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舞蹈

中阮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5-08-04 15:18: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中阮
  •   公告:

    

课程名称:中阮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中阮(琵琶)乐器的演奏技术,能够独立演奏(独奏,合奏,重奏)中阮(琵琶)
乐曲。达到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或地方)的中阮、琵琶专业的等级考试水平。(初、中、高级)
教学内容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编制的《全国民族乐器演奏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系列丛书》(中阮、琵琶考级曲集)、地方(如民族出版社的中阮、琵琶实用教程)的部分练习曲、各地的民歌、小调等乐曲作为练习曲目。
课程目标:
1、初级目标包括:
中阮(琵琶)入门、乐理、手指(倚音、颤音、叠音、滑音等)技巧 练习、乐曲演奏,掌握演奏的基本技巧、能够演奏基本简单的曲目。
2、中级目标包括:
各种技巧的强化练习、中级乐曲练习、其它指法练习(中级),熟练掌握演奏的技巧,能够演奏中级曲目,体现风格的表现。
3、高级目标包括:
作品练习。熟练掌握演奏的技巧并在技巧上能够独立处理乐曲、能够熟练按照乐谱 正确演奏,有自己的曲风。
课程面向对象:
小学二—五年级、初中起始年级。
教学乐器
采用天然材料(紫竹、白竹、凤尾竹、花斑竹)制的中阮(琵琶)
教学形式: 小班授课,每个星期天下午上课。
主要课程内容:
内容提要 :
通过结合《中阮、琵琶演奏曲集》一书独奏曲的练习,注重基本功、基本技巧的训练,能够帮助练习者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练习时,既可依照教程的顺序练习,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变动。总之,练习过程要善于解决各个学习阶段的主要困难,从全局出发去解决每一个技术和艺术上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阮有大阮、中阮、小阮,等等,虽然各个品种的音域、音色不同,但定弦规律是一致的。本书简单介绍了阮的历史及构造,大阮、中阮的音域、定弦和各调的首调唱名;以中阮为训练对象,大阮可可借鉴一些练习曲。
阮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据东汉傅玄《琵琶赋》序载,阮是当时人们参照琴、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圆形音箱、直柄、十二品位、四弦。阮古称秦琵琶或月琴,唐武则天时发展为十三品位。因晋人阮咸善弹此器,因此得名。
一、 阮的历史
阮 拨奏弦呜乐器。源于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的琵琶。唐代武则只690—705在位)时改称阮咸,宋代简称为阮,今为中国民族乐队及戏曲乐队的常用乐器。
阮源于中亚,通过龟兹传入我国,阮在汉时称为秦琵琶,唐时称阮咸,宋时称阮,直到清代都一直保持古制。阮是“阮咸”的简称。古琵琶的一种。阮有低阮、大阮、中阮、小阮四种,目前乐队中多用大阮与中阮。中阮比大阮高纯五度。阮有三弦、四弦之分,有品,按十二种平均律装置。阮的演奏技巧比较简单,演奏方法及符号与琵琶相同。小阮主要用于演奏旋律;中阮、大阮、低阮主要担任和声伴奏。阮的音色圆润而丰富,颇具特色,并且自成一族,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
汉时,有多的马上乐器传入我国,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张骞出使乌孙国(今乌孜别克民族),乌孙王昆弥与汉通婚,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得音乐的工匠参考琴、筝、筑、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这种乐器便是阮,当时称“秦琵琶”。现存的古代中亚豪来兹姆王国宫殿壁画上有阮咸,是公元4世纪的作品,说明阮咸源于中亚,通过龟兹传入我国中原。
