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高职中职精品课财务管理> 正文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1章 总论教案

Tags: 基础会计学 总论
字号:T|T
本站微信

第一章 总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什么是会计,了解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从而理解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基本要求:1、着重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2、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了解会计的任务;
3、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题和一般原则深入理解和认识;
4、了解会计核算的组成内容和相互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的职能和特点;会计核算的前提和一般原则。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涵义
一、会计的产生的发展
整个会计的发展历史一般认为可以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大的阶段。
(一) 古代会计阶段
古代会计是指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会末期。这一时期会计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原始计量记录法、单式簿记法和初创形态的复式记账法等。这个时期的会计原来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
(二) 近代会计阶段
近代会计是指从15世纪末期到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在会计方法、技术与内容上有两方面重大发展:一是复式记账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
(三) 现代会计阶段
现代会计是指从20世纪50年开始到目前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会计发展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会计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即电子计算机被广泛运用会计领域;二是会计伴随着生产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1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职能可以有很多,但其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两项,即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一)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形象地说,会计核算就是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工作。
确认:通过一整套专业标准或者专业方法来确定会计事项是否发生,由此为标准衡量经济信息能否进入会计核算系统。
计量:以货币为标准确定应记入会计核算系统的金额。计量是解决经济事项在进入会计核算系统时作为会计事项应该承认的金额。
记录:将会计事项以会计专业的技术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登记下来的过程。
报告:这是会计工作进行的最终成果,它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的资料汇总,编制出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提供给报表的使用者。
会计核算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及其结果。
(2) 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 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
(二) 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会计监督的具体方法: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
会计监督的特点:
(1) 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进行。
(2) 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三)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它们之间隐含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会计核算资料,虽然也可能使用其他一些资料,但是主要使用的还是会计资料,因此只有在对经济业务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可靠的资料作为会计监督的依据。会计监督的内容除了对于经济活动的监督,还包括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要求会计核算依据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规章制度等进行,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通过会计监督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三、 计的作用
(一)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并据以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二)会计信息有助于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四、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一、 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
会计所能核算和监督的主要是其中可以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经济活动。
会计的对象可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该资金运动既指个别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又包括整个社会的总资金运动,前者是微观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后者则是宏观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二、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产品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过程可分为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过程。在供应过程中,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各种材料物资,支付货款和采购费用,并将采购的材料物资存放于仓库备用。这时货币资金形态就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信息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在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货币计量前提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人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货币计量的局限性,要求企业采用一些非货币指标作为会计报表的补充。但应注意在这一前提之下还存在着一个子假设即币值稳定。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一)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 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三) 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四) 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五) 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六) 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七) 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八) 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九) 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十)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三、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十一) 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设置。
(十二) 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十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第五节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的方法是指用何种手段去实现会计的任务,完成会计核算与监督的职能。会计方法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考核、会计预测及会计决策。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核算的手段。主要包括:
(一) 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二) 复式记账
(三) 填制和审核凭证
(四) 登记账簿
(五) 成本计算
(六) 财产清查
(七) 编制财务报表

相关阅读推荐:

基础会计说课稿 利润表的编制说课稿

基础会计 错帐更正说课稿

高教版基础会计说课稿 利润形成及分配的核算

高教版中职基础会计说课稿 记账凭证的种类及其填制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1章 总论教案

基础会计学 第2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教案

基础会计学 第3章 帐户与复式记帐教案

基础会计学 第4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教案

基础会计学 第5章 账户的分类教案

基础会计学 第6章 会计凭证教案

基础会计学 第7章 账簿教案

基础会计学 第8章 会计核算形式教案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