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音乐初中音乐

中学音乐教师课堂教学审美化实践研究

发布者微信

    

中学音乐教师课堂教学审美化实践研究
——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审美设计的一些尝试
摘要:音乐教育以其特有的审美功能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以教材、作品为审美基点,结合学生审美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多样的音乐审美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体验和创造美即立美的过程。文章结合教学经验、实例将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审美设计的点点滴滴进行描述,力求在总结心得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设计 审美 立美 创造美
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以音乐参与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掘、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教学应从音乐本身出发,引领学生通过体验、参与音乐,形成对音乐要素的敏锐感知、捕捉、理解和表现,使学生学会如何欣赏音乐、怎样欣赏音乐。从而体现音乐教育的魅力: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最终起到影响学生终身审美价值取向的作用。
我国教育家查有梁先生关于《课堂教学审美设计新探》一文中提到:艺术类学科(如音乐、美术、文学、艺术等学科),对“艺术性”要求较高,审美是课堂教学的“主弦律”------ 在课堂教学中,至始至终都贯穿着“审美”与“立美”。“审美”是认识美之所在;“立美”是创造美之实践。
审美和立美互为因果,又在审美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而教师是沟通学生与审美客体(音乐艺术作品)之间的桥梁。如下就自身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审美设计的一些尝试进行总结,与同行交流:
一、以教材、作品为审美基点,带领学生“认识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是音乐审美教育的起点。面对将要施教的内容,我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
首先,明确“单元”中心。教材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施载体,现行教材以单元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设置,单元中音乐作品的选择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教学中,一个全新单元的进入要有所设计,需要使学生理解单元中的一系列音乐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支支片片的。如:《梨园金曲》单元的设计,从我国的“三大国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戏曲文化、京剧由来,并在学习过程中适时的穿插京剧脸谱、行当、场面、唱腔板式及什么是京剧所讲究的“唱念做打”等常识。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模仿起京剧唱段来有板有眼。教授戏曲单元的那段时间里,校广播室竟放起了《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浑身是胆雄赳赳》《智斗》等京剧名段,学生说:音乐课上没听够,没唱够------
其次,挖掘音乐作品中可以描述的审美音乐元素。如江南民歌《十送红军》,作品中旋律以短句的形式呈现,加之多次使用的衬词“里格”“介支个”,都带给人悲伤、抽噎的感受。教学中,在介绍作品创作背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的同时,我对旋律短句中的间歇部分改做延长处理,进行对比范唱。在第一次完整欣赏时设计学生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便有:两种不同演唱方式带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学生听后自然而然的回答:带间歇的旋律短句演唱让人想到送红军的乡亲们泣不成声。这样,作品的感情处理便被适度的把握住了。
另外,还可以围绕单元中心甄选音乐作品。如歌曲《东方之珠》的教学,教材中提供的是童声合唱和古筝演奏两种版本。我为学生另外推荐了大家更常听到的歌手罗大佑的演唱。备课中,我注意到歌曲的前奏和尾声有非常特殊的处理:前奏按时间顺序有隐隐的海风声,杂乱无章的芦笛声,以及远处传来的钟声,紧接着是贯穿作品的主导节奏,尾声部分是渐弱的小军鼓演奏。我为学生做了这样的注解:遥远的海边——瀛弱、无意间——领土流失——警钟长鸣——强大后的“我们”收复失地----英国殖民者列队渐行渐远,又不失尊严(和平解决)。这仅仅是作为教师的个人理解,并不一定是配器者的创作本意,但以这样的理解交待给学生值得信服,并具备积极的导向作用。所以,学生在演唱作品时,不知不觉中融入了一丝质朴的爱国之情。再如《长江两岸》的教学中,我另选择了江南民歌《茉莉花》,提及了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剧情中的东方公主、剧中的民歌《茉莉花》曲调以及男高音的“试金石”《今夜无人入睡》。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江南民歌细腻、柔美的风格也非常主动地通过演唱得到真切的体验。