东晋(317~42O)“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是杰出的音乐家,最喜弹奏这种乐器,他当时弹奏的已是趋于定型的阮了。由于阮咸善弹和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崇尚,这种乐器一时风行全国各地,成为独奏、合奏或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乐器。后来因为社会动乱,阮曾一度失传。在甘肃麦积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画上,可以见到阮的造型与现在的形制相似。  据《新唐书·元行冲》载,唐武则天时(684~701),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铜器,身正圆似琵琶,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乐器相似。元行冲认为:“此阮咸所作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声高雅,乐家遂谓之阮咸。”唐代的阮,有四弦、13柱,发展得已比较完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形象地描绘阮的音色纯厚圆润。如珠落玉盘那样悦耳动听。在唐代的《清商乐》和《西凉乐》中,阮咸也是主要的乐器之一。
  阮咸在盛唐时期流传东瀛。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中,还珍藏着一张唐代传去的螺钿紫檀阮咸。这张阮咸长10O.7厘米,四弦、14品,在圆形共鸣箱的面板上,开有两个圆形音孔并镶有音窗,腹部是一副四人奏乐图。琴颈和琴轸上,都有螺钿镶嵌,在琴箱的背板上,更嵌出美丽的花枝图案,并有两支飞翔的鸟雀。其工艺之精细,造型之秀美,为后世所罕见。
阮咸简称为阮,始于宋代。10世纪末,宋大家把阮咸由四弦增至五弦,但不称其为五弦阮咸,而称“五弦阮”,阮之名自此始。 元代,阮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从中国音乐研究所收藏的一张清代阮看来,直到清代,阮仍保持着古制,音域只有一个多八度。在民间流行的旧式阮,则退化为两条或三条弦,即使是四条弦,也是每两条同发一音,音域很窄,音阶也不完备。建国后,阮的改革和演奏艺术发展很快。20世纪50年代对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阮具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4个声部,而自成一族。改革后的阮都为四弦,采用金属弦,调音方便,音域扩展到三个八度以上,音量增大。半音俱全,可任意转调。在演奏技巧上,除传统指法外,还吸收了其它中、外弹拨乐器的技法,大大丰富了阮的表现力。
1977年制成的双层共鸣箱中阮,是在加大的琴箱内增设一张较薄的共振板,把腔体隔成前后两部分。这种际音色圆润浑厚,音量明显增大。1979年制成的电扩音中阮,既保持了阮的传统音色,又丰富了发音的韵味。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无品大阮,在琴箱中的高音区支有一根音柱,由于降低了山口和缚弦的高度,琴弦距指板较近,便于演奏。它保持了大阮原有的音量,音色较为柔和,演奏上可借鉴三弦、琵琶和筝的抹、滑、揉、打、吟等技法,适于演奏流畅如歌的旋律,表现力极为丰富,具有动人的艺术效果。近年来研制的新大阮,增大了共鸣箱和面、背板的拱度,加长了琴杆,面、背板的厚度由中央向四周逐渐减薄,面板里面粘贴“V”形音梁和周边挖“U”形槽,音孔改为对称的鸟形,造型美观,发音坚实、宏亮,音色纯厚圆润,显著增强了表现力,可供独奏使用。历史上汉琵琶是"阮"的前身。在南京西善桥古墓出 土的南朝时期(420~589)(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刻壁画.其中阮咸斜抱一件乐器弹奏的图像.它为今人研究阮的历史、形制、沿革及演奏等提供了确切资料。