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专业说课稿
《机械制造技术》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现将三年制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夹具设计与制造项目内容及教法陈述如下。我这次讲课内容是这一大项目下的一个任务,名称是“掌握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本次课教学2学时,主要采用了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本次说课内容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1. 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为适应机械制造类专业改革需要而构建的一门精品课,本课程以工艺为主线,通过基本表面和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基本知识、机械制造工艺等基本内容有机融合为一体,形成新的课程体系。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
1.1本课程性质与地位
课程性质: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课程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在培养专业所需制造工艺及实施相关知识和技能起核心作用。
前导课程: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机加工实习;
后续课程:车、铣工实训、课程设计、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及实训、机械CAD/CAM、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1.2课程知识目标
掌握金属切削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刀具的基本知识;
掌握典型金属切削机床传动、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的基本知识;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基本知识;
掌握机床夹具相关的基本知识;
掌握机械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
了解机械加工精度及控制方法的基本知识。
1.3课程能力目标
具有编制和实施中等复杂工艺规程的能力;
具有分析解决机械制造中质量问题的初步能力;
具有选择、使用和维护一般机床和工艺装备的基本能力;
具有设计、安装和调试一般工艺装备的基本能力;
具有常见表面的加工及其控制的能力。
1.4课程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队精神,善于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培养学生关注相关科技发展动态,紧跟技术发展前沿,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科学的求知精神;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1.5本课程教学对专业目标培养的作用
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职业关键能力提高起到重要及核心的作用
1.6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
第2章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第3章 圆柱表面加工技术
第4章 箱体与平面加工技术
第5章 齿轮加工技术
第6章 机器装配工艺基础
第7章 先进加工方法介绍
1.7本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培养学生工艺实施能力。自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学生综合能力和自主能力的提高。
如何解决:针对课程特色,结合生产实际,大力开展现场教学、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激发学生、应用项目及任务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重点详解及课时分配详细情况见ppt.
2. 教材和参考资料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王明耀主编的《机械制造技术》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十一五”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该教材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打破传统学科性课程体系,每章配有综合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运用,这本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满足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应项目教学法任务的开展,因为该教材是以典型零件的分类为依据,把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组织到一些典型任务中。另外,该教材在工艺方面需要加强典型实例的补充。
3. 学情分析
专业基础知识已扎实;专业技能已经具备一定水平,但有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并完成任务的能力需提高。学生正走向专业能力自我构建的“成熟期”。
第二学年的后半学期,主动性强,对知识的渴求欲望高;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有待培养;协作组织等关键能力正在构建。学生正走向关键能力自我构建的“成熟期”。
合理改革运用行动导向教学,项目任务驱动,可提高其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很迫切!
4. 教法分析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动画、录像图片等加强学生感性认识。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2006年《机械制造技术》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演示课件、教案、和习题等材料已经挂在校园网网页上,供同学们可以随时学习参考。
课堂教学坚持启发试教学,例如,提到的刀具角度知识的学习是本课程的一个难点,定义多,教学中除了拿实物刀具观察外,还利用录像演示刀具立体状态,演示角度形成过程,另外还要求学生用普通材料比如橡皮泥、萝卜等制作刀具。通过理论学习和动手,使得学生对刀具角度有了深刻理解和认识,跨越了空间想象的难关,同时又有了兴趣。
教学过程力求明确,前后连贯,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在讲述工艺及工装理论知识中,就找到一个典型零件———小轴,“边讲边练”针对此零件围绕它进行工艺规程制定训练、工装设计,把学和用有机统一起来。
04、05、06级曾经作过类似的课程设计,比较成功。教学成果和作品见ppt图片展示。在教学中循序渐进,把零件图给学生,在讲到车床外圆加工时就以它为例子选择毛坯、刀具、切削要素等做工艺,还可以实际制作;讲到孔加工时就立用此件进行选择钻床、钻头大小、钻床等;讲到夹具设计了就选钻模设计钻夹具方案。前后连结紧密,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课程结束后有两周的课程设计对基本理论进行集中总结。
再加上实习、实训课程的加强,学员的基本理论和经验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且基本成熟。用一周时间对此典型零件作夹具设计并加工,其中就用到了,钳工操作,车工、铣工操作,数控机床操作等,还可以应用三维绘图软件画出三维效果图。如此以来使得制造和设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锻炼了学生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习起来有成就感,存在较大的动力。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几条。
一个中心:始终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练;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目标;工作过程中提高关键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手段:在教学中尽量采用现场教学,到实习车间或到企业一线。”动手是最好的学习“。效果好,学生学习主动、记忆深刻。接触实际工作场景,多动手操作。
一个标准:学生没兴趣就失败;学生没行动就失败;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估;教师是教练学生独立做;手段要多、新。
5.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中始终围绕教学大纲突出本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下面以这一节内容为例谈谈教学体会。
5.1 本次任务的知识点、能力点与教学目标是:
• 认识夹具的重要性
• 夹具定位、夹紧概念
• 通过实例分析工件自由度的限定
• 产生自己设计制造夹具的想法
• 为夹具定位元件、方式的学习打基础。
独立完成一典型批量件的专用夹具,画出装配简图,分析定位并填表评估。
5.2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序号 内容结构 教学步骤 时间及教法
1激发
学生 引入:夹具的认识 1至4引导作用
发散性提问、熟悉的夹具、学生作品 7分钟(录像、图片、教具)
2教学
重点 工件的定位原理(重点) 5介绍
六点定位原则并清晰区别定位与夹紧 15分钟(动画、对比实例)
3教学
难点 自由度的
限制(难点) 6、7基本知识分析
以概念介绍为中心同时结合大量定位实例加教具 18分钟(PPT、教具)
4教学
应用 应用:定位案例分析 8、9评估学习结果现场提问和操作 8分钟(PPT、动画、操作)
5教学
总结 小结 10总结与提高
引出新的任务 2分钟(期望)
5.3 通过录像和动手认识夹具基本概念,选择一个典型夹具分析并按评估表的要求独立填写,完成任务。
整个教学过程,以夹具实体为主要教具,让学生拆卸并观察,同时提出问题,解决抽象概念。另外,教学任务阶段摆出老生做的成品,和制作的过程照片,工作一线夹具重要应用的图片和录像等,鼓励他们“你们也能做到”,使他们对将来有很大的期待,同时提出本次课程的任务,层层深入解决概念问题。最后,在一个典型录像和具体夹具观察触摸中,教师提出下次课的新任务。使学生在主动未来构建冲动的驱使下,认识抽象的问题,并保持努力完成任务的激情。达到教学的较好效果。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