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案例
案例1 一念之间 海阔天空——给妹妹的一封信
亲爱的妹妹:
大学生活如何?
社团,舞会,联谊寝室,学校周边小吃,还没有玩够吧。姐姐在大学的第一学期,也玩得不亦乐乎。
可你说有些不开心,你发现大学生活并不是事事顺着你的心。你和寝室里的同学,处得不好。你抱怨说,你对a很好,什么话都告她,但是发现a把这些话都说给了别人听。你对b不错,但是b怎么都不想搭理你,你甚至觉得她在处处为难你。
你一早有课,可是你睡得忘记了,没有人叫你,他们自顾自地上课去了,你醒来时她们已经回到了寝室,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老师的新发型,没有人对你感到抱歉。
在班里,你也有些失落。你一如既往地参加很多活动,可是谁都那么优秀。你得不到名次、掌声和肯定。
后来你甚至和门口复印店的老板都会吵架,因为他不理解你想双面复印,害得你重新再来。回到寝室,没有人注意到你哭过。你忘记了打水,熄灯后你只能用冷水洗脚,冰冰凉。于是你在被窝里冷得辗转反侧。
怎么办?和这样的室友还要相处四年。你说你想搬出来一个人住。这确实是一种解决方式。除非你一辈子都想搬来搬去?
你觉得同学之间虚伪冷漠,你想念你的高中同学。你想给自己找人际失败的借口,于是归结在别人的虚伪上面。其实虚伪是正常的人生,你要学会与这样的人相处,而不是逃避。
我不是要你也学会虚伪,而是希望你可以辨别虚伪,并且不被虚伪伤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你付出友情,可是如果一开始你就不真诚,那么你会失去更多的好朋友。你除了的看到他们虚伪,有没有看到他们长处?你的学校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没有两把刷子是进不去的。他们骄傲,那么一定有骄傲的道理。你是否能够看到,你是否能够向她们学习?
另外,他们是否知道你值得他们尊敬,如果你足够好,那么对你不好的人,损失更大,因为损失了你这么好的朋友。我相信日久见人心,也信道不同不为谋。你要做的,就是打开自己的小世界。你的世界不是只有一个小小的寝室或班级。你可以加入社团,可以加入垒球队,那里会有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你真诚,且懂得沟通。
“怎么可以不理解我!怎么可以不按照我的意思去做!怎么可以不让我失望!”世界并不是为你造的,你得适应它。
你从前的人生太顺利太温暧。你以前做的只是读书,并没有学会如何处理事情,可现在开如,You have to learn to grow and be strong(你得学会成长和变得坚强)。
成长是——明白很多事情无法顺着自己的意思,但是要努力用恰当的方式让事情变成最后自己要的样子。
坚强是——如果最后事情实在无法实现,那么也能够接受下来,不会失控,而是冷静理智地去想下去。
承认很多人比自己优秀,那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那些比你优秀的人,其实都是上天给你的养分,你得汲取过来,否则你就白见到他们了。比如说,承认无法取悦每一个人。你不可能和每个人都做好朋友,就是会有人不喜欢你,会有偏见,别理睬他们。做好你该做的,口舌是别人的,优秀是你自己的。
最后你会发现,成为你好友的,还是你的同类。但是如果你自己不够好,那么你也交不到足够棒的朋友。
再比如说,失败的时候,你要学会说“这是我的错”,不要试图把责任推卸掉。责任感,你得开始拥有。没有这个东西,你最多不过是聪明,而不是优秀。
再比如说,得不到的东西就忘记它。例如奖学金。如果你尽到了150%的努力,这学期仍然有人比你更优秀,那么就去赢取下个学期的奖励,不要去加入那些关于同学的亲戚是辅导员之类的闲言碎语。
世界上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的确,正因为如此,你得加倍努力。如果五个名额中只有一个是不依靠背景的,就应该是你的。记住,要用恰当的方式。
关于寝室的问题,你要足够宽容,足够坚强。“人不知而不愠”,孔子说的。所以你要让她们看到,你是值得尊敬的朋友,而且失去你是他们的损失。有个妹妹在给我的信里送我一句话,我很喜欢,也送你:“一念之间,海阔天空。”我期望你的生活,因为宽容而盛大。
宽容别人对你的不理解,宽容别人的缺点,宽容自己的一些力不能及,当然,之前你得尽力,而后你会看见海阔天空。
姐姐
思考讨论
1、你如何看待案例中“妹妹”进入大学后产生的诸多困惑?你有类似的困惑吗?你的大学第一学期是怎样度过的?