据(新唐书.元行冲传),武则天在位时.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铜器,身正圆似琵琶,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的乐器相 似。元行冲认为,"此阮咸所作批也.命易以木,弦之,其声亮,雅乐家遂谓之阮咸。"至宋代.宋太宗赵匡义于至道元年(995)把阮改为5弦,称之为"5弦阮 。  阮既可独奏,也与其它乐器合奏,如故宫博物院所藏三国时代的青袖瓷仓上有阮与其它乐器合奏的陶塑装饰﹔麦积山北魏壁画上绘有笳与阮的合奏图﹔敦煌壁画佛座前乐舞的乐队合奏中有阮﹔宋人仿五代周文矩宫中图卷有阮与古琴合奏等。
据史料记载,阮的乐谱十分丰富。如,宋代以前有(阮咸谱)20卷,(擘阮指法)1卷,(琴阮二弄谱)l卷等。可惜这些阮谐均已夫失。阮的制作在唐代已达到较高的工艺水平。现存于日本奈良正仓院的唐嵌螺细紫檀阮,其工艺之精细,造型之秀美已相当完善。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曾仿制过古代阮﹔1946年前后,无锡华光国乐团按唐代阮的形制,研制出三弦的大阮、中阮各1把。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管弦乐团对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依十二乎均律补齐半音,使转调不受限制﹔增加品位,使音域扩展到3个八度以上。新改编和创作的独奏曲目有(瑶族长鼓舞)、(引水上山坡)、(调歌)、(火把节之夜)等。
  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张骞出使乌孙国(今乌孜别克民族),乌孙王
昆弥与汉通婚,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得音乐的工匠参考琴、筝、筑、卧箜篌等
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这种乐器便是阮,
当时称“秦琵琶”。在甘肃麦积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画上,可以见到它的造型。
  东晋(317~42O)“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是杰出的音乐家,最喜弹奏这种乐器,他
当时弹奏的已是趋于定型的阮了。由于阮咸善弹和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崇尚,这种乐
器一时风行全国各地,倍受人民欢迎和喜爱,而成为独奏、合奏或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
乐器。后来因为社会动乱,阮曾一度失传。
  据《新唐书·元行冲》载,唐武则天时(684~701),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铜器,
身正圆似琵琶,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蝗乐器相似。元行冲认为:“此阮咸所作
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声高雅,乐家遂谓之阮咸。”唐代的阮,有四弦、13柱,发
展得已比较完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形象地描绘阮的音色纯厚圆润。如珠落玉
盘那样悦耳动听。在唐代的《清商乐》和《西凉乐》中,阮咸也是主要的乐器之一。
  阮咸在盛唐时期流传东瀛。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东大寺正仑院中,还珍藏着一张
唐代传去的螺钿紫檀阮咸。这张阮咸长10O.7厘米,四弦、14品,在圆形共鸣箱的面板上
,开有两个圆形音孔并镶有音窗。琴颈和琴轸上,都有螺钿镶嵌,在琴箱的背板上,更
嵌出美丽的花枝图案,并有两支飞翔的鸟雀。其工艺之精细,造型之秀美,为后世所罕
见。
  长期以来,阮始终保持着古老的风格和形式,构造上没有什么改变。在民间流行的
旧式阮,反而退化为两条或3条弦,即使4条弦,也是每两条同发一音,音域很窄,音阶
