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数学六年级数学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2-10-31 16:2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比的基本性质
  •   公告:

    

评《比的基本性质》一课
陈老师的这节数学课,教学思路严谨,条理清晰。课始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对旧知“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再现,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类比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起到了知识迁移的作用,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的知识,更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充分展示了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
一、把握新旧知识的链接点,铺垫概念的学习。
课堂中,陈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把握新旧知识的链接点,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对比、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课始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开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对比总结、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二、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建构概念的表象。
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学生通过对感性素材的操作或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概念的表象。本课中,陈老师抓住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把一组除法等式和一组分数等式改成二组比的等式,引导学生观察①5:4=15:12=30:24 ②2:3=4:6=8:12这两组等式,通过寻求等式的内在规律,使学生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
三、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思考,主动建构概念。
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的感性素材,己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思考,将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联系,又要将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结合,通过纳入、重组和改造,构成新的认知结构,建构出新的概念。本课中,陈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了两组比的特征后,进一步启发学生联系起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对比、思考、重组等思维活动,概括归纳出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举例验证规律的可靠性,即真理性。真正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实践验证、归纳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觉、主动的,教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教学化简比的环节,陈老师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每种类型都让学生先尝试做再让学生独立分析,教得很细,每个层次之后都有相应的小结。陈老师并没有给这些题目套一种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方法,学生的思维就在这样的思考中得到了发展。
商榷之处: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再精彩的课也有不足之处。课堂中,感觉学生的互动只停留在一般问题的反馈与补充的层面。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教师在创设情境和设计过渡语方面应下足功夫,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文章:可贵的沉默评课稿

下一篇文章:周长的认识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