二、以优秀的音乐教学法为依托,师生一同“体验美”: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
所以,音乐课堂上学生的直接体验、参与尤其重要。多种形式的创造性音乐参与,可以使教师的讲解不再呆板、僵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悟有了更直接的亲身体验。成为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力和提高审美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做法一、备课深挖作品:从节奏入手,熟悉、掌握作品的结构、曲式、风格、特点,找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最简单的节奏、旋律片断,成为设计学生创造性音乐参与的基本“元素”。通过声势、律动参与音乐,体验、表现音乐。节奏参与选择怎样的形式;在音乐的哪些部分设计参与能提示学生感知音乐作品的段落结构;音乐行进中怎样引导学生适时加入而不破坏音乐的完整性,在教师备课中都是要清晰熟练的。参与音乐不是简单的节奏训练,而是参与服务音乐,服务音响,要使音乐因师生共同的创造性参与而变得更加丰富。
做法二、以优秀的音乐教学法为依托,最大可能的设计“参与”:创造性的参与不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创造,而是从音乐本身出发,成体系、有延续性、能够不断发展的创造,其依托便是优秀的音乐教学法,如极具影响力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节奏为核心的“声势活动”)、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科尔文音阶手势”)等等。优秀音乐教学法的运用应该成为教师们施教的有力手段,为教师教学设计创新,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提供依据和可实施的手段、途径。体验、参与音乐的方式方法融入音乐教学之中取决于音乐作品内容的需要,也取决于教师对音乐教育的理解。
另外,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也是体验音乐,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是:在学唱歌曲或作品主题的基础上,教师指挥学生演唱,教师指挥手势收束时,音乐不是“暂停”,而是收回心中“默唱”。教师指挥提示演唱时,学生的声音又从心底唱出。增加难度时,可以通过指挥手势控制学生演唱声音的强弱、连断等。这种训练最大的特点是,作品的完整性在学生心中是完好无缺的。学生对旋律的内心感受比完整出声演唱真切许多。教材中大量作品可做如上审美训练。如《桑塔露齐亚》、《游击队歌》、《如歌的行板》主题、《雪绒花》、《渴望春天》、《乘着歌声的翅膀》等等。
通过参与、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美,需要教师在备课中敏锐感知音乐语言要素节奏、旋律、强弱、和声、音色、调式等在作品中的表现方法,以及这些表现方法对音乐美感起到的作用。使学生学会听辨,懂得对比生活中各种音乐现象的美与丑,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判断力。
三、情境交融, 激发学生“创造美”: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那么,音乐教学中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课堂教学中应最大限度的引导、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参与音乐作品。创作的方式依据不同作品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即兴的。
预设的创作需要教师在审美设计时对作品的结构、乐句的划分有清晰的认识。在熟悉作品前提下,需要创作的音乐片段,可以独立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创编。参与可以是设计的简单节奏、旋律片断,教师可演示多个范例,激发学生创造力。
创造的最高境界是即兴,课堂上可以依据作品段落、层次,特设出一个部分引导学生做吻合于作品风格、特点的华彩性即兴创编。因创编设计在作品中的片断,故音响效果的质量并无大碍,重在营造学生敢于“即兴”的氛围。
即兴的形式还可有即兴节奏伴奏、即兴节奏接龙等等。
结语:音乐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即是教师创造性能力的体现。教师不仅应使学生沉浸在享受音乐、创造音乐的乐趣之中,教师自身也应溶入音乐创造的乐趣之中。没有人不会被自己精神的创造所激励和震撼,应该让审美创造成为一种状态、一种习惯。我想这也就是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说“我们做的最好的对孩子而言仅是刚刚好”的缘故吧。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坚信的是,无论我们的孩子是具备音乐的天赋还是天生“五音不全”,每个孩子内心都存在一个“本能的缪斯”。使学生爱听音乐,会听音乐,听懂音乐;交给学生音乐的耳朵、想象的翅膀、充满幻想和创新的头脑,是每一位音乐教师的责任和职业理想。
主要参考书目:
《音乐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音乐美学》王次炤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6月第1版
《音乐美纵横谈》程民生等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2月第1版
《中国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6年——2008年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