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题目 走进象形文字 学科 美术 年级 初一 教材内容 江西美术出版社初级中学美术第二册 1. 教材分析 水墨画——《走进象形文字》是在美术教材基础上自我创编的教材,是中国画单元的一个组成部分,选择这一课题,目的是为了打破传统水墨画繁琐的教学教法,让学生在玩墨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奥秘;其次,通过对想象文字的了解,发现古文字结构中蕴藏着美妙的空间关系,选用毛笔书写,体验中国书法笔力的遒劲。从中结合文学、历史等内容,体现了跨学科教育的有机渗透,使学生更深切的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拓展了审美范围,提高创造能力。 话说:“教有法,而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只要是符合科学的教学规律,那就是一条成功的教学方法。 2. 学情分析 1、 学生美术功底不佳,思想上不够重视本学科,对传统的艺术缺乏了解。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利用师生互动、学生探索、亲身体验、相互交流等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绘画中,激励学会死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简捷妙法;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按学生能力强弱的不同进行个别指导;在学生遇到“创作障碍”时,可求助小组成员,以求新的启示,一旦发现共同的教学疑问,教师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答疑,体现互教互学的教学气氛。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1、认知与提高:尝试水墨画中墨色的变化,体会点、线、面在画画中的作用, 2、情感与审美;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实践与创造: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变形想象,创作带有水墨构成的作品。 教学重点;利用点、线、面的构成关系进行想象创作。 教学难点;尝试并感受水墨画中的墨色变化。 4. 教学过程 分析与感受——尝试与发现——想象与创作——展示与交流 5.板书设计 《走进象形文字》 1、文字变形 投影屏幕 2、墨色变化 电脑课件 3、借形想象 创作要求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一、分析与感受: (板书:走进象形文字)让同学们在认读文字的基础上导入中国文字的起源(电脑课件分析汉字的演变过程。) 归纳:中国的文字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要了解汉字的起源,就要从象形文字开始。 二、尝试与发现 1、用课件帮助理解:汉字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我们能否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把文字的笔划拉长、缩短、弯曲,淡不改变文字的整体结构进行变形呢?(板书:文字的变形)传说字体变形并注明相应的汉字,教师用毛笔,学生用记号笔共同书写。 比较:在书写中用不同的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也发现了中国古文字结构中蕴藏着美的创造,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和景深。 2、体验用毛笔蘸墨逐渐加水探求其中的变化,在体验中尝试毛笔那些不同的表现方法。(板书:墨色的变化) 小结:水墨画有用墨和用笔不同的表现方法,只有自阿画画中充分体现,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想象与创作 创作要求: 1、选择与动物有关的象形文字组合成语,用笔墨进行书写变形。 2、在变形的文字上,运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加以创作。(板书:借形想象) 3、创作中结合点、线、面的关系合理表现画画。(创作过程中播放民族音乐,激发同学们创作灵感。) 四、展示与交流 1、创作体会:用书面的形式谈谈创作中的体验与感悟,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作品介绍:组合了什么成语,想象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技法。 3、课后拓展:选用吉祥的成语,创作一副长卷画,美化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