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高职中职精品课公共课程>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5章教案

本站微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果。
2、充分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3、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帮助同学们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学时分配: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
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的组织生产;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2.列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作出的论断
社会主义社会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3.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个人消费品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4.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根本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探索中的失误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行共同富裕;
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造成社会主义建设经历曲折和遭受挫折的原因,固然有我们缺乏经验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以后,脱离中国社会实际,在认识上把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经济运行机制上的计划经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政治上的片面强调专政、思想上的片面强调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并附加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而没有一心一意致力于发展生产力。
而对社会主义在认识上没有“完全搞清楚”的根源,一是教条式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如:社会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就是从按劳分配发展到按需分配,就是消灭商品和货币。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条件是什么,这样做的结果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一定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二是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这种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僵化的体制,战后也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严重的弊端,正如邓小平在1980年所说的,“苏联搞社会主义,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六十三年了,但是怎样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此外;还有一些是我国长期小生产统治形成的习惯势力,如平均主义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这就造成我们过去离开了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
在提出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任务后,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逐渐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邓小平在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上的开幕词中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十二大以后,邓小平一再强调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认为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还在摸索之中”。1987年十三大召开之前,他为十三大确定了“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讲清楚我们的改革是不是社会主义”的主题。十三大以后,他肯定地说,我们现在解决了这一问题,已经了解到什么是社会主义。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精辟的概括。在这十多年的过程中,邓小平从各个角度逐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
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了国际上苏联东欧剧变,以及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我们要不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抓住时机发展经济,还是谨小慎微,缩手缩脚?是继续解放思想,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还是倒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是继续开放,争取一个有利于我国搞现代化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还是回到自我封闭的环境中去?所有这些争论或困惑的焦点,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实践,究竟是在发展社会主义还是在搞资本主义?正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为了回答上述这些困惑,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阶段,邓小平在十多年思考的基础上,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必须特别注意发展生产力。
突出地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突出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问题,同时以包括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的目标,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
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是硬道理是对国内外历史经验的总结
2.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3.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4.发展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江泽民对“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发展
1.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使命的要求;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出的科学总结;
4.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 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无产阶级代表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领导力量,把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体现和反映出来,并形成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实践力量,进而推动社会前进。因此,在“三个代表”中,首先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由于生产力的先进性决定着文化的先进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程度。因此,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实现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才会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我们党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的性质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科学技术的功能决定了它的第一生产力的地位。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通过渗透、融合并武装生产力的全部要素,使其发生重大变化,进入生产过程的方式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意义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有助于增强广大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和全民族科技意识;
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明了现实途径;
有利于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相关阅读推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稿 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微课设计 实事求是思...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1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2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3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4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5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6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7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8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9章教案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