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高职中职精品课公共课程>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8章教案

本站微信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性。
2、引导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经济现象有个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及实现形式;
3、我国的分配制度。
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师生双向交流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把课堂讲授、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结合起来,使学生积极参与,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自制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讲授内容通过文字、图片、表格、动画、声音、影视片段等生动、直观、易被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视觉、听觉上以生动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时分配:
6学时。
教学内容: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认识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如何全面理解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如何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一定的稀缺性,这就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产品和劳务,获取最佳效益。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最初出现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并完全由“看不见的手”即市场自发调节。它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它使社会劳动和生产资料不能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充分有效的利用,并带来严重的经济震荡和危机,提出了用有计划的组织代替自发的市场经济的必然性。他们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被有计划的组织所代替。
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使苏联迅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中免受影响。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认为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并纷纷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这种经济体制。于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们普遍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经济体制便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计划配置为主。它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政府各级行政部门手中,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可否认,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是相适应的,并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较为迅速地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增加了财政收入,抑制了通货膨胀,使广大劳动人民迅速摆脱了贫困状态。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3)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4)经济形式、经营方式单一化。这些严重地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中国要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由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始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调节机制作用不断增强,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逐步放开,计划直接管理的领域逐步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范围不断扩大。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就比较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是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无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一直都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的不断探索,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和江泽民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正式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得到了党的十二大的肯定。这一提法虽然仍然坚持计划经济的总体框架不变,市场调节还被认定只起辅助补充作用,但已为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提供了现实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通路。
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并把其称作纲领性文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扫除了许多障碍。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总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出现政治风波、国际上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经验后,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必须认真地真正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把中国发展起来。要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总结道:“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些论断,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从而解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需要和邓小平的多次谈话,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江泽民于1992年6月9日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时,建议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四大报告采纳了这一建议,并明确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样,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到党的十四大终于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正式提出和初步形成。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共性特征主要有:经济关系市场化,即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全部生产要素都进入市场;企业行为自主化,即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拥有的全部权利;宏观调控间接化,即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调节市场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弥补市场缺陷,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经济运行法制化。一切经济活动方式和关系都以法律形式来规范,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和科学的法制基础等等。这些观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之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有了很大变化,最主要的是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如何看待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化?第一,这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二,公有制经济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动摇。第三,评价所有制结构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高低为标准,而应该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因此,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首先必须明确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基本上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上的平等。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它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它掌握着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化大生产,代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它是国家依靠经济手段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集体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它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在城镇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领域中也占较大的比重。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国家和集体行使所有者的权益,所以,它们属于公有制经济成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具体来说:第一,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一致。第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第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第四,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前提,也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实现形式中可以容纳不同所有制经济。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如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服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服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发展这种这形式股份制企业,有利于扩大公有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股份合作制是在我国经济改革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制度。它兼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为一体,实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的有机结合。它一方面保持了联合劳动的和互助合作的性质,另一方面职工持股,实现了资本的联合。劳动者除了按劳动取得报酬外,还按投入的资本额取得相应的收益。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利益共享,使劳动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结为一体,从而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资经济。(1)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以个人(包括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由个体劳动者支配得一种小私有制经济。 (2)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 (3)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开办的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中的外商和港澳台投资部分。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前,在“一大二公”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持限制和排斥的态度。十五大不但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且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的不断变化,反映了党对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不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地说:第一,它们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经占GDP的1/3。第二,它们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它们增加了社会资本和国家的财政收入。第四,它们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第五,它们促进了公有制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此外,它们还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占了很大比重,这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是由这样一些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邓小平指出,“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有好多事情要做。”的确,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有很多具体问题要研究解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要是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实行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且公有制也有多种实现形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经济,并且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这就决定了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与马克思当时的设想有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体现在两个方面:(1)按劳分配原则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只能作为分配制度的主体。