2、结合案例本身,谈谈对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的认识。
案例2 我们永远忘不了遥远农村千千万万的庄稼人
两名大学毕业生致信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吴奇修表达心声:
尊敬的吴奇修书记:
我们是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6年的毕业生,分别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永州市,这两个地区都是湖南的落后地区,虽然从家到我们学习所在的城市只有一两天的车程,但是城乡的差距却不是一两天就能弥补的。
我们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即将完成学业,但许多少年时的同伴早在小学或中学就辍学了,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村真落后的现实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
农村穷,农民苦,这难道是农民不勤奋吗?难道是富农政策不到位吗?难道是农民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吗?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自然条件差,资金不足,科技落后……最关键的是农村建设人才的奇缺,这是遏制当前农村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很恶劣,因此造成了农村留不住人才。只要有一点能力的人都想离开农村到城市里打工或者寻找出路,留在农村的都是老弱病残。据我们了解,在湘西和永州的一些村庄,村里的干部基本上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却需要大量懂管理,懂经济,有开创精神的人才。
在许多落后地区,村里好不容易走出个大学生,这对他个人而言是光耀门楣,春风得意,有机会摆脱贫穷,走入城市享受现代都市生活……而养育他的山村依然是昔日的山村。今天,我们拥有了知识,拥有了技能,拥有了在城市中谋求生计的本领,但是我们永远忘不了在遥远的农村那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庄稼人。
中央提出工业要反哺农业,城市要反哺农村,作为民族的未来,时代的骄子,我们应当何去何从?是挤入城市,找一份工作,来一场恋爱,娶妻生子;还是响应祖国号召,去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人才。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应当改变就业观念,以国家民族为念,把自己十几年所学的知识,所学的本领贡献给祖国。
毕业在即,我们不要“小资”,我们要激情;我们不贪图安逸,我们要拼搏。我们不要农村的父老乡亲再贫穷,再落后,再无助。我们要到农村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有的同学说我们傻,如果这是一种傻,那么时代需要这种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这种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都需要这种傻。 此致!
敬礼!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文史系2003级初教二班
吴坚 李华松
2006年4月11日
思考讨论
1、案例主人公为什么“永远忘不了遥远农村千千万万有庄稼人”?它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风貌?
2、如果你是吴奇修,你计划如何回信呢?
案例3:北大女生刘默涵
刘默涵,1984年出生在河北省无极县一个贫困的家庭。10多年前父亲病逝,母亲积劳成疾,带着她和妹妹靠最低生活保障金和亲戚朋友的接济度日。
“最穷的一个月时,家里只剩下8块钱,我走路都想捡到钱。老天爷啊,你让我捡到一分钱吧,求求你了,求求你了,我每天都在祈祷。”上初中时,因为没能按时 凑够学费,刘默涵与老师发生口角,被学校开除了。病弱的母亲四处奔波,刘默涵终于在另一所中学复学,但一向性情温柔的她变得沉默、尖锐,像只刺猬,动辄便 向他人发起攻击。“如果不是遇到丁老师,当时已经厌学的我根本考不上大学,更重要的是,很可能仍然在仇恨中挣扎。”刘默涵说。新初中的班主任丁俊芬以慈爱 守护着刘默涵脆弱的心灵。她说了一句令刘默涵终生难忘的话:“这个世界上比你苦的人有很多,你永远都不是最苦的那一个;但是通过努力,你可以做最幸福的一 个!”