也不完备。从中国音乐研究所收藏的一张清代阮看来,直到清代,阮仍保持着古制,音
域只有一个多八度。  
阮在现代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阮的改革和演奏艺术发展很快。50年代对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
阮具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4个声部,而自成一族乐器。这些改革的阮都为四弦,
采用金属弦,调音方便,音域扩展到三个八度以上,音量增大。半音俱全,可任意转调
。在演奏技巧上,除传统指法外,还吸收了其它中、外弹拨乐器的技法,大大丰富了阮
的表现力。
  80年代研制的无品大阮,在琴箱中的高音区支有一根音柱,由于降低了山口和缚弦
的高度,琴弦距指板较近,便于演奏。它保持了大阮原有的音量,音色较为柔和,演奏
上可借鉴三弦、琵琶和筝的抹、滑、揉、打、吟等技法,适于演奏流畅如歌的旋律,表
现力极为丰富,具有动人的艺术效果。

二、阮的结构:
 阮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山口、缚弦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头和琴颈是用两块硬质木料胶合而成,琴头顶端多饰以民族风格的雕刻,琴颈上粘有指板,指板上嵌有2 4个音品,品按十二平均律装置。
  琴身是一个呈扁圆形的共鸣箱,由面板、背板和框板胶合而成。在面板上胶有缚弦
和开有出音孔。弦轴有4个,除用普通弦轴外,也可用齿轮铜轴。琴弦使用丝弦、肠衣弦
或金属弦。琴头呈如意状,4个弦轴分别装在琴头两侧。琴杆修直,背部呈扁圆形,正面平整设指板,面上粘山囗和品位。设24品,依十二平均律排列,每半音一个品位。音域可达3个八度。音箱正圆,面板和背板略成拱形,面板上方左右开音孔,下方中央有拨扶手。
  制作阮,所用材料大致和琵琶相同。琴颈和琴身框板,还可使用椴木或杨木。面背
板都使用桐木。指板用红木。弦轴可用红木、黄杨或黄檀等。琴身的圆度应准确,面背
板平整光滑,琴颈和琴身在一个平面上,各部胶接严密牢固,音品间距准确,表面涂漆
匀净、木纹清透。
  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静、柔和、富有诗意,与秦琴相似,在合奏中常担任演奏
旋律或描句,具有动人的效果;担任伴奏时,丰富的节奏变化能突出乐曲的特点,在乐
队中采用两个以上中阮分部演奏和声,会使弹拨乐器组的中音声部更为丰满。
  大阮比中阮低五度,是次中音乐器,发音坚实、雄厚而有力,与西洋乐器大提琴相
似,在乐队中演奏旋律时,常与中阮作八度结合,以加强中玩效果,流畅的琶音最适宜
映衬抒情的旋律,演奏单音或和弦时,,能加强节奏、烘托出乐曲热烈奔放的效果。中
阮和大阮,既适于独奏,也适于合奏或伴奏。在民族乐队中,常用来组成双音或三音和
弦等各种音型,以加强整个乐队的演奏效果。它常给二胡、板胡、笛子和唢呐等乐器伴
奏。在京剧和其它地方戏曲中,也常用到中阮和大阮。
  低阮是低音乐器,发音深沉而低厚,犹如西洋乐器低音提琴,在民族乐队中,低阮
只用于演奏和声的节奏或是经过简化的曲调。有些乐队还将它作为低音拉弦乐器使用。
三、阮的定弦
各种阮的定弦及音域均不相同,在乐队中的作用也不一样。大、中、小阮以五度关系定弦,低阮以四度关系定弦。根据阮的大小可分为大阮、中阮、小阮三种,还有一种叫低阮。
  民间流传的阮,定弦很不统一。在民族乐队里,大、中、小阮都以五度关系定弦,
它们分别为:小阮(C、g、d1、a1),中阮(G、d、a、e1),大阮C、G、d、a,低音阮
以四度关系定为(E1、A1)、D、G。常用的音域是:小阮从C~a3,中阮从G~e3,大阮
从C~a2,低音阮从E1~e。在这族乐器中,小阮是高音乐器,发音清脆、明亮,在乐队中常担任演奏曲调。
上世纪有一段时间中阮的定弦模仿小提琴,自四弦至一弦定为G、d、a、e1;大阮的定弦模仿大提琴自四弦至一弦定为C、G、d、a。这种弦与弦之间均为纯五度音程关系的定弦称为“五、五、五”定弦法。
阮演奏家在实践中发现“五、五、五”定弦法不是阮的最佳定弦法。把中阮定为G、d、g、d1;大阮定为D、A、d、a,让一弦和二弦、三弦和四弦成为相邻的二个八度关系,这种五度、四度、五度音程关系的定弦演奏指法更方便,弹和弦音更快捷。也有把中阮定成A、d、a、d1(四度、五度、四度)的,指法也很科学。现在艺术院校的阮教学多见“五、四、五”定弦和“四、五、四”定弦。这种定弦称为固定音高定弦法。
