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说课
——上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说课稿
【设计理念】
本课位置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重大改革,不仅使秦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奠定基础,而且从秦国开始确立新的政治经济体制,并由此延伸、扩展,实现中国古代社会划时代的大变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从而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商鞅变法前秦国经济政治状况及变法措施,分析商鞅变法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历史资料,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改革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对学生进行追求真理、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原因及意义。
难点: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过程陈述】
一、创设故事情境 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给同学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1996年岁末,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观看话剧《商鞅变法》时,被剧情所感动,落下了眼泪。当同学们听得入神时,我问:“朱总理为什么会对这场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改革如此动情呢?想知道商鞅变法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响亮地回答:“想知道!”。“好,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两千多年前那动人心魄的改革年代。”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带着求知的渴望,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二、模拟宫廷辩论 理解新知
首先我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关于商鞅变法的历史材料,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一,说一说变法前秦国的社会状况。
(材料一:齐威王当上霸主以后,燕、赵、韩、魏等国都来朝贡,只有西方的秦国没有来。中原各国叫它“西戎”把它看作野蛮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夺它的土地。)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学生归纳出:秦国经济落后,政治守旧,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之后,我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听任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秦国会怎样。学生稍加思考,回答说:秦国会越来越弱,甚至灭亡。
接着,我讲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立志要让秦国富强,因此发布《求贤令》,招揽人才,这样,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就登上了政治舞台。讲到这里我用鼓励的目光望着同学们说:“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变法前商鞅的情况?”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学过一些有关商鞅变法的知识,所以都积极发言介绍商鞅。然后,我适时提出疑问:来到秦国之后商鞅马上就开始变法了吗,学生回答:没有,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学生说是由于旧贵族的反对。我告诉同学们正是由于贵族的反对,所以秦孝公决定召开一次宫廷辩论会讨论是否变法。我出示《商鞅舌战图》,提议我们师生一起模拟那场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宫廷辩论会,我扮演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守旧贵族,同学们扮演大改革家商鞅,我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响应,并且很快地进入了角色。
辩论开始,首先我说明秦国现在实行的法令制度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统治国家必须遵循古代的法则,我的观点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学生立刻站起来反驳我,有的说:“国家要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旧的法令不适应今天就要改变,不变,老百姓会反抗。”还有的说: “现在的社会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只要有利于国家,就可以变。”
接着我说,“我的官位、爵位是世袭的,要变法可以,但不能侵害我的利益。”学生有理有据地反驳说:“正因为你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做大官,所以不思进取,阻碍了秦国的发展”。“你的官职不代表你有能力,选拔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秦国才能强大”。“变法是为了让国家富强,不能因为你个人的利益,损害国家的利益。”
最后我说:“谁能保证变法一定成功?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把握就不能实行变法”。反驳我的学生更多了,他们说:“变法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如果不变法秦国可能会灭亡”。“只要有成功的希望就应该努力争取,为什么不试一试”。在你来我往唇枪舌战的辩论中,同学们很好地体验和感受了变法的艰难,理解了变法的必要性。
我在对学生精彩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后,让学生讲“立木取信”的故事,使学生明白取信于人的重要。
三、分析历史材料,解决重点
随后,我请同学们阅读商鞅变法的措施,然后我结合材料二对奖励耕战这项措施进行了点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变法措施的了解认识变法的作用,为下一步教学作铺垫。
(材料二:耕,指耕织,也就是说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战,指军功,对作战有功的将士授给田宅、爵位。旧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也没有赏赐。)
然后我让学生阅读材料三,它是一段关于商鞅变法后秦国发生变化的史料,请学生结合史料分析变法的意义。
(材料三:商鞅在秦国变法前后共二十一年,“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有了对变法措施的理解,再利用史料提供的信息,学生顺利地归纳出:变法使秦国社会安定;经济富足;军事实力提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强调指出: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四、组织小组讨论,突破难点
学生理解了变法的意义,我及时总结过渡到下一目教学:商鞅在秦国掌权二十余年,他的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到了较为彻底的推行,终于实现了秦国由落后变强大的巨大飞跃。但商鞅变法触动了守旧贵族的利益, 他们对商鞅的仇视可想而知,秦孝公去世后,秦惠王即位,商鞅失去了保护屏障,守旧贵族趁机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为变法付出了生命。我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为什么商鞅被杀, 新法却没有废除。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得很热烈,我参与其中,给以适当启发。学生在分组讨论之后开始小组发言:有的说,因为当时秦国需要变法;有的说,因为变法使秦国富强了;还有的说得更具体:变法让秦国的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听了各组的发言,我知道同学们已经基本理解了本课的难点,趁热打铁我引用课文的一段小字内容作为史料,请同学们结合史料继续讨论。
(材料四:商鞅为躲避追捕,逃到一家客店。店主说:“商君新法规定,留住没有凭证的人,要受‘连坐’处罚。”商鞅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束手待擒。)。
阅读史料之后,同学们的思维更活跃了,对问题的认识也更深刻。有的小组说,商鞅逃到客店店主不让他住,说明老百姓知道守法,变法已经深入人心;还有的说,变法适应了秦国发展的需要,守旧贵族只能处死商鞅,但不能阻止新法的实行。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肯定,归纳同学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本课的主旨:任何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都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分析两段后人对商鞅评价的史料。
(材料五:司马迁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被任用后,实行严刑法治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苏轼认为商鞅变法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虽然使秦国骤然富强并统一全国,但引起天下怨恨,使秦国不久而亡。)
由于同学们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的难点,因此对这段史料都能作出正确的评析,学生纷纷指出:“司马迁和苏轼的观点不对,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看他的性格,商鞅所做的事有利于社会发展;秦朝的灭亡是后来实行暴政造成的和商鞅没有关系。”通过评价商鞅,不仅再次强化教学难点,而且使学生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五、联系现实生活,以古鉴今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实,我小结商鞅变法的有关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现实指出:我们今天就生活在一个改革的时代,改革开放二十年多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学习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应该思考能从中借鉴一些什么。我问:“同学们想不想成为一名改革家?说一说作为改革家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学生很愿意发表见解,有的说要有创新精神,胆识过人;还有的说要聪明,有大智慧;有口才,讲信用;还有的说要有恒心能坚持到底,遇到困难不退缩;作为一个改革家不但要有智商,还要有情商,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在同学们情绪高昂的时候,我问:“同学们现在能不能体会我们的朱总理观看话剧《商鞅变法》时的心情?他为什么落泪?”学生说:“他体会到了变法的艰难,被商鞅勇于献身的精神所感动”。“朱总理是改革家,改革家的思想是一致的,改革家的心灵是相通的。”同学们精彩的发言为本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自我反思】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单向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合作地探究知识。本节课教学内容涉及了初中学生不易理解的政治、经济制度,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在《商鞅变法》中我精心设计了一场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宫廷辩论会,我以守旧贵族的身份出现,大谈祖宗之法不可变,世袭的官爵、利益不能触动等,我发表的言论都是针对教学内容精心准备的;学生扮演大改革家商鞅与我论战,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商鞅是即兴的,无准备的,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激烈的唇枪舌战,在你来我往的争论中,我成为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的向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感悟、理解了变法的艰辛和势在必行。
2、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新法为什么没有被废除。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学生能够学会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真理愈辨愈明,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提高了认识,理解了本课的主题: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3、遗憾之处
商鞅变法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一次重大改革,距离现在年代久远,材料有限,作为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理解政治经济改革有一定难度,本节课我虽然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仍有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内容。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意紧扣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有所收获。
相关阅读推荐:
› 华师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说课 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