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体说课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
活动
|
学生
活动
|
设计
意图
|
||||
故事导入,明确任务目标
|
【步骤1】讲述铁钉、战马、王朝的小故事。十五世纪英格兰的理查三世因为一枚铁钉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失去了王朝。同学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步骤2】由一枚铁钉可以导致一个王朝的破灭,导入一条线段也可能导致一台机器的报废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进一步布置本节课的任务目标、知识目标。完成支座的三视图
1、掌握组合体表面连接处的四种位置关系及连接特点;
2、掌握组合体表面连接处的画法;
|
教师讲解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得到的启示?
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明确本节内容的重要性。
|
学生边听听故事边边思考,回答问题。
|
通过小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情感教育,培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通过铁钉与线段的对比,导入任务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本节课。
|
||||
新
授
内
容
一
组合体表面位置关系
|
【步骤1】观察图形并思考
|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新知。
教师巡视课堂识。
|
分组讨论,小组长要逐个提问,起到督促作用。
讨论结束组长主动交流答案。
|
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使全体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学困生可以在同学的帮助下树立自信心,提高兴趣。
|
||||
连接特点
|
【步骤2】规律总结
组合体表面的四种位置关系
平齐、不平齐、相切、相交。
连接特点
平齐、相切没有分界线
不平齐、相交有分界线。
|
对各小组的回答予以分析评价,总结规律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
集体回答
|
及时对学生的观点予以正确评价,便于学生趁热打铁,理解掌握知识。
|
||||
新
授
内
容
二
组合体表面连接处的画法
|
(1) 以图示组合体为例演示讲解表面连接处的交线画法,得出结论。
当构成组合体的两基本体表面平齐时(共面),视图中不应绘制分界线。
当构成组合体的两基本体表面不平齐时(相错),视图中必须绘制分界线。
(2)常见平齐不平齐情况分析。
进一步提问:如果没有轴测图,怎么判断表面连接处的位置关系。
(3)巩固练习
【步骤2】
2、相切
(1)通过一道简单的选择题直接得出结论
(2)提高练习: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步骤3】
3、相交
(1)通过让学生补画漏线得出相交时的画法。
|
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平齐不平齐的交线情况。
并通过问题设置,层层递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分析线位置关系,得出结论,并通过练习加深巩固。
布置学生自主做题,并找学生上黑板运用CAD绘图。
教师巡回指导。
绘图完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
对比轴测图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并且根据教师的引导,得出平齐时视图中不画分界线,不平齐时视图中画分界线。
积极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动手绘图并总结规律。
|
通过典型实例,和预先设计的阶梯型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画法规律,进而掌握分析方法,并及时练习巩固。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因为平齐不平齐的情况已经分析的很清楚,所以相切相交的情况就由学生通过给定的图形独立得出结果。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此处设计一道没有轴测图对照的练习,使学生提高识图能力,加深对相切时的画法认识。
此处在前面的基础上设计绘图练习,让学生在做中学习,总结规律。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课件中连接了CAD,鼓励学生大胆动手。
|
||||
任务实施
|
【步骤2】
支座由圆筒、底板、耳板三部分组成,底板和圆柱筒的上表面不平齐,有分界线,前后表面相切,没有分界线;耳板和圆柱筒上表面平齐,无分界线,下表面不平齐,有分界线,前后表面都相交,有分界线。
【步骤3】
学生绘图。
【步骤4】
任务展示
|
教师给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抽查学生回答问题,并予以评价。
教师就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组织小组互评。教师最后评价各组完成情况。
|
分组讨论,组长负责让每个同学表达看法。
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同学注意思考,判断正误。
|
本节课任务的设置是紧扣教学内容,并采用常见零件,适当降低了学生实施任务时的难度。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最终归纳出合理的步骤顺利完成任务。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最初的对任务的的兴趣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真正体验到做中学的乐趣。
|
||||
课堂小结
|
【步骤1】
|
教师给出问题。
|
学生思考并回答。
|
及时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
||||
【步骤2】
知识小结
1、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2、对号入座
平齐 不平齐 相切 相交
有分界线 无分界线
|
教师提问
|
学生集体回答。
|
||||||
布置作业
|
根据立体图绘制三视图,尺寸从立体图中量取.
|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
学生记录作业并简单回顾本节内容。
|
设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