2003年,刘默涵以全县第一、全省第27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在福利彩票中心和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她在开学前3天凑足了7000元学杂费。第一个 学期,她接受别人一个月300元生活费的资助,但第二个学期,她不仅委婉拒绝了资助,而且还有钱节余补贴家用。她靠的是奖学金(国家一级)、做家教(有时 同时做3份,备课到凌晨2点)和省吃俭用(一天吃饭6到8元钱,有段时间只有一条裤子)。有一次冬天,做完家教已经晚上10点半了,没有公交车,她就走回 北大。“我感觉风快要把我吹跑了,又胃痛、头晕(没顾上吃饭),我心里反反复复地想着一句话:生活太辛苦了,然后泪就下来了。在与贫穷的长期斗争中,身高 1.57米的刘默涵已具备了折不断的坚韧。
2005年元旦,刘默涵放寒假回家,了解到妹妹的同学朱红霞母亡父病,异常贫困:朱红霞每次吃饭就吃一个馒头,咽不进去了就掐掐脖子,还咽不进去,就拿水漱进去。刘默涵很难过,决心帮助朱红霞这样的贫困生。
在无极中学的支持下,刘默涵举办讲座卖门票,筹到资金4110元,资助了无极中学的14名学生,每人100元或200元。“默涵助学金”由此诞生。
刘默涵的助学基金开始受到更多关注,从一个资助母校的基金会变的面向全国。她身边也有同学开始帮助她。她也明白了要依靠集体和组织。成名之后,她依然简 朴,依然节俭。有人劝她买新衣服,她的好朋友说:“你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简朴就是你的风格。我们和你做朋友是因为你的人而不是你的衣服。”
现在,刘默涵念大四了。她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考研究生,但她希望,即使自己离开北大,“默涵助学金”也能够被其他同学“接力”,继续运作下去。“我这辈子都会做与扶贫有关的事。”刘默涵肯定地说。
这就是刘默涵,她努力、认真、积极、乐观,从她身上我知道了什么叫感恩,什么叫责任感,什么叫回报社会。和别的人相比,她只是行动的更早,行动的更好!
改变社会,从关爱他人开始!
思考讨论
1、刘默涵是怎么由“一只刺猬”变成各方面都“不得了”的阳光女孩的?
2、你是怎样理解“在贫穷中保持心灵的富有,如何使卑微的人生变得博大……”这句话的?
3、谈谈自己如何在大学生活中展示自我形象,“让灵魂永远保持站立姿势”?
案例4 舞动的青春与责任同行——记七进艾滋村著书百万字的大学生杨松
14个月中,他12次自费到艾滋病高发区调查并写出21万字的调查报告。他有了自己的专著!他是个名人了!可他还只是一名大二学生!
在一年多时间里,他先后12次自费到艾滋病高发区——河南省上蔡县调查当地疫情,并写出了21万字的调查报告。
在“浙江人文大讲堂”上,他成了大讲堂开办以来年龄最小的一位主讲人,也是目前唯一一名登上省内如此高规格讲堂讲座的在校大学生。那次讲座,浙江省副省长、近300名卫生系统的党员干部及200余名在校大学生聆听。
今年,他成为有史以来“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唯一的在校大学生。他叫杨松,《“艾”情紧急——来自艾滋病高发区的调查报告》作者,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2004级新闻本科(1)班的学生。
他们需要关注和爱:1982年出生于山西闻喜县的杨松,是“80后”大学生中的“另类”。因为父亲的过早离世和家境的困顿,初中毕业后杨松放弃了读高中而是选择了中专。中专毕业后,他当过教师,做过记者。一次回到家乡,他意外得知舅舅卖血为自己筹学费的秘密,万幸,舅舅没有染上艾滋!然而,同村有人同样卖血却没那么幸运了……触动!震惊!此后,杨松把目光对准了艾滋病问题。
“从那时起,我真切地感受到艾滋病就在我们的身边,关注它、识破它,远比隐藏它、掩盖它更有益。”杨松说。
2004年6月,为了实现读大学的夙愿,杨松放弃了工作,毅然参加高考,终于考入向往已久的浙江传媒学院。与此同时,多年来压在心头的一桩大事也付诸行动——在此后的14个月里,他先后12次奔赴河南省上蔡县艾滋病村展开调查,7次进入艾滋病高发村文楼村,奔走在这些令人闻之色变的村落。合计40多天与艾滋病人零距离接触,与艾滋病人一起,吃他们夹的菜,喝他们酿的酒,握手、交谈,甚至彻夜长谈。
自2000年首次在老家接触艾滋病病人并开始搜集有关艾滋病的各类资料,到2005年8月离开河南艾滋病疫区,杨松已经关注了近5年时间!
对调查中的危险说“不”
尽管在调查中,杨松凭借自己对艾滋病常识的了解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施自我保护,但疾病带来的危险却时有发生。2004年秋天,杨松再次只身赶赴一个艾滋病高发村调查。刚一进村,他就被站在村口聊天的五六个男人围住,其中一个30来岁的男青年伸手向他要钱,杨松解释称自己是学生,没钱。遭到拒绝的男青年一把抓住杨松肩上的照相机,推搡过程中,杨松的左手手背被他的指甲拉出了一道粉红的指印。“尽管皮肤没破,但吓得我大脑一片空白。”脱身后,一位村民告诉他,抢相机的男青年确实是一位艾滋病患者。杨松的心顿时一沉,在当地做了他开展艾滋病调查以来的唯一一次检测。在证实没有被感染后,才算真正松了一口气。“从那以后,我进村就更加注意。他们让我坐我就坐,他们让我喝酒我就喝酒,因为受伤了就有危险。”
除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外,来自地方基层官员的无形压力也给杨松的调查平添了许多困难和波折。有一次,杨松正要走进一个艾滋病高发村,村口一辆桑塔纳车上突然下来3个人,其中一位对他进行严厉的盘问,另两人则从身后粗暴地拉拽他的双肩包,要检查,其中一人还作势要打他,直到杨松答应不进村,那些人才放过他。杨松离开村口往前走,这些人一直监视着他,直到他走过一个缓坡,离村有一里外,那些人才重新坐进汽车。最后杨松从农田里绕着进了村子,找到了他事先联系过的一位艾滋病感染者。但在这天的调查过程中,杨松一直提心吊胆,听到屋外的狗叫声都紧张得不得了,生怕那几个人发现他,找他麻烦。
印证青春的责任
杨松很欣赏救助过多个艾滋家庭和艾滋孤儿的著名慈善家、香港智行基金会杜聪先生所说的这段话:假如艾滋病是一场大火,这场大火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燃烧。目前最急切的任务是在火场中救人,即减少艾滋病患者所受的痛苦,让患者的遗孤得到关爱和接受教育的机会。至于起火原因是意外还是蓄意纵火,是谁人放火等问题,相对来说都显得次要。与其隔岸观火,高调炒作,追究责任,不如亲临火海,低调实干,救火救人。杨松感动着,更践行着。杨松说:“当遇到困难、阻挠时,我也曾想过放弃。正如我在《“艾”情紧急》的后记中所写:其实,我很累,终日奔波于艾滋病疫区实地调查、采访;其实,我也经常情绪低落甚至伤悲不已,因为一幕幕‘艾滋村落’的悲凉场景让我一次次泪飞如雨,挥之不去。我这样解释自己的坚持:如果只是去一次、两次,受到的震撼也就是一下子,等到感觉淡了,也许说放下就能放下了。但是我去了12次,去一次震撼一次,去一次难受一次。也许是因为激情淡不下来,一直保持着高度亢奋的状态,才让我坚持到现在。”
上蔡县文楼村的阳光家园是当地因艾滋病致孤的健康孩子的家,孩子们就在园内的阳光小学上学。学校的9名专职教师都是从全县范围内选拔的优秀教师,但基本上都是文化课教师,孩子们缺乏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育。了解到学校的情况后,杨松决定组织一支义务支教社会实践小分队,为艾滋孤儿服务。
杨松曾担心没有人愿意报名,但让他意外的是,当招募志愿者的启事在浙江传媒学院的校园里张贴后,马上就吸引了80多名同学报名,2005年7月,杨松带领其中的8名同学在“阳光家园”与艾滋孤儿们一起生活了近半个月,教孩子唱歌、跳舞,给孩子们上体育课,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同学们说,这样一次短暂的社会实践,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如今,一部长达23.8万字的调查报告——《“艾”情紧急——来自艾滋病高发区的调查报告》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通讯员 徐旻鹰 本报记者 朱振岳)《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18日第1版
思考讨论
1、艾滋猛如虎、谈艾色变,可是杨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什么力量促使他选择了别样的课余生活?试从荣辱观的角度分析。
2、杨松虽年龄最小、资历最浅,但却获得了很高的荣耀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从他的人生选择中你获得的最大人生感悟是什么?