京剧乐队中的阮可以采用固定音高定弦法。但这种定弦弹奏京剧常用调bE、E调时空弦音用的少,没有开放音,阮的四根弦共振不好,阮与其它乐器的共鸣也不好,指法不顺,演奏技术要求严格。固定音高定弦适用F调、G调、A调、bB调、C调、D调等。
京剧乐队中阮的最佳定弦法是和京胡同步定弦,伴奏二黄用5 2 5 2弦;伴奏西皮用6 3 6 3 弦。若考虑弦的张力,阮的四根空弦音中至少有两根和京胡一致。和京胡同步定弦,指法就能和京胡指法近似,演奏顺便,能充分发挥器乐性能,乐器与乐器之间的共鸣也好。有时E调二黄和E调西皮相继出现,这时阮的伴奏就不分二黄、西皮了,二黄唱腔所需要的音符在西皮弦上都有。两种唱腔共享一种指法,保证1=E音就可以。随京胡的定弦法能导致演出中因转调经常拧轴调弦。
伴奏京剧的阮演奏员要学会空弦音高设计。一出戏中有D调、bE调、E调、F调、G调、A调、bB等多种调门出现时,则应该选择固定音高定弦法,靠变换指法转调,演出过程中不用调弦。一出戏中大多数唱腔均为E调,只有少数唱腔为其它调,中阮和大阮的定弦可以根据需要将空弦音名改变,改变的目的是让阮的空弦音和指法向京胡靠拢,以便统一风格,增强共鸣。比如现代京剧“沙家浜”中1=E调唱腔居多,兼有1= #G(bA)、 1=#C(bD)、1=#F 等调门。中阮可以将空弦音定成#G #C #g #c(E调的3 6 3 6 弦);大阮可以将空弦音定成#C #G #c #g(E调的6 3 6 3 弦)。1=#G调中阮用1 4 1 4弦,大阮用4 1 4 1弦;1=#C调中阮用5 1 5 1弦,大阮用1 5 1 5弦;1=#F调中阮用2 5 2 5弦,大阮用5 2 5 2弦。这种定弦比阮的固定音高定弦降低了小二度,弦的张力仍保持在最佳状态。1=E调使用的是京剧常用指法,伴奏效果好。1=#G、1=#C、1=#F等调门空弦音属唱腔常用音,和三小件配合亦好,指法方便顺溜,便于演奏。整出戏仅定弦一次,演出中不用拧轴调弦。设计空弦音高时要首先考虑一场晚会的最多用调,以最多用调为主设计空弦音高,尽量与京胡同步,兼顾转调、共鸣、弦的张力、音区、邻弦之间的音程关系等,演出中尽可能减少调弦次数,偶遇转调则使用变指法按音。
阮的空弦音程关系可以根据需要临时改变。举两例说明:
1.大阮用固定音高定弦法(D、A、d、a)为1=C调二黄唱腔伴奏,空弦音首调唱名是2 6 2 6。用C调指法可以弹奏,但指法不顺,伴奏快速唱腔有难度。若将第三弦临时降低大二度定弦,空弦音变成2 5 2 6(D、G、d、a )。第二弦和第三弦与京胡同步使用的是二黄指法,整个乐队效果会因此一音的临时改变而显得活跃。
2.用大阮为1=bB调反二黄唱腔伴奏,固定调定弦空弦音首调唱名为3 7 3 7,反二黄的主要音符1音和5音要靠一指和二指分别控制,指法不顺,演奏难度大。把第三弦临时降低大二度定弦、空弦音唱名变成3 6 3 7(D、G、d、a),主要音符1、5两音则由左手一指在二、三弦上控制,使用的是京剧常用指法,加上空弦音3 6 3 7的配合,什么速度的反二黄都能顺利演奏。并且大阮使用的正是最佳音区,共鸣效果好。
京剧伴奏乐器除三小件外其它乐器的伴奏音符应该是逐件递减的。三弦的音符少于月琴,中阮的音符少于三弦,大阮的音符少于中阮。只有这样处理,乐队的整体效果才能清晰透明。技术好的中阮演奏员可以完整地弹奏京胡伴奏谱(用旋律音高弹奏,莫用高低音互翻)。大阮的声音反应较中阮迟缓,伴奏时删减一些音符是必要的,精减后剩下的音符多为旋律中的骨干音。
阮演奏员有必要学习和声、配器方面的知识,掌握低音处理方法,大阮和中阮互相配合,在大齐奏的伴奏中将和弦,分解和弦等配器技法、阮演奏技巧融入唱腔伴奏之中,展示乐器之长,使伴奏效果更科学、更具活力。
十二平均律的应用,使有二十四个品位的阮能应对任何京剧唱腔的伴奏。阮咸已成为京剧乐队的主要成员,不可缺少。我们要提高阮的演奏技术,重视阮在京剧乐队中的作用,京剧乐队应该与时俱进,设置阮专业。
四、阮的演奏技巧:
阮的演奏技巧,原来比较简单。随着乐器的改革,如今逐步得到丰富。近年来,我国许多音乐学院先后开设了阮的专业本科,大阮和中阮的独奏曲也相继涌现。目前,经过演奏者的继承、实践、移植和创造,右手的指法已有弹、挑、勾、抹、扣、划、轮、拂、分、摇、扫、滚等30多种,左手指法也有泛、打、带、滑、推、拉、吟、纹等IO多种,显着提高了阮的艺术表现力。中阮的名曲有:《云南回忆》《丝路驼铃》《满江红》······
五、阮在京剧乐队中的应用
