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理解会计等式的用途。。
基本要求:1、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2、重点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教学重点: 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等式中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 会计要素的构成
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做的最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基本的、主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将会计要素划分为六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
收入、费用、利润反映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是组成损益表的(利润表)主要内容。
一、资产
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它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一)资产的特征
1、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是企业在过去一个时期里,通过交
易或事项所形成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至于未来交易或事项以及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则不属于现实的资产,不得作为资产确认。
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拥有指资产的所有权归企业,一项资源要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应该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资产,其他企业或个人未经同意,不能擅自使用本企业的资产。
但控制并不一定指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当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一辆小汽车时,小汽车事实上已
经被购买方所控制,因此,尽管在付款期间,购买方不拥有小汽车的产权,但也把小汽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处理。
3、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
所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潜力。这种潜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单独产生净现金流入,而在某些情况下则需与其他资产结合起来才可能在将来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净现金流入。预期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某项支出如果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全部或一部分,它就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否则,就只能作为费用或损失。同样,企业已经取得的某项资产,如果其内涵的未来经济利益已经不复存在,就应该将其剔除。
例如,待处理财产损失或库存已失效或已毁损的存货,它们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就不应该再作为资产。
(二)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和其他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一年内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在参加生产经营活动时,其价值一次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
2、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3、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为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4、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能够为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5、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记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等。
6、其他资产
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各项之外的资产,企业不能自由支配使用的资产,包括特准储备物资、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
二、负债
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一)负债的特征
1、 负债是基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
例如,购置货物或使用劳务会产生应付帐款(已经预付或是在交货时
支付的款项除外),接受银行贷款则会产生偿还贷款的义务。只有源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上才有可能确认为负债。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不会产生负债
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由于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法定要求,义务在法律上可能是强制执行的,如收到货物或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款项,即属于此类;另外,义务还可能产生于正常的业务活动、习惯以及为了保持良好的业务关系或公平处事的愿望。如果企业定出一条方针,即使产品在保证期期满以后才显现缺陷也要予以免费修理,则企业在已经售出的产品上预期将会发生的修理费用就是该企业的负债。
3、现时义务的履行通常关系到企业放弃含有经济利益的资产,以满足对方的要求。
现时义务的履行,可采取若干种方式。例如,支付现金、转让其他资产、提供劳务、以其他义务替换该项义务、将该项义务转换为所有者权益等等。
4、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包括现金和其他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
有时,企业可以通过承诺新的负债或转化为所有者权益来了结一项现有负债。前一种情况只是负债的展期,后一种情况则相当于用增加所有者权益而了结债务。
(二)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其流动性,一般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和预提费用等。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的各种借款。例如,工业生产周转借款、临时借款等。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外发生债务时所承兑的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应付帐款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发生的一项流动负债。
预收货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购货款和定金。
应付工资是指企业应付职工的工资总额以及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性奖金和津贴等。
应交税金是指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所得税等。
应付利润是指企业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包括应付给国家、其他单位以及个人的投资利润。
其他应付款是指除应交税金、利润以外的其他一切应交款项,包括应交教育费附加、车辆购置附加费等。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事先预提而尚未实际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保险费、借款利息、租金等。
2、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各种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长期负债是企业向债权人筹集的可供长期使用的一种资本来源。同流动负债相比,长期负债的特点是数额较大,偿还期限较长。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其他单位借入的,归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长期借款一般用于固定资产购建、固定资产改扩建工程及固定资产大修理工程以及流动资产的正常需要等方面。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使用的资金对外发行的一种还款期在一年以上的书面凭证。
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一切长期负债。如用补偿贸易引进的国外设备,应付的引进设备款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应付租赁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构成。
(一)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
(2)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3)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二)所有者权益包括的内容:
1.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资本金(形态上表现为各种财产物资)。
2.公积金是指企业为了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应付经营不测而必须保留的资本额,亦称准资本。它包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两部分。
(1)资本公积金是指由投入资本本身所引起的各种增值。它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它包括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和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
