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园地选择与建园 第一节 园地选择
教学目标:了解园地选择所调查的内容;掌握园地规划与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掌握园艺作物授粉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和园艺作物的种植制度、种植方法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园地选择
第二节 园地规划与设计
第三节 园艺作物的选择与种植
教学重点:掌握园艺作物授粉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和园艺作物的种植制度、种植方法等。
教学难点:园地规划与设计。
教学方法:本章为理论课。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并充分利用图片,以加深学生的感官认识。
教学素材与设备:教材与参考书、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时数:4学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旧课总结:上次课我们把第五章-园艺植物的繁殖讲授完了,在第五章里,我们学习了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组织培养繁殖和工厂化育苗技术。
第一节 园地选择
导入:园艺作物种类繁多,其园地选择,受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要充分考虑到它的复杂性。建园首先要考虑两大因素,其一是自然因素,其二是经济因素。
一、自然条件
是否适合建园,调查内容如下:
(一)地形、地貌
1.地面平坦程度:包括地势高度、坡度、坡向、地面径流、排水出路、雨涝等情况。
茶园、花圃对地形要求严格:地势较高,地面平整,排灌方便。
果园:坡度低于20°的山坡地均可,可以25°为其上限。
避免在凹地及地下水位常年较高的地带建园。
2.形状和方位:菜园、花园要求形状方正,方位正南(或略偏东、西),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有利于田园机械规划及机械化作业。建果园形状要求不严格,但坡向以东、西、南坡较好。
3.河流、沟渠、道路:包括河流的位置流向,原有天然沟的分布和大小,灌排渠道位置、长度、大小以及原有道路的位置、宽度、长度和有无路面。
4.障碍物、林木、零散房舍、土丘、坑窖、土井等位置分布和数量。
在上述地形、地貌和现状调查基础上,应及时绘制成地形图、现状图,分析利弊条件,正确选定园址,或指出建园时必须进行地形地貌改造工程的大小及改造步骤。
(二)农业气象条件
着重了解拟选地区的小气候及灾害性气候发生的情况,以便确定能否建园和建园后拟发展的果树、蔬菜、花卉种类和品种,相适宜的栽培方式以及积极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等,有针对性地克服或减少不利气象因素的影响。
(三)土壤条件
1.土壤物理性状(沙土、壤土或粘土)、土层结构(耕作层深度、心土层结构、有无砂礓、砂礓层厚度、距地面深度)、土层类型和酸碱度。
注:砂礓:一种矿物,质地坚硬,不透水,大的块状,小的颗粒状。
心土层:位于犁底层下的土层,相当于自然土壤层次构造的过渡层或淀积层,一般厚度为30-40cm。
2.土壤肥力,保肥性,透水性。
3.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元素含量,有无植物缺素历史。
4.春季地温回升情况。
(四)水源
1.地下水位,全年变化情况。
2.水源的种类,分布位置,水量及常年变化。水质含盐量、悬浮物、污染物,其数量及全年变化情况和影响程度。
3.水源利用情况,水利条件等,附近单位用水情况及有无用水矛盾等。
(五)肥源
1.肥料的来源、位置、分布、距拟选地区的距离(包括畜牧场、化肥厂、污水池、居民点等)。
2.各肥源肥料种类、数量、质量及供应情况。
3.肥料利用情况。
4.当地积肥情况及可利用的绿肥种类。
(六)能源
拟选菜园、花圃附近有无油田、天然气、煤矿、地下热和工业余热等可以开发利用的前景。土地分为四类: 平地、山地、丘陵地、海涂地
根据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国情,山地、坡地和海涂地往往是果树发展的主要地区。
1.平地:地势较平坦,或一方稍微倾斜或高差不大的波状起伏地带。同一范围内,气候和土埌因子基本一致,水分充足,水土流失少,土层厚,有机质多,园艺植物根系入土深,生长结果良好。但是,通风、日照、排水均不如山地,产品品质比山地的风味差,含糖低,耐贮性等方面差。
2.山地: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以上。
优点:山地空气流通,日照充足,日夜温差大,利于碳水化合物积累和着色,丰产优质。
缺点:水土流失严重,坡向和坡度差异大,气候垂直分布。
3.丘陵地:高差<200m为丘陵,<100m为浅丘,>100m为深丘。土层较厚,通风、日照、排水均较好,但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产品品质较好。
4.滨湖海涂地
优点: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富含钾、钙、镁等矿质养分。
缺点: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结构差;含盐量高,碱性强;地下水位高;易受台风侵袭。
二、经济条件
(一)市场需求
1.销售对象
(1)拟选园址周围或附近有城镇或工矿区,或具一定规模的企业、机关、部队、学校等。
(2)拟选园址有无就地消费市场。
(3)拟选园址有无外销(国内和国外)或“特需”销售批发市场。
(4)拟选园址生产的园艺产品可作为加工的原料,有无贮藏条件。
2.销售范围
掌握所属市场范围界限和大小,以确定常年供应区消费者的数量,以便确定所建园地的大小及规模。
3.消费习惯及消费水平
(1)消费习惯:消费习惯的地区性很强,不同地区对园艺产品的种类、品种、成熟度、颜色等均有不同的要求。
注:举例时可结合南方和北方的消费和饮食习惯不同讲解。
(2)消费水平: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层次消费者消费水平不同。
4.流通情况
商品生产决定于流通,流通对园产品生产具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良好的流通渠道,是建园的必备条件。
(二)交通与运输
1.交通:交通便利是建园的先决条件,园地与市场间距离宜近不宜远。
2.运输
(1)形式:应根据园产品特性、运输数量、目标市场和要求达到时间等选择相应的运输形式。
(2)能力:指现有的运输工具和可以借助的运输工具的多少,能否承担旺季时最大的运输量。
(三)拟建园地的基本情况
1.劳力状况:数量、文化水平和素质等,生产知识及管理水平、组织集约化生产的能力。
2.经济状况:经济收入及开支情况,农业及工副业等三产业等各业收入的比例。
3.农业生产及其技术状况:农、林、牧、副、渔各业比例,现有种植业特别是经济作物的种类、产量、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及潜力。
4.基础设施、设备状况:如机械现状、排灌条件、动力机具等。
5.其它:有无种植园艺作物的历史,生产水平如何,园内设施状况等 。
三、有害因素
(一)污染源:空气和水质污染。建园时应避开污染源。
(二)病虫害:包括准备建园地病虫害种类、发生时期、危害情况以及当地对病虫害防治的经验。
(三)兽、鼠害:种类、危害时期、危害部位、危害程度和消灭办法等。
相关阅读推荐: