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高职中职精品课公共课程> 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1.3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本站微信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教案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励志警句。
1、立志当高远。
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
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法国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强调:“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案例:100多年前,一位穷苦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山坡上,一群大雁正从他们头顶飞过。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牧羊人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孩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牧羊人笑着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两个儿子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直到哥哥36岁,弟弟32岁那年,他们果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莱特兄弟。
2、立志做大事。
个人理想中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
案例:宋朝的范仲淹从小就懂得立志,有一次刚好他去算命,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位算命先生,他索性就问那个算命先生说,「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这位算命先生可能这一辈子从来没有看过,一个小孩子居然开口就说要当宰相,也吓了一跳。跟范仲淹说,「小小年纪,怎么口气这么大?」后来范仲淹有点不好意思,接着又跟他说,「不然这样好了,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算命先生有一点纳闷,怎么差这么多的志愿,就问他,「你为什么挑这两个志愿?」范仲淹就回答,「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算命先生听完之后很感动,一(这)个孩子念念想着要救人,所以算命先生马上就跟范仲淹说,「你有这一颗心,叫真正的宰相之心,所以你以后一定可以当宰相」。
3、立志须躬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的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
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伟大出自平凡。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着艰险和坎坷。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向前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案例:有人用三名诗概括理想的实现过程。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立志和追求;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实现理想的过程,长期矢志不渝地追求;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理想的实现往往是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刻。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人都要面对逆境。“逆境是最好的老师。”伯伦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之外,人们无法到达黎明。一个孩子要学会走路,先得学会摔跤;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纵观古今中外,逆境几乎是所有伟人巨子成功的基石。那位留下了“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暂且不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蒲松龄四次落榜,写出著作《聊斋志异》,莎士比亚也说:“逆境也有好处,就像丑陋有毒的蟾蜍,头上还顶着一颗宝石呢!” 培根说过:“奇迹多是从逆境中出现的。” 高尔基的《海燕》中呼喊的那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案例:一个女儿对她智慧的父亲抱怨,说她的生命是如何如何痛苦、无助,她是多么想要健康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整个人惶惶然然,只想放弃。她已厌烦了抗拒、挣扎,但是问题似乎一个接着一个,让她毫无招架之力。当厨师的父亲,二话不说,拉起心爱的女儿的手,走向厨房。他烧了三锅水,当水滚了之后,他在第一个锅子里放进萝卜,第二个锅子里放了! 一颗蛋,第三个锅子中则放进了咖啡。狐疑的女儿望着父亲,不知所以然,而父亲则只是温柔地握着她的手,示意她不要说话,静静地看着滚烫的水,以令人炽热的温度烧滚着锅里的萝卜、蛋、和咖啡。一段时间过后,父亲把锅里的萝卜、蛋捞起来各放进碗中,把咖啡滤过倒进杯子,问:“宝贝,你看到了什么?”女儿说:“萝卜、蛋和咖啡。”父亲把女儿拉近,要女儿摸摸经过沸水烧煮的萝卜,萝卜已被煮的软烂;他要女儿拿起一颗蛋,敲碎薄硬的蛋壳,她细心观察着这颗水煮蛋;然后,他要女儿尝尝咖啡,女儿笑起来,喝着咖啡,闻到浓浓的香味。女儿谦虚恭敬地问:“爸,这是什么意思?”父亲解释,这三样东西面对相同的逆境,也就是滚烫的水,反应却各不相同,原本粗硬的萝卜在滚水中却变软了,虚烂了;这个蛋原本非常脆弱,它那薄硬的外壳起初保护了它液体似的内容物,但是经过滚水的沸腾之后,蛋壳内却变硬了;而粉末似的咖啡却非常特别,在滚烫的热水中,它竟然改变了水。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即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
在人生实践中,青年仅仅有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是不够的,还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为理想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理想必然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
当代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中作中。
案例: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看到了这样的细节:毛泽东住着简陋的窑洞,周恩来睡着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绒绳系着断了腿的眼镜……由此,他发现了共产党人的一种伟大力量,他称其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斯诺发现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着一个理想信念而顽强不息地奋斗的革命精神。革命年代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最终以小米加步枪托出了一个新中国。
 

相关阅读推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走进民法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人生价值的特点和取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说课稿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 社会公德大PK微课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设计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 诚而有信,...

高教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