(2)盈余公积金是指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它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以及公益金。
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可按照规定的程序转增资本金;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也可以弥补企业亏损,在特殊情况下经批准还可以发放股利。
3.公益金是指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专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方面的准备金。
4.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在其数量上是企业净利润扣除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后的余额。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它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一)收入的特点
(1) 收入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2) 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能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4)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二)收入的分类
收入包括销售商品、产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和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
(1)销售商品、产品的收入是指企业以取得货币资产方式销售商品、产品以及正常情况下以商品、产品抵偿债务交易的收入。如工业企业销售产品收入、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等。
(2)提供劳务的收入是指企业为他人提供劳务时而获得的收入,如旅游、饮食、运输等劳务收入。
(3)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是指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而获得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以及对外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等。
五、费用
费用是和收入相对应而存在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工业企业一定时期的费用由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构成。
1、产品生产成本
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亦称产品制造成本(或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其与产品的关系,又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直接费用是指直接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它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其他直接费用。
(2)间接费用是指间接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它包括间接材料费、间接人工费以及其他间接费用。间接费用也称制造费用。
2、期间费用
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一般按期间归集故也称期间费用。它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这些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1)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2)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理财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3)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企业费用投资净损失和营业外支出及所得税等则构成企业的全部耗用,即称之为广义的费用。
费用的特征表现为:费用产生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它可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但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如营业外支出等则不属于本要素的内容。
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营业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税费后的余额;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指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来描述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式。它分为静态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和扩展会计等式。
一、静态会计等式
资产=权益
权益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权益是由债权人提供的,如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等这类权益属于债权人权益,又称“负债”。负债在未偿付之前,是企业资金的一种来源。另一部分权益是投资人投入的,称为所有者权益。它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会计等式又可表示如下: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依据。
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如书所示
二、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上式是从某个会计期间考察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所存在的恒等关系,我们称之为动态会计等式。它表明,从动态考察,某一期间的利润,乃是已实现的营业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利润在未分配前属于所有者权益。
三、扩展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如下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表明,企业的收入会引起资产的增加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费用的发生会引起资产的减少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入和费用相抵后的净额,应由企业所有者承担,体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同时,也说明了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
发生收入和费用变动的经济业务,引起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
扩展会计等式还可以变形如下: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四、经济业务类型及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一) 经济业务与原始凭证
(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资金投入业务
资金投入业务包括收到投资人的投资和筹资过程中发生的债务等。当资金投入企业时,会涉及会计等式等号两边会计要素发生变化,一方面会引起会计等式左边资产增加,同时另一方面也使会计等式右边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两者增加的数额相等,结果会使企业的资金总额增加、但是不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如书[例1] 所示
2、资金循环与周转业务
(1)当涉及会计等式等号两边会计要素发生变化时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会使资产增加,同时也使权益(负债、所有权益)增加,增加的数额相等。
如书[例2] [例3]所示
另一种情况是会使资产减少,同时也使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减少的数额相等。
如书[例4] 所示
(2)当涉及会计等式等号一边会计要素发生变化时,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只涉及到会计等式等号左边会计要素发生变化;另一种情况是只涉及到会计等式等号右边会计要素发生变化。
如书[例5] [例6] [例7]所示
3、资金退出业务
资金退出业务,主要包括退回投资和偿还债务。当企业发生资金退出业务时,会影响会计等式等号两边会计要素发生变化。一方面会使资产减少,同时也使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两者减少的数额相等,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
结论:
(1)经济业务发生,影响会计等式等号两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其规律是:同时等额增加或同时等额减少。
(2)经济业务发生,只影响会计等式等号一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其规律是:等额的有增有减。
将上述各种类型业务具体化,可表现为以下九种情况:
(1)资产项目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保持平衡;
(2)负债项目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保持平衡;
(3)所有者权益项目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保持平衡;
(4)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保持平衡;
(5)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减少、保持平衡;
(6)资产增加、负债增加、保持平衡;
(7)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保持平衡;
(8)资产减少、负债减少、保持平衡;
(9)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保持平衡。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