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数学一年级数学

对低年级数学交流习惯培养的几点感想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02-23 15:0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对低年级数学交流习惯培养的几点感想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为数学交流提出了具体目标,把“会数学交流”定位为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就我在低年级教学中对学生交流习惯的培养谈几点感想。
一、要教会学生交流,首先你得会和学生交流
今年秋季,我带一年级二班的教学,原来没有教过数学,更没有教过低年级的数学。在初次上课的时候,学生看着我侃侃而谈,一头雾水,当我问他们,听懂了吗?他们异口同声:“听懂了。”但我让他们做作业的时候,大部分是错误百出,我反思自己的教学,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都搞不懂呢?我发现,我和他们交流的语言是成人化的,他们的思维根本就跟不上我的语言节奏,我不能把我的想法和知识传达给他们,那他们怎么能理解、学会知识呢?我想,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就要了解学生,就要进入学生的情绪和思想中去,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一种理解和尊重。现在的孩子,每个都有自己的脾气,老师要是不摸透孩子的心理,用一成不变的方法,用一成不变的语言和他们交流,收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我们班的梅卿华,胆子小,当我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低着头,身体微微有点发抖,根本不敢和你说。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只能对他“低声下气”,轻声细语,并且在他开口说话的时候,夸他是好孩子,好孩子是最听老师的话等等,慢慢的他敢和我交流了。对于和他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营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总以教育者的身份,以成人的语气,居高临下,学生立马会产生一种戒备心理,就会产生“谈话就是批评”的误会,更不敢和你交流了。但对于比较调皮的学生的时候,就不能轻声细语了。比如我们班的魏朝阳,个头大,上课时不是在玩玩具就是在拉别人的头发,当我发现时,马上大声叫着:魏朝阳。然后面带微笑问他:上课不认真听讲是好孩子吗?他会摇头,马上坐的很端正。我先大声引起其他同学注意,然后利用小学生很想做个好孩子、好学生的心理,用教育他的方式也起到教育其他孩子的目的。
另外,我找同学谈话一般情况下都是尽量避开不相关的同学或老师,也不在教室或老师众多的办公室,这样可以减轻学生担心谈话内容被别人知晓而引起的紧张心理。在放学,集会行走的时候,我会摸着孩子的头,面带微笑,和他一边走,一边聊天。慢慢的,孩子愿意和我交流了,当我在课堂上问他们听清楚了没有,他们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敢和我交流了。
二、要利用课堂,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造交流情境与机会
学生的认知过程必然有情感伴随,只有以情为动力、以知为依托,做到情理交融、互相促成,才能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加之低年级学生认知过程以事物的表象为主,以兴趣为动力。所以低年级教学,设计问题时除了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积极有效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这样课堂讨论交流才能在充满情趣、宽松且热烈的气氛中进行。
例如:《教室》这节课,目的是充分利用教室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地表达。在教学时,我先问“你能和老师说清楚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的名字吗?”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交流中去,留给学生自由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观察和交流给学带来乐趣。当一部分后进生说清楚他的四周的同学时,我又变换另一个话题,让学生猜我说的是哪一位同学,比如“教室第二排从右数第三个同学今天穿的衣服挺好看”。这样引导学生叙述后,让学生说了我猜。这时,全部的学生已经被课堂的交流吸引了,当某一个走神时,我会说:“第三排从右数第二个同学不认真”。同学们一下就找到了,那个同学也在找的过程中回过神来。最后,我又在到第二组和第三组之间,让一个学生指路,指挥我到第四组后面的一个同学那里去,在他用向前,左转向前,再向左转,向前的课堂交流中,学会了将“前、后、左、右”等这些本单元有关方向和位置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我还在某个同学指挥错误的时候,故意撞到黑板或讲台,在同学的笑声中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在选择交流的对象的时候,主要是哪些平时不爱说,接受知识慢半拍的同学,当他们能按我的要求进行交流时,交流能力得到培养提高的同时,知识也掌握了。当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编童话,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营造交流的情景和机会。
三、课堂上,要重视动手操作过程的语言表述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知识必须以语言为载体才便于传输交流。进行信息加工的心智活动,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不加以分析、概括,那么是肤浅的。具体的操作只有通过语言进行表象加工,再通过抽象的认知过程才是认知的全过程,才能使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例如:《猜数游戏》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掌握6的组成,教学时,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或彩笔分一分,并把自己分的过程说给同桌听,并总结出有多少种分法。同桌为一组,“你分我说”或“我说你分”: 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2和4等。或者说3和3组成6;2和4组成6等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最后把每一种分法都写下来,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又如左边摆4根彩笔,右边摆2根彩笔,让学生观察并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彩笔。用什么方法求,为什么这样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说出来:第一种方法用数,怎么数,按什么顺序数,数出结果;第二种方法:把右边和左边的个数合并在一起,求出一共是多少,用加法2+4=6计算出结果。这样在交流的进程中注重了学生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协调发展。
数学交流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数学思想的交流,也可以是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学法等的交流。数学交流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它始终是一种双向交流,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是交流活动的主体,而不是单纯接收或是交流活动的被动体。数学交流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也是国际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它是数学学习的驱动力,因此,我们多给学生创造机会,从低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习惯,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