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生活中的透镜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物理 学段: 初二第一学期第5章第2节 年级 初二 相关领域 光学 教材书名:物理八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5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设置应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认识物理规律。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把注意力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上,转移到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观念和科学探究方法的了解和运用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唤起学生主体发展的欲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要主动地营造和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灵感;要勤于发现和挖掘学生主体发展的潜能,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放到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来。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相机、放大镜和眼镜片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有大小的区别也有正倒的区别。其核心就是生活中的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和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学生已经知道了光的折射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透镜的应用,它也是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学生情况: 学生已经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后,能够进一步对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具备了探究三样东西成像特点的条件。 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与学生小组合作式学习相结合 教学手段: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会生活中的透镜的实例及应用,以达到对知识的学习的目的。 技术准备:自制LED发光板、多媒体、幻灯机、投影仪、简易照相机。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①学生在经历制作简易照相机及在光具座上模拟照相机成像的过程中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②学生在经历模拟幻灯机成像的过程中了解幻灯机的成像特点。 ③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比照相机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与物距及像距的关系。 ④学生在经历放大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中了解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⑤学生经历以上探究过程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经历用同一个凸透镜分别做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探究过程中,学会区分及比较三者成像特点,学会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 ②通过制作简易照相机、模拟幻灯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简易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②通过同一个凸透镜成像特点的研究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③通过制作简易照相机和模拟幻灯机的过程,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凸透镜在物距和像距保持什么样的大小关系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同一个凸透镜在物距和像距保持什么样的大小关系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同一个凸透镜在物距和像距保持什么样的大小关系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及正立放大的虚像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