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3-01-06 09:17: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妈妈,不要送伞来
- 公告:
《妈妈,不要送伞来》评课稿
听了赵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妈妈,不要送伞来》,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以简单的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扎实的基本功、实中创新的做法给我及听课的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
一、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寻找到了较为准确的教学起点。
开课伊始,赵老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放学了,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时我们最需要什么?(妈妈送伞)但有一个朋友和大家的想法不一样,这是为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自立”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妈妈,不要送伞来》。
随即出示学习目标。
二、从疑问入手,在听读中整体感知。
教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为什么他不要妈妈送伞?
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指着字,想想你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看似随意,但却有匠心,问题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借着听读又做了两方面的事情:识字,主动获取感知。
三、借助语言环境提高识字质量。
有了教师的示范,学生也有了尝试的勇气。赵老师安排了学生的快乐读书,提出了读正确的“四不”要求,并提示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接下来,留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识字的交流和展示。我想,敢于主动打乱看似连贯的设计,给识字写字一个大的空间,这需要勇气,赵老师做到了。
我会读:慢悠悠、雨丝……(9各词语) 男女生接读词语。
点动物图案读生字,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看着学生争先恐后的样子,我感到了媒体运用和教师设计的成功。赵老师能够坚持字不离词的原则,教学效果突出。
听到这里,我有了一个想法,如果赵老师再能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顺势解决主要词语的意思,可能会更完整些。
四、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验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情。
主问题:为什么我不喜欢妈妈送伞来?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教师:谁在大雨中这样做过这样的事情?有什么感觉?
学生:很爽,很凉快,很放松,很自在……
(我想这时如果给这几个有体验的学生以读书的机会,他们会很激动,老师不仅认可了他们可能被大人指责的做法,而且还能读出其中的韵味。但遗憾的是老师还是没有能运用好这个生成资源。)
学生试读,加上动作读。
在这期间,老师夹杂了对词语理解方面的内容,我认为还是移到上一个环节好,这里就是集中进行朗读的指导,有生活体验的学生展示读,没有生活体验的老师给他们创设一个特殊的情境,让他们想象着读,比如放着小雨、大雨的视频,放着下雨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还不要忘记了要背诵课文。
五、围绕主题让学生学习表达。
教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学生:妈妈,不要来学校接我;妈妈,不要给我端饭……
听者明显感到,单元的主题得到了提升,学生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
我觉得教学不该在这里止步,还是应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做点文章,让学生的说话和课文的语言形式靠近。比如,照样子,说说你不想让妈妈做什么?为什么?学生就可能要参考课文了。也就增加再学一遍课文的机会,也能使阅读和说话结合起来。
假如我是小学生,我可能这样说:
妈妈,不要来学校接我了。我喜欢和同学们蹦蹦跳跳地行走,那样会吸引众多行人的目光……
妈妈,不要给我端饭了。我喜欢自己端着碗,战战兢兢的走着,有时还有烫手的感觉……
六、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好字。
提示方法:观察、练习。
其实,把前面的说话用笔写下来,也不失为一项内容。
最后,我想给老师们说一句话,第一学段阅读课文教学时理解和识字是这样的关系:利用语言环境有效识字,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这才能突出第一学段识字写字这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