案例5:陆永康:“跪”教36年
陆永康,58岁,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的教师。在他出生9个月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别人学走,他学跪。20岁那年,机缘巧合地他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教书生涯。
当他刚拿起教师棒的时候,学校里没有老师,学生也流失的差不多,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辍学的孩子劝回来。他用木板、旧篮球、废旧轮胎、铁丝自制了一双重 达两公斤的“船鞋”,缚住双膝,再拄上一根木棍,开始了艰难的劝学过程。 “跪行”感动了村民,第二个学期,他的学生增加到50名。3年后,孔荣小学破天荒有了150名学生。陆永康在这里一教就是13年,13年里他跪坏了5双自制的“船鞋”。
36年来,陆永康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地跪着前行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家访,对于陆永康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爬山、过河、跨沟,稍不小心就摔跟头。没人搀扶,他“蹭”起来再继续往前“走”。一茬一茬的学生走了,陆永康却始终留在大山深处。
思考讨论
1、陆永康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着叹服的人,你认为陆永康的所作所为体现了怎样的道德品质?
2、你认这当代大学生应怎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案例6:学习的革命何在?
材料(1)“三胡策略”
湖南省株洲市樟树坪小学自然课教师黄先俊从事教育工作已有20年。她发现孩子们年龄越小,思维越活跃,创新能力越强,年龄越大思维反而越禁锢越模式化。“认识了儿童的创造力,就必须进 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解放小孩的头脑。解放小孩的嘴,解放小孩的双手。”黄老师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观点中获得灵感,有针对性地提出:解放学生的嘴,应允许学生“胡思乱想”,激发多想,训练思考的广阔性;解放学生的嘴,应允许学生“胡说八道”,倡导多问,训练思维的深刻性;解放学生的手,鼓励多动,允许学生“胡作非为”,训练思维的求异性。黄老师称“三胡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天马行空的创新精神。
有一次上课,黄老师突然问我们:猫和电冰箱有什么联系?同学们“胡思乱想”,纷纷“胡说八道”:有的说猫吃鱼,而鱼有可能躲在冰箱内;有的说猫是恒温动物,冰箱也一般保持恒温;有的说猫生长需要能量,冰箱也要有电能才能转动;有的说猫有尾巴,冰箱的插头线也像一个尾巴;有的说猫睡觉时打呼增,冰箱转动时也有声响。答案千奇百怪,黄老师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笑的同时也对大胆的同学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口头表扬。
有一次做火山喷发的实验,同学们拿来红墨水、番茄酱、辣椒酱、泥土、面粉做“岩浆”, 用报纸、气球等做“地球”,留有一个小孔,把岩浆灌入其中,用口吹,用打气筒打气,观察火山喷发的现象。
自实施“三胡策略”以来,总共有30多位小朋友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发明创造大奖,黄老师自己也获得了2000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人赛“园丁奖”,近10次获省级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并被评为市级劳模。
“三胡策略”在湖南教育界引起争议,有的对之拍手叫好,有的称之误人子弟。
材料(2)“差生”成功的启示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大学时期就是一个“差生”。在他获奖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小柴昌俊向人们展示了他的大学成绩单。16个科目中,拿优的只有2项,而且还是那种只要去上课就能拿到“优”的实验科目。
小柴昌俊是勉强毕业的学生,所以,结婚时,老师写来的祝词便是:”今天的新郎虽然是东京大学毕业的,但成绩是刚刚及格。不过,他的前途多少好像还有点希望。”这份祝词不仅吓坏了他的岳父岳母,还让他的亲戚们都为他的前途提心吊胆呢!然而,就是他,后来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担任了日本东京大学初级粒子国际中心的名誉教授。在戴维斯研究的基础上证实并扩大了对中微子的探测成果,捕获到超新星大爆发的释放的中微子。因此,他与美国的莱蒙德•戴维斯和卡多•贾科尼兆同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记者招待会上,小柴昌俊回忆说,“那时,人家—般都有半数以上的科目是优,我恐怕是班上最差的,但我一直相信成绩单并不能保证你的人生。虽然我的成绩不好,但有自己的强项,学习最重要的是主动性。”