 阮音箱圆形,十二个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拨片弹,可用于独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中阮和大阮已成为京剧乐队中的常规伴奏乐器。阮的声音柔美、丰厚、音域宽广。在京剧乐队中与四大件结合的很好,既能完整的演奏旋律,又能支持旋律重音。中阮属中音乐器,大阮属低音乐器,中阮和大阮填补了京剧乐队的中音和低音声部。尽管常用随腔齐奏的方法,但也加强了声音厚度和节奏烘托。中阮可能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乐器,学中阮的是很少,但使用中阮的地方并不少。这是民族乐团中必须的配置,是重要的中低音乐器。她有非常独特好听的声音,有点像吉他的。

六、作品
(起止级1—10)
第 一 级
1 卖报歌…………………………姚策定谱
2 我爱北京天安门………………姚策定谱
3 紫竹调…………沪剧曲牌 甲天下定谱
4 采茶扑蝶………福建民曲 甲天下定谱
第 二 级
1 凤阳花鼓………………………安徽民歌
2 葬花………………………庞玉璋定指法
3 旱天雷…………广东音乐 甲天下订谱
4 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西民歌
第 三 级
1 金蛇狂舞…………………庞玉璋定指法
2 关山月……………古曲,庞玉璋定指法
3 红星歌…………………………姚策定谱
4 雨打芭蕉………广东音乐 甲天下订谱
5 花好月圆…………………诸新诚定订谱
第 四 级
1 流………………………………林吉良曲
2 锦上花………………………………古曲
3 草原小牧民……………………姜铭礼曲
4 鱼水情………………………王振元编曲
第 五 级
1 山寨欢歌………………………姜铭礼曲
2 划船曲………………………庞玉璋移编
3 瑶族舞曲………………………姚策定谱
4 侗歌…………………………林吉良编曲
第 六 级
1 双声恨……………广东音乐 姚策定谱
2 石林夜曲………………………林吉良曲
3 河南小曲……………………赵桂林改编
4 夕阳箫鼓………………………庞玉璋移
第 七 级
1 赤胆忠心……………………姜铭礼改编
2 四方舞曲………………………丹麦民歌
3 火把节之夜………庞玉璋、赵桂林订谱
4 大浪淘沙……………赵桂林中阮演奏谱
第 八 级
1 草原晨曦………………………姜铭礼曲
2 游泰山…………………………林吉良曲
3 寒江春回………………………赵桂林曲
4 凤凰花开………………………林吉良曲
第 九 级
1 松风寒…………………林吉良、宁勇曲
2 望月……………………………赵桂林曲
3 早春的草原……………………赵桂林曲
4 草原抒怀………………………林吉良曲
第 十 级
1 古道行…………………………姜铭礼曲
2 驰骋(塞外铁骑)……………赵桂林曲
3 满江红…………………………林吉良曲
4 云南回忆…………………………刘星曲

七、课程的评价
中阮班是我们学校的特色班,开设的面还不是很广,不能作为考试学科进行考试,但可以有多种途径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1、弘文学校的学分制(1)基础学分
(2)奖励学分
2、通过考级
3、各级比赛
4、校内外展示
5、艺术节
中阮演奏家简介 :
魏育茹,1960年5月26日出生。现任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国家二级演员。1989年获第十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奏最高荣誉金奖。1995年获中国乐器国际大赛二等将。曾出访朝鲜、新加坡、加拿大、日本等国家演出。  魏育如十岁起学习琵琶,在北京市少年宫担任独奏, 1981年考人中央民族乐团,对中阮演奏进行了潜心钻研,掌握了中阮演奏高难技巧,演奏热情,细腻而富于变化。  多年来为电台、电视台制作了大量音像节目,并为多家唱片公司录制中阮独奏曲,出版了《云南回忆》协奏曲唱片。  在海内外的艺术活动中,获得了广泛好评,是当今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青年演奏家。并兼任北京民族乐器厂及广州琴弦厂技术顾问。  这位同是为人妻,为人母的女性深情的说:“每当拿起乐器,坐在水银灯下全身心的投入艺术创作中时,一切烦恼都忘却了,我愿为民族音乐的繁荣献上我的一束芳香”。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