解,这两句也可以是环境给人造成的感受。因此,教师点明作者在这一时期所受到的政治失意,补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永远执着的美丽》中,写到袁隆平在研究过程中,受到“人为的干扰、破坏”,我在讲到这一点的时候,有的学生不明白,袁隆平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为国家为人民造福,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赞扬,怎么会受到干扰、破坏呢?在文章的第13段出现了一个时间——1966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不得不提及那段不愿触碰的灾难——文化大革命,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1968年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至今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引入这段政治事件,学生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语文教学要关注地理的“依托性”
地理是文学的土壤,是文学的生命依托,讲语文,穿插地理知识,就是使文学回到它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探讨文学和地理的关系,其本质意义就在于引导学生在地理空间中是怎样以审美想象的方式来理解作者的生命的表达,物质的空间是怎样转化为精神的空间。
如在讲《围魏救赵》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了解整个战争的过程,掌握文章的主旨,但齐、魏、赵三个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很清晰,如是,会造成空间模糊感,有的学生问:赵国为什么要求救于齐国而不求救于其他诸侯国,齐国又是如何出兵围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围魏救赵的战争进程地图出示给学生,这样会更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又如:在讲授《七根火柴》时,我们若将红军长征的路线在地图中标记出来,并将地理特征在课堂上稍作言明,让学生感受红军在爬雪山、过草地时的艰辛,如此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体会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四、语文教学要关注知识的“严谨性”
文学与艺术一样,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者采取了一些虚构手法,这毋庸置疑是一种文学创作的需要,但我们不能忽视知识的严谨性和正确性,因此,学生在能力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
在《橘逾淮为枳》一文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从字面不难理解,晏子以此来借喻人受到环境的影响,品质变坏。它指出淮河以南的橘子移栽到北方之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使性状发生改变,二者只是叶子相似,其味道、色泽等品质都发生变化,所以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这就是说,枳和橘是同一种植物,这样的解释出现在教师用书和课堂上,似乎有些不妥。
其实,橘和枳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中,橘与枳同科不同属:都属于芸香科,但橘为柑橘属,枳为枳属。《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释义的:
橘:橘子树,常绿乔木,树枝细,通常有刺,叶子长卵圆形,果实球形稍扁,果皮红黄色,果肉多汁,味酸甜。果皮、种子、叶子等中医都入药。
枳: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上有刺,叶为复叶,有小叶三片,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黄绿色,味酸苦。也叫枸橘。
由此证明,“南橘北枳”的说法实际上源于古人观察不周而造成的误会。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繁殖橘苗了。橘只能耐-9 ℃以上的低温;而枳能耐-20 ℃的低温。当人们把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培育橘苗,从淮南移到淮北,由于橘树忍受不了淮北冬季低于-9 ℃的低温,橘树地上部分冻死,而地下部分的枳砧却安然无恙。当次年春暖花开时,砧木树上的不定芽萌发长成了枳树,过几年就开花结实了。古人不明究竟,误认为是水土条件不同导致橘变成了枳。
在教学过程中,橘和枳生物学划分,虽然不影响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但是,知识是严谨的,学者不能有半点马虎,授者更不能因为古人的误识而误导学生。
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母体,在任何学科中我们几乎都能找到语文的影子。因此,我们不能把语文看作一个孤立的学科,而是应该把语文看作是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的一个整合性学科来看待。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以联系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去学习语文,是大有裨益的。语文博大精深,此处只言片语,不能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