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实行市场经济,按劳分配的实现是和市场经济规律结合在一起的,它作用的范围、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的制约。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除了按劳分配这一主体分配形式外,出现了多种分配方式。具体来说,主要有:(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主要是指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他们从事个体工商业、个体服务以及农副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但他们获得的收人数量,不仅取决于他们的劳动,而且取决于他们拥有的物质生产条件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的经营能力。(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主要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这种收入实质上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获得的价值和价格。(3)资产收益。主要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营者获得的资产收益,如通过直接或间接融资方式向资金需要者提供资金,取得红利、股息、利民、债息或分享收益收入。(4)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包括凭借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或人股、信息咨询等方式获得的收入。(5)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主要是指我国私营企业主和外资及港台澳投资者按资本获得的利润收入。此外,还存在国有企业的承包者和租赁者通过按经营成果分配获得的收人,以及通过租赁出租实物形态的资本或者房地产等获得的租金收入等等。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分配领域总是离开生产力水平和要求,力求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别,结果导致平均主义盛行,出现了两个“大锅饭”,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一是个人吃企业的大锅饭。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极大地挫伤了经济主体和个人的积极性,扼杀了经济的生机和活力,结果是共同贫穷。因此,1978年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就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它很快产生了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牵动效应。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了邓小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的正确性。
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有先富和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不但是根据国情而作出的一种现实选择,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规律角度讲,也具有客观必然性。(1)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会出现收入的差别。按劳分配原则以劳动为尺度,它默认不平等的个人天赋和不平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由此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即使劳动者所得劳动报酬相同,也会因为家庭负担不同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的实现特点还会扩大这种差别。(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富裕程度的差别。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也存在着多样化的实现形式。与此相应,在分配领域还存在着多种分配方式,除了按劳分配,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会产生收入上乃至财产上的差别。(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产生富裕程度的差别。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势必发挥作用,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无情法则。这种结果反映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就是收入差距和生活富裕程度的不同。(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客观存在的社会差别,在很长时期内无法消除,这也是在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先富和后富、富裕程度不同的重要社会原因。此外,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平衡总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让全国的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所有人同时同步达到同等程度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有客观必然性,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途径。邓小平特别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因此,共富和先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实质上是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效率优先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创造物质基础。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基本目标。公平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有违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也影响社会稳定,从而也会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公平首先是力求起点平等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依据市场效率原则进行初次分配,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促进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尽可能多地增加生产总量。其次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利用税收杠杆,使高收入者的收入适当降低,利用社会保障制度,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有所提高,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以实现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下的结果上的平等,即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注重效率,体现公平,必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邓小平说:“在改革过程中,难免带来某些消极的东西。只要我们正视这些东西,采取针对性的坚决步骤,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收人领域的不规范问题非常重视,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要进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要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作为一种体系或一种制度,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或缺的。江泽民多次强调社会保障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他指出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安全感。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顺利推进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还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
建国五十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保障范围由小到大,保障项目由少到多,保障水平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依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是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宽、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困难,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资金积累和保障服务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失业保险面临的压力比较大,农村和小城镇的社会保障比较滞后。
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江泽民在2000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把握的几个原则:“一是从国情出发,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首先保证人们基本生活的需要;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三是要积极稳妥,注意新老体制的衔接和过渡,避免出现大的波动。”党的十六大明确了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总之,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工业化的内涵和道路有所不同。但纵观世界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都与时代紧密相关,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吸收和应用当时最先进技术的结果。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正在实现工业化,又面临信息化的浪潮,实现工业化必须和实现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走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在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作出的科学选择。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同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十六大以来,我党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推进。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四、统筹区域发展
中国是一个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历史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也是大国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如何处理好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意义十分重大。
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总揽中华民族发展的全局,着眼于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军事的和社会的深远意义,是难以估量的。第一,它将为2l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西部大开发创造出的大量投资机遇,将有力地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西部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和东送,将为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中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加强国内经济联合,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使东、中、西部地区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经济,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生产社会化水平和经济效益、竞争能力,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凝聚全国力量参与国际竞争和拓展国际市场。第二,它对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并地处边疆,没有西部的发展和稳定,就没有全国的发展和稳定。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将大大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持民族地区稳定和巩固祖国边防,也就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政治基础。第三,推进西部大开发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是水资源的重要源头,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比较严重。遏止西部地区生态恶化趋势的根本是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通过西部地区的开发不仅对西部地区、而且对全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态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介绍)。
六、积极扩大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长期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是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坚持市场调节就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政府促进就业,就是要履行好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政府促进就业的办法主要是:制定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对特殊困难对象给予就业援助,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加强劳动保护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关阅读推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稿 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微课设计 实事求是思...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1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2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3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4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5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6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7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8章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9章教案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