材料(3)中外教育的差异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曾写文章淡到中外教育的差异:在国外,我碰到过很多教授,他们的科研水平与国内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的水平相比,也不是高得很多。然而,其中的一个巨大差异是:国外很多教授的手下都有10个、20个研究生在拼命地干活。在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高校,我找一些研究生个别谈话,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拼命地干活。他们回答说如果我不好好干,明年就要“走路”——被淘汰。如果努力干活的话,就可以拿到斯坦福大学的文凭,这张文凭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其次是能够参与世界前沿领域的科研工作。事实上,很多获诺贝尔奖的依据就是获奖者的博士论文。反观我们的研究生,一方面,国家给予的研究生待遇偏低,在不少城市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这对与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研究生更显得不尽合理。另一方面,老师也不敢给他们出难题,三年保证毕业,搞一个小题目做做,学生也没有多大的压力。这种状况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老的概念,世界上优秀的学校一直把它作为非常事要的一条来考虑的。英国的一些著名高等院校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它们很早实行了导师制,像牛津、剑桥,15世纪开始就实行导师制,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关心。牛津大学有句妙语:“导师对学生喷烟,直到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苗。”复旦大学物理系过去有个学生书读得马虎,玻璃却磨得很好,老师并不限制他。这个学生毕业后,参加了我国最高级的天文望远镜的磨制,他头脑里的火种就这样被点燃了。1998午,剑桥大学的科研经费为1亿英镑,合13亿人民币,夏旦大学当时的科研经费是1.3亿人民币,为其1/l0。但是剑桥科研经费的90%是用在人员的工资上,仅用10%购买设备,而复旦的全部科研经费几乎都用在了仪器设备上。两校的设备费几乎相等,但剑桥是从世界范围内招聘英才,所以取得的科研成果当然就不一样。如两校都有一个相似的实验室,两者的设备也差不多,但是剑桥大学那里却有11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两者的科研能力之差距就显而易见了。
环境对人才培养十分重要。举一个例子来说,1953年出生的一个英国男孩,叫安德鲁•怀尔士,十岁那年,当老师在讲商高定理的时候,讲到了世界难题费马大定理,他开始对此着了迷,并立志搞数学。后来他在1985年成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但是这以后,这个人突然消失了,学术会议也不参加,论文也没有了,别人说他是江郎才尽了。实际上,他埋头苦心钻研了九年,并终于在1994年破解了费马大定理,轰动了全世界。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育很大。第一,如果在人小时候总是逼他考100分,不启发他的好奇心,能有这个人才出现吗?第二,要有一个宽容的育人环境。一个人能够九年什么事情都不做,专攻世界难题,这就是环境给他的宽容!因此,我们不仅要为年轻人创造一个能激发兴趣、产生好奇心的环境,还要营造一个能够使其静心苦干十几年的宽容氛围。
根据上述材料以及你所了解的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2.创造性思维具有哪些特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你认为“三胡策略”提法是否妥当?对孩子的教育是放任自由好?还是有所约束好?“三胡策略”是否有利于孩子顺利升学?
4.你认为“差生”这个称谓是否科学?是否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5.在现代教育理念中,究竟是老师还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你所理解的主体性有哪些重要内涵?
6.你认为现代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怎样看待学习与成才的关系?
相关阅读推荐: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 诚而有信,...
› 高